第一图书网

中国古代科技伦理思想

徐朝旭 著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徐朝旭 著  

页数:

313  

Tag标签:

无  

前言

  20多年来郭金彬教授在中国科技思想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成绩斐然,他的《中国科学百年风云——中国近现代科学思想史论》(1991年)和《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1993年)二书相互辉映,在国内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近年来他在厦门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与系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徐梦秋教授合作,组织编写《中国科技思想研究文库》。现在这套丛书的第一批书稿即将付印,真是可喜可贺。从已有的书稿内容来看,我觉得这套丛书的问世,将会把中国科技思想史的研究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中国传统数学思想史》(郭金彬、孔国平著)、《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詹石窗著》、《中国技术思想史论》(王前著)、《中国现代科学思潮》(李醒民著)、《先秦名辩学及其科学思想》(周昌忠著)、《管子的科技思想》(乐爱国著)、《性别视角中的中国古代科技》(刘兵著)……从这些书名和作者就可以窥见这套丛书的阵容和水平了。这批作者都是对他们所写的专题深有钻研的专家,而且题目分布面很广,几乎涵盖了中国科技思想史的方方面面。  1980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成立,我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开展中国科技思想史研究的报告。这篇报告后来提炼成“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线索”,发表在《中国科技史料》1982年第2期上。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中国科技思想研究文库”之一。全书探讨了中国古代科技伦理思想起源与形成的轨迹,梳理了中国古代科学伦理规范和技术伦理规范,比较了儒、墨、道三家的技术价值观,分析了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时间观的科技伦理属性,阐述了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文化渊源、现实原因、科学前提、哲学基础和主要内容。 本书是一部较为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科技伦理思想的专著,可供对科技史、科技思想史、文化史、哲学史、伦理学感兴趣的自然科学工作者、社会科学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第一章 中国原始宗教文化中的科技伦理萌芽 第一节 中国原始社会中科技与宗教概况 一、中国原始时代科学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原始宗教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禁忌在先民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功能 一、禁忌具有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功能 二、禁忌具有调节人与人关系的功能 三、禁忌具有保护技术和规范技术使用的功能 第三节 生产祭祀礼在先民探索与改造自然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功能 一、生产祭祀礼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手段 二、生产祭祀礼具有调节人与人关系的功能 三、生产祭祀礼有助于人在与自然斗争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第四节 远古神话中的科技伦理萌芽 一、神话表达了先民朴素的生态伦理情感 二、神话塑造了原始社会的科技理想人格 三、神话体现了先民崇尚技术的价值取向 四、神话讴歌了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的科技伦理精神 五、神话颂扬了为民造福的科技伦理思想 第五节 原始宗教在人与自然斗争中发挥行为规范功能的原因及向科技道德演进的趋势 一、原始宗教在人与自然斗争中发挥行为规范功能的原因 二、原始宗教行为规范向科技伦理转化的趋势第二章 中国古代科技伦理的形成 第一节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科技伦理形成的历史条件 一、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 二、社会分工初具规模 三、伦理思想已经形成 第二节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科技伦理产生的标志 一、一般道德原则在科技伦理领域中的运用 二、科技伦理范畴的提出 三、科技伦理品格的形成第三章 中国古代科学伦理的形成原因及主要规范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学伦理形成的原因 一、儒家文化对古代科学伦理形成的影响 二、科学实践在古代科学伦理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节 中国古代主要科学伦理规范 一、勇于实践,勤于观察 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 三、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四、尊古不卑今,竞今不疏古 五、履行职业义务,承担职业责任第四章 中国古代技术伦理的成因、规范与价值观 第一节 中国古代技术伦理形成的原因 一、古代技术伦理源于调节技术主体与其他社会成员关系的需要 二、古代技术伦理是伦理文化渗透到技术领域的结果 三、古代技术伦理观念是古代思想家反思技术社会问题的产物 第二节 中国古代技术伦理的基本规范 一、功致为上——中国古代技术伦理的基本原则 二、毋作淫巧——中国古代技术伦理的重要规范 三、中国古代确保技术伦理规范实效性的管理制度 第三节 中国古代儒、墨、道技术价值观 一、儒家“以礼制器”的技术价值观 二、墨家“兴天下之利”的技术价值观 三、道家“道进乎技”的技术价值观第五章 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时间观的形成及其农业科技伦理意蕴 第一节 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时间观的形成与特征 一、古代农耕文化时间观的形成 二、古代农耕文化时间观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阴阳五行家对古代农耕文化时间观的伦理提升 一、阴阳学说与农耕文化时间观的渊源关系 二、“阴阳说”与“五行说”的融合及其对农耕文化时间观的伦理提升 第三节 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时间观的农业科技伦理规范属性 一、古代农耕文化时间观对农业生产活动的道德规范功能 二、古代农耕文化时间观对人与自然及人与人关系的调节第六章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与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 一、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文化渊源 二、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现实原因 三、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科学前提 第二节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观 二、先秦以后的“天人合一”观 第三节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 二、生态消费观 三、生态技术观 四、生态社会理想观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考古学将人们使用打制石器进行生产劳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而把使用磨制石器进行生产劳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区别还在于:旧石器时代,人们以渔猎采集为生,只能利用天然动植物为食物;新石器时代产生了农牧业,从而使人类自己生产出食物。在旧石器时代初期,打制的石器非常粗糙,类型简单,往往一物多用。到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石器制作技术得到改进,石器的类型增多,用途也有了进一步的分工。例如,在丁村人遗址中,发现石器二千多件,包括砍砸器、刮削器、小尖状器、大三棱尖状器和石球等类型,其中三棱尖状器制作方法复杂,修整平整。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石球被广泛应用于狩猎。许家窑出土的石球数以千计,大小不一。石球是一种狩猎工具,既可以借助人手、也可以借助绳索投掷,有利于捕猎大动物。它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狩猎经济生产力。在许家窑遗址中,发现了许多野马化石,或许可以证明这一点。除石器外,骨、角器也广泛应用。许家窑遗址中,骨、角器甚多,在许家窑时期之后的辽宁营口金牛山、甘肃刘家岔、北京山顶洞也都有大量的骨、角器出土,而且制作日趋精致、实用。  大约在一万年前,我国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将石料选定后,将石料打琢成雏形,然后运用磨制的方法加工成较为精细的石器,这样的石器刃部比较锐利,各部分的比例比旧石器更为合理,用途更趋于专门化。在距今有八千年历史的河南新郑裴李岗、密县峨沟北岗,河北武安磁山等遗址中,发现有石耜、石镰等农业生产工具。①距今大约有六七千年历史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有石斧、石锛、石凿、石楔、砺石、石杵、石钻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古代科技伦理思想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是考博的书,很不错。


该书认为,科技伦理演进的起点是和人类探索、改造、控制自然的起点一致的,应从原始社会开始探寻科技伦理演进的踪迹,


是作者的博士论文 可以读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