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 著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 著  

页数:

343  

Tag标签:

无  

前言

  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历史经验证明,每一次经济危机都蕴含着科学技术的新突破,孕育着新的产业发展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催生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果断决策,采取了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一揽子应对计划,国务院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发展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文件,突出强调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更加注重利用科学技术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平稳较快发展。  科技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依靠科技进步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的首要任务,抓紧实施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密切相关的重大专项,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推动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动员广大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力量主动服务基层和企业,积极推动区域创新试点工作。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其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将进一步显现。各地方也充分重视发挥科技创新在应对危机中的积极作用,把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走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的道路。

内容概要

本报告是以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主题的综合性、连续性的年度研究报告。以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为指导,通过“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多年形成的评价方法,利用大量的研究统计数据,本报告权威性、综合性、动态地给出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创新能力排名和各项创新能力分析,为地方政府了解本地区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本报告在历年报告的基础上,推出了城市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专题报告,对江苏南部的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解剖了他们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本报告可供各级领导干部,相关决策部门、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的师生参考。

书籍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篇 2009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第一章 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   1.1 综合指标排名   1.2 实力指标排名   1.3 效率指标排名   1.4 潜力指标排名   1.5 其他重要指标排名  第二章 决定创新能力强弱的因素分析   2.1 领先地区   2.2 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及教育水平的关系   2.3 科技投入金额及投入强度   2.4 企业科技投入来源的结构     2.5 政府科技投入使用结构   2.6 从专利申请受理情况看创新能力分布   2.7 新产品销售收入及新产品率  第三章 排名变化幅度较大的地区 第二篇 城市群与江苏省创新体系研究  第四章 开篇导言  第五章 城市群与江苏省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5.1 导言   5.2 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5.3 城市群创新绩效的测度——对“群效应”的一个检验   5.4 城市群的产业配套与集群——探索城市群绩效提升的原因   5.5 江苏省城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实例   5.6 总结  第六章 外资研究开发与城市群创新能力   6.1 外资研究开发资源的描述   6.2 外资企业研究开发资源规模与区域创新能力   6.3 外资企业研究开发在创新产出中的贡献   6.4 总结  第七章 政府的科技创新政策   7.1 科技计划   7.2 科技税收激励政策   7.3 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   7.4 科技人才政策   7.5 总结  第八章 企业活力和企业家精神   8.1 江苏的企业活力   8.2 创业和企业家精神     8.3 总结  第九章 创新基础资源   9.1 科技人才   9.2 科技经费   9.3 科技基础设施   9.4 总结  第十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篇 区域创新能力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  第十一章 各地区创新能力分析   11.1 北京市创新能力分析   11.2 天津市创新能力分析   11.3 河北省创新能力分析   11.4 山西省创新能力分析   11.5 内蒙古自治区创新能力分析   11.6 辽宁省创新能力分析     11.7 吉林省创新能力分析   11.8 黑龙江省创新能力分析   11.9 上海市创新能力分析   11.10 江苏省创新能力分析   11.11 浙江省创新能力分析   11.12 安徽省创新能力分析   11.13 福建省创新能力分析     11.14 江西省创新能力分析   11.15 山东省创新能力分析   11.16 河南省创新能力分析   11.17 湖北省创新能力分析   11.18 湖南省创新能力分析   11.19 广东省创新能力分析   11.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创新能力分析   11.21 海南省创新能力分析   11.22 重庆市创新能力分析   11.23 四川省创新能力分析   11.24 贵州省创新能力分析   11.25 云南省创新能力分析   11.26 西藏自治区创新能力分析   11.27 陕西省创新能力分析   11.28 甘肃省创新能力分析   11.29 青海省创新能力分析   11.30 宁夏回族自治区创新能力分析   11.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创新能力分析 第四篇 附录 区域创新能力分地区基本指标

章节摘录

  在综合潜力指标排名中,位居前3名的分别是江苏省、四川省和安徽省,上海市、北京市和广东省分别位于第26名、第25名和第15名,这说明除了江苏省以外,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因为具备良好的创新基础,增长潜力已经十分有限,而部分创新能力落后的地区仍有较大的创新潜力。  对于综合创新潜力最高的地区,排名第1位的江苏省,知识创造潜力、知识获取潜力、企业创新潜力、创新环境潜力和创新绩效潜力分别位居全国第3名、第13名、第1名、第8名和第6名;综合潜力排名第2位的四川省的优势则体现在知识获取潜力、创新环境潜力和创新绩效潜力方面,在全国的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1位和第2位;排名第3位的安徽省,除了知识创造潜力和知识获取潜力排名较靠后外,企业创新潜力、创新环境潜力和创新绩效潜力均位于全国前10名。对于上海市、北京市和广东省等综合创新实力较高的地区,上海市除了创新绩效和知识创造潜力排名分别为第12位和第13位以外,其他三个方面的排名均在15位以后,其中,创新环境潜力的排名为第30位;北京市的知识获取潜力和创新环境潜力分别排名第29位和第31位,是今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广东省除了知识创造潜力位居全国第5名以外,其他四个方面的潜力排名均在10名以后,也成为今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知识创造潜力方面,黑龙江省位居第1名,福建省和江苏省分别为第2名和第3名;黑龙江省(第1名)、上海市(第13名)、北京市(第14名)、辽宁省(第11名)、广东省(第5名)、福建省(第2名)、吉林省(第20名)和海南省(第8名)的排名远领先于其综合潜力的排名(分别为第18名、第26名、第25名、第30名、第15名、第12名、第31名和第22名),因此知识创造潜力是这五个地区创新潜力的优势所在;四川省(第27名)、湖北省(第18名)、安徽省(第15名)、河南省(第17名)、山西省(第28名)、云南省(第29名)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第31名)的排名远落后于其综合潜力的排名(分别为第2名、第4名、第3名、第6名、第17名、第9名和第14名);其他地区的排名与其综合潜力的排名差距较小或相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 PDF格式下载



是一本研究区域经济的有效图书,其中的报告很详细,数据也比较新,内容很详实,不错。


真本书就是资料的堆积,要是参考模型方法啊,这里面没有多少。希望当当存书的时候不要弄得上边都是尘土,弄一手脏。


这个是单位要的,用作工作用的,书质量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