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心理与精神护理

张小燕,田连珍 主编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张小燕,田连珍 主编  

页数:

146  

前言

  现代社会发展的高速度、快节奏、多变化,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心理、社会压力。进入21世纪,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已更加突出。当今世界已由“传染疾病的时代”、“躯体疾病的时代”悄然进入“精神疾病的时代”。著名诗人和心理学家奥登(Auden)曾指出,现代社会是“焦虑的年代”;心理学家阿诺兴说:“类进入了情绪重负的时代。”随之而来的是人类心理精神疾病的明显增加。而只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良好的人,才能接受时代的挑战。适应社会环境的变革,成为新世纪社会竞争的强者!“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可见心理精神护理的重要性。‘关注心灵,领悟生命’已成为现代人保障身心健康、获得幸福感受,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为此,科学出版社组织我们编写了《心理与精神护理》(案例版)一书。本书力求符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根本,满足岗位需要、教学需要、社会需要,力求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在编写过程中,始终以“人类的心理与精神健康”为中心,以系统化整体护理和增强人类的心理健康意识为理念,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重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  本书融‘护理心理学’与‘精神科护理学’为一体,是一次让两者有机联系形成整体的大胆的尝试。全书共分为11章,内容包括绪论、心理过程与人格、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心理评估与治疗、病人的心理护理、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精神科护理技术、精神疾病的治疗与护理、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内容概要

本书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分为11章,内容包括绪论、心理过程与人格、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心理评估与治疗、病人的心理护理、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精神科护理技术、精神疾病的治疗与护理、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编者深知“关注心灵,领悟生命”已成为现代人保障身心健康、获得幸福感受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本教材融“护理心理学”与“精神科护理学”为一体,是一次让两者有机联系形成整体的大胆的尝试,并力求体现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特色。教材构思独特,知识科学严谨,内容新颖生动,图表运用恰当,案例趣味典型。处处体现“三个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 本书可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助产等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临床护理人员和从事心理精神护理专业的人员使用。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1节 概述 第2节 心理现象与心理实质第2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 第1节 心理过程 第2节 人格第3章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 第1节 心理应激 第2节 护理工作中的应激现象 第3节 心理危机干预第4章 心理评估与治疗 第1节 心理评估 第2节 心理治疗第5章 病人的心理护理 第1节 心理护理概述 第2节 病人角色及心理需要 第3节 不同心理状态病人的心理护理 第4节 不同年龄阶段病人的心理护理 第5节 不同病症病人的心理护理第6章 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 第1节 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分类 第2节 精神障碍的症状第7章 精神科护理技术 第1节 精神科基础护理 第2节 精神科整体护理 第3节 精神科危机干预技术第8章 精神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第1节 精神药物治疗与护理 第2节 电休克治疗与护理 第3节 心理治疗与护理 第4节 其他治疗与护理第9章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第1节 概述 第2节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第10章 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 第1节 心境障碍概述 第2节 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第11章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第1节 精神分裂症概述 第2节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实践指导 实践1 气质类型问卷、A型行为问卷调查分析 实践2 SCL-90、SAS、SDS量表测验 实践3 精神障碍案例分析 实践4 精神障碍的护理计划参考文献附录 附录1 气质问卷调查表 附录2 A型行为问卷 附录3 症状自评量表 附录4 焦虑自评量表(SAS) 附录5 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与精神护理教学大纲目标检测选择题参考答案

章节摘录

  (2)心理活动耐受力: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称为心理活动耐受力。耐受力差的人,会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人格改变、精神不振,甚至出现严重躯体疾病。耐受力强的人虽然也体验到这种慢性精神刺激带来的痛苦,但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  (3)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白天思维清晰,注意力好,适于工作;晚上能进入睡眠,以便养精蓄锐,第二天很好地工作。如果一个人每到晚上就睡不着觉,那表明他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处在紊乱状态。  (4)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就有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了。  (5)暗示性: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  (6)心理康复能力: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人们各自的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  (7)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辞令通畅、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  (8)自信心:一个人是否有恰当的自信心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编辑推荐

  《心理与精神护理(案例版)》供护理助产专业使用  接轨国际,紧跟教改  真实、典型案例与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紧跟教育部教学改革步伐,引领职业教育教材发展趋势。  理念先进,模式创新  强调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知识衔接,注重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的有效过渡,教学过程趣味、生动、互动。  配套习题,直通护考  紧扣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随章节配套习題,有效提高护考通过率。  突出技能,引导就业  全面体现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全心全意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配套课件,方便教学  配套教学课件,方便教师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心理与精神护理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还不错,浅显易懂,心理学以及精神病学的知识都可以学到,即使没有相关基础,也可以看懂,受益匪浅。而且,里面小方框涉及的相关知识也非常不错。


这本书很不错的,建议都买看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