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杏品种图鉴
2011-4
曹福亮 科学出版社 (2011-04出版)
曹福亮 编
237
《中国银杏品种图鉴》在系统介绍银杏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银杏品种分类依据、银杏品种检索表的基础上,重点对核用银杏四大品种群(长子、佛指、中子和圆子)中的重要品种及无性系的生物学特性、种实和种核的形态特征等进行了描述。《中国银杏品种图鉴》力求科学、系统、全面地反映当今银杏种质资源状况及品种分类研究的最新成果。 《中国银杏品种图鉴》可供从事银杏研究及生产的科技工作者、经营管理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曹福亮,(英文名Sam)先后获南京林业大学学士(林学专业)学位,南京林业大学农学硕士(森林培育学专业)学位,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森林生态学专业)学位。现任南京林业大学校长,中国林学会银杏分会(原中国银杏研究会)主任委员,中国银杏产业联谊会会长,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林学会森林培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级林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江苏省“333”中青年首席科学家,江苏省特种经济树种培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以来,主要从事经济林栽培及经济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以银杏研究为特色,在银杏分子生物学、遗传和进化、良种选育、抗性、种间和种内竞争、培育机理和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主持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攻关课题,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其中,“银杏、杨树、落羽杉等三个树种抗性机理研究”和“银杏等四个树种良种选育及培育技术研究与推广”分别于2003年和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银杏资源综合加工利用”获2007年度梁希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中国银杏》、《中国银杏志》、《银杏》(画册)、《银杏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和ForestEcology等著作。
序前言第1章 杏的形态特征第2章 杏品种分类依据第3章 杏品种检索表及品种图谱3.1 银杏核用品种及无性系3.1.1 长子品种群3.1.1.1 长子品种群分类检索表3.1.1.2 长子品种群优良品种3.1.1.3 长子品种群优良无性系3.1.2 佛指品种群3.1.2.1 佛指品种群分类检索表3.1.2.2 佛指品种群优良品种3.1.2.3 佛指品种群优良无性系3.1.3 中子品种群3.1.3.1 中子品种群分类检索表3.1.3.2 中子品种群优良品种3.1.3.3 中子品种群优良无性系3.1 4圆子品种群3.1.4.1 圆子品种群分类检索表3.1.4.2 圆子品种群优良品种3.1.4.3 圆子品种群优良无性系3.2 银杏观赏品种3.2.1 银杏观赏品种分类检索表3.2.2 银杏观赏品种描述3.3 银杏叶用优良无性系3.4 银杏花粉用优良无性系3.5 银杏材用优良无性系第4章 银杏古树资源参考文献索引
版权页:插图:‘扁佛指’本品种的种核近似佛指,但背厚腹薄,呈扁平状,故名。核形系数1.6 2。叶有多扇形及截形叶,明显中裂,叶长较厚,色较深。种实为不正广长圆形,亦略有偏斜,但正托较多。孔迹平或稍凹陷,少有孔迹呈尖状凸起的。种实长3.2 ~3.4 cm,宽2.2 ~2.4 cm。珠托较大,珠柄长5cm许,比佛指明显短。熟时橙黄色,被厚白粉。种核背厚腹薄而略扁,下半部比上半部狭;两束迹明显大,相距亦较远,有时呈鸭尾形。种核壳比佛指稍厚;种仁亦常不如佛指饱满,摇之易有响声。种核长×宽×厚为3.0cm×1.8 5cm×1.3 5cn。种核千粒重2500g,出核率为25%左右,出仁率为79%。
《中国银杏品种图鉴》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