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手与腕关节微创手术图谱(中文翻译版)

(美)卡波 等编著,熊革 主译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美)卡波 等编著,熊革 主译  

页数:

385  

译者:

熊革  

前言

当我们刚开始着手编纂这本有关腕关节与手部微创外科技术的专著的时候,我们还不太确定是否有足够多的新的和有价值的材料来充实这本书。但是,在我们整理出一个大致的提纲后,我们发现很轻松地就能列出40个章节。这一领域的外科先驱们不遗余力地从各个方面不断改良已有的手术。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通过采用微创技术、使用更小的切口,可以获得更短的恢复时间。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技术是在社会大众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因为患者们希望术后瘢痕更小,固定期更短,并能更早期地恢复功能。当然,这些优势必须建立在合理地治疗疾病并取得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或更好的疗效的基础上。《手与腕关节微创手术图谱》一书的重点就是介绍一些在治疗手与腕关节创伤和慢性疾病方面的新的激动人心的技术。在过去的10年中,科技突飞猛进,由此发展出了很多种经皮的和微创的新术式。这些术式包括经皮螺钉固定治疗舟骨骨折不愈合,这不仅可以避免采用腕部较大的手术切口,而且可以避免在髂嵴取骨的麻烦。这些新术式大多数是由手外科医生首创的,但也有一些借鉴了运动医学和关节镜外科医生的经验。关节镜的新进展不仅扩展了其在腕关节疾病中的手术适应证,并且也扩展了其在诸如第一腕掌关节在内的其他小关节的应用。这些技术的进展显著地改善了疗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并且使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其功能活动。目前还没有一本书囊括了所有这些新技术和新概念。在一些大型的外科专著中仅对某些技术进行了介绍,而其他的则只是出现在发表的期刊论文中。我们尽可能使本书囊括各种当前最先进的技术,所以本书中的很多术式既往都未见公开发表。本书从编撰到出版的时间被尽量地压缩了,以便能够尽快地将这些新技术呈现于读者眼前。我们希望这些被编撰成册的信息能够极大地充实骨科文库。本书既可作为一本总的参考图谱来阅读,也可以按自成体系的章节来分段阅读。读者可以将书翻到介绍某一外科技术的章节,并在5~10分钟内牢牢掌握这一技术。本书中各章节按统一的格式编排。“前言”中简要地介绍了微创技术发展的动因及其沿革。“适应证”中作者们阐述了这一技术是如何区别于并更优于类似的开放手术。“手术技巧”是一个切实地教读者“如何做”的章节,本节中不仅有各步骤具体操作的描述,而且还配发了一些照片和图示。“结果”一节描述了有关某一特定技术及其类似技术已发表的文献报道的结果,并常包括作者自己的病例随访结果。仅在国内会议交流而未公开发表的资料我们也尽可能全面而准确地引用。最后,我们要求所有的作者要写一段条目式的“总结”,清楚地阐述该新技术的优势、风险和益处。在此,我们要感谢本书的所有作者,他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其冗长的工作列表中加入了一项“撰写另一本书中的章节”。这些手外科大师们在过去的岁月中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并且以其教学和领导地位不断引领我们前进。我们希望本书能给手与腕关节外科世界增添一些独特的东西,并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内容概要

  本书是目前唯一一本比较全面地介绍当前微创技术在手与腕关节领域应用的专著。主编邀请了一大批在这一领域非常知名的专家参与编写,很多专家本人就是其中某一技术的创始人和主要倡导者,正是由于这种权威性,使得本书的可读性和内容的可信性非常高。另外,编者尽其所能地介绍了目前在手与腕关节领域已经开展的各项微创技术,甚至是一些尚未公开发表的技术也被收编于本书。书中还收录了大量的照片和示意图,使读者能够更容易理解和学习手术操作的步骤和方法。本书是骨科医生、手外科医生和医学生了解和学习微创手外科技术的一本比较好的教材和参考书。

作者简介

John,T.Capo医生,是新泽西医学院骨科手与显微外科学组的主任,同时兼任新泽西州泽西市christ医院的在编医生和轮转住院医生的导师。Capo医生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印第安纳手外科中心接受了手、上肢与显微外科的培训,并分别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和瑞士的伯尔尼完成了AO出国培训。他在国际会议上进行了超过75次的有关上肢外科的发言,并撰写了20余篇经同行审查的论文。Virak Tan是新泽西医学院骨科手与显微外科学组的联席主任和副教授,同时他不仅是新泽西州萨米特市Overlook医院的一名在编外科医生,而且是北泽西骨科学院的合伙人之一。Tan医生在费城市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获得了其医学博士学位,并已经撰写了30余篇经同行审查的论文。译者简介:熊革,医生是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的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美国手外科协会(ASSH)和美国手外科联合会(AASH)的国际会员。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曾公派留学于日本名古屋大学附属病院手外科和美国Mayo clinic手外科。曾主编《腕关节检查图解》,并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概述 第二部分 基础技术第三部分 微创技术在掌、指骨损伤中的应用第四部分 腕部微创手术第五部分 桡骨远端骨折的微创治疗第六部分(1) 腕部及手部关节镜——创伤性疾病的诊治第六部分(2) 腕部及手部关节镜——重建手术第七部分 神经卡压第八部分 肌腱与软组织 

章节摘录

插图:Viljanen等在兔子的股骨远端进行实验性截骨后,分别采用可吸收的直径4.5mm SR-PLLA螺钉与直径4.5mm金属螺钉进行固定,比较二者对骨愈合的影响。他们发现术后36周使用金属固定组比SR-PLLA固定组的外骨痂生成量显著增多。但是,在术后6周和36周,金属固定组的皮质骨矿密度却较低。磁共振影像显示两组螺钉周围都有水肿,但是在SR-PLLA组的水肿带显著地小于金属组。作者认为采用SR-PLLA方法固定骨折因植入物的弹性较金属螺钉更类似于生理状况,所以可以获得更快和更好的骨愈合。可吸收的植入物似乎可以防止所固定骨因应力保护而致的萎缩和继发于骨质疏松的强度减弱。Joukainen等研究了直径2.0mm的SR-PLA 70/30棒的应力保持力和这些植入物在大鼠股骨远端截骨后内固定的固定性能。另外70根可吸收棒被植入16只大鼠的背部皮下组织中,在这些动物被处死后,对这些棒进行三点折弯实验和剪切应力实验。在术后52周,剪切应力强度和弯曲模量为其初始值的41%,弯曲力为其初始值的43%。使用可吸收棒对39只大鼠的股骨远端截骨进行固定。大体观和x线分析发现在32例受试样本中有23例(72%)在截骨部形成了坚固的骨愈合。这些作者认为可吸收棒的机械强度和固定陛能足以在大鼠体内固定松质骨的截骨区。(二)临床观察Pihlajamaki等研究了使用SR.PLLA可吸收针固定人类骨折和截骨的病例¨引。他们随访了27位使用可吸收针固定骨折或截骨的患者。患者为手部、足部、肘部以及髌骨的小块骨折或截骨病例。作者使用直径1.5mm或2.0mm由SR-PLLA制成的圆柱形可吸收棒进行固定。未见伤口感染或炎性异物反应。在这些患者中未见再脱位者,植入物在两年内均被吸收。三例患者在术后15和37个月接受了CT检查,未见可吸收棒的影像,但在钻孔内也未见新骨长入。


编辑推荐

《手与腕关节微创手术图谱(中文翻译版)》的主要特色包括,为方便读者阅读而精心设计的统一的章节编排格式、数百幅图片详尽描述了手术操作的各个步骤:有关选择合适患者的重要信息:作者亲自治疗的患者所取得的临床疗效和一些已经发表的相关的文献报道 以及对关键内容的总结.还包括这些新的而且技术要求常常比较高的操作的风险和优点。当今手与腕关节外科正在高速发展,而且其进展常常集中于推出各种微创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采用更小的切口,并且术后恢复也更快。《手与腕关节微创手术图谱》是目前唯一一本全面介绍采用经皮和微创技术治疗手与腕关节创伤以及慢性疾病的专著。全书介绍了近40种令人兴奋的新技术.均由该技术的创始人.也是全球知名的专家参与撰写.并配有每个操作步骤的详尽介绍和大量图示。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手与腕关节微创手术图谱(中文翻译版) PDF格式下载



书太贵了,薄薄一本


内容和翻译水平一般,不推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