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地质美学

段汉明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段汉明  

页数:

21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地质美学是极具观赏性的科学美学。本书共8章:第1章介绍美学基础。第2章介绍地质美学的特征和基本类型,并对科学美学与地质美学的关系、地质美学的特征与基本类型、欣赏与审美机理、地质遗迹的评价体系等进行了论述。第3章和第4章论述地质环境、地质景观与地质美学的关系,认为地质环境是地质美的承载基础,地质景观是地质美的物质实体。第5~7章是对商南县金丝峡国家地质公园的实例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秦岭及商南县的地质环境与地质景观特征,以及地质遗迹的形成条件和过程;第二部分论述商南县金丝峡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美学特征;第三部分论述商南县金丝峡国家地质公园的生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美学特征。第8章介绍建立地质公园的条件和申报要求。  本书可供我国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地质公园的规划及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地质学、美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还可供旅游爱好者阅读。

书籍目录

第1章 美与审美  1.1 美与美学   1.1.1 美的特征   1.1.2 美学  1.2 美感与审美   1.2.1 美感   1.2.2 审美  1.3 自然美与审美   1.3.1 自然美的特征   1.3.2 自然审美简述 第2章 地质美学的特征和基本类型  2.1 科学美学与地质美学   2.1.1 科学美学   2.1.2 地质美学  2.2 地质美的主要特征   2.2.1 地质美的多样性     2.2.2 地质美的社会性   2.2.3 地质美的时空性  2.3 地质美学的基本类型   2.3.1 地质遗迹的基本类型   2.3.2 地质美的基本类型  2.4 地质美学的欣赏和审美机理   2.4.1 地质美学的欣赏要素   2.4.2 地质美学的欣赏模式  2.5 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的评价体系   2.5.1 地质遗迹的评价体系   2.5.2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第3章 地质环境与地质美学  3.1 地质环境的概念及内涵   3.1.1 地质环境的概念   3.1.2 地质环境形成的动力来源   3.1.3 组成地质环境的基本要素  3.2 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  3.3 地质环境-地质学与地理学的共轭与融合   3.3.1 地质环境是地球环境系统的组成部分   3.3.2 地球表层环境系统的基本属性   3.3.3 地质环境与其他环境的关系  3.4 地质美学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3.4.1 地质环境的功能   3.4.2 地质环境是地质之美的承载基础   3.4.3 地质之美是地质环境的外在表现 第4章 地质景观与地质美学  4.1 地质景观的特征与基本类型   4.1.1 景观的定义   4.1.2 地质景观的概念   4.1.3 地质景观的美学特征   4.1.4 地质景观的美学类型  4.2 地质美学与地质景观的关系   4.2.1 地质景观是地质美的物质实体   4.2.2 地质美是地质景观的审美升华  4.3 地质景观的评价及美学意义   4.3.1 地质景观的评价原则   4.3.2 地质景观的美学意义 第5章 秦岭地质环境与地质景观特征  5.1 秦岭古洋盆与秦岭造山带   5.1.1 秦岭古洋盆的形成   5.1.2 公园属地区域的地层与构造  5.2 中国岩溶与秦岭岩溶   5.2.1 中国岩溶分布的基本特征   5.2.2 金丝峡地质公园的岩溶特征  5.3 商南县域的地质构造格局   5.3.1 商丹断裂和山阳—凤镇深大断裂   5.3.2 商南县域地质构造的典型性  5.4 地质遗迹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5.4.1 形成条件——板块运动与浅海相岛-弧沉积的共轭作用   5.4.2 形成机理——多组走滑断裂与不均匀抬升的共同作用 第6章 商南金丝峡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美学特征  6.1 嶂谷地质地貌遗迹   6.1.1 白龙峡嶂谷地质遗迹   6.1.2 青龙峡嶂谷地质遗迹   6.1.3 黑龙峡嶂谷地质遗迹   6.1.4 月牙峡嶂谷地质遗迹   6.1.5 嶂谷地质遗迹的美学特征  6.2 水文地质遗迹   6.2.1 灵动优雅的十三级瀑布   6.2.2 地下暗河与摇曳多姿的岩溶泉   6.2.3 水文地质遗迹的美学特征    6.3 岩溶地质遗迹   6.3.1 晶洞——方解石晶簇充填或半充填的孔洞   6.3.2 溶洞   6.3.3 峰丛地质遗迹   6.3.4 岩溶侵蚀地质遗迹   6.3.5 岩溶地质遗迹的美学特征  6.4 构造地质遗迹   6.4.1 走滑(平移)断裂   6.4.2 挤压性构造遗迹   6.4.3 伸展(张)性构造遗迹   6.4.4 构造地质遗迹的美学特征 第7章 公园生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美学特征  7.1 生态自然景观   7.1.1 鲜明的自然之美   7.1.2 多样性与稀有性之美   7.1.3 生命之美   7.1.4 整体性之美  7.2 历史文化与人文景观   7.2.1 历史文化   7.2.2 人文景观 第8章 建立地质公园的条件和申报要求  8.1 建立地质公园的条件  8.2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科学意义和地质背景   8.2.1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科学意义   8.2.2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背景   8.2.3 潜在的威胁  8.3 国家地质公园   8.3.1 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基本要求和总体规划应遵循下列基   8.3.2 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8.3.3 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分级标准  8.4 地质遗迹景观保护规划   8.4.1 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区划   8.4.2 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区的分级  8.5 地质公园的申报要求   8.5.1 申报单位   8.5.2 省级推荐   8.5.3 申报时间   8.5.4 申报材料   8.5.5 合规性审查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说明书编制提纲  附录2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文本编制提纲 附表 后记

章节摘录

  美感是审美感受的简称,它是审美主体在观察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感受、体验、认识和评价,是指人们在现实审美活动中感知、体验美好对象、事物的具体过程、状态和成果。美感是人类所独具的、高级的情感生活方式,是从审美主体角度对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概括。美感若专指审美活动之最后成果,则它主要是审美主体的一种心理愉悦或精神快感。  美感具有广狭两种含义。狭义的美感,指的是审美主体对于当时当地客观存在的某一审美对象所引起的具体感受,即审美感受;广义的美感,又称审美意识,指的是审美主体反映美的各种意识形式,包括审美感受,以及在审美感受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趣味、审美体验、审美理想、审美概念等所共同组成的意识系统。美感的根源和本质是两个紧密相连的问题,研究美感的根源是理解美感本质的理论前提。费尔巴哈曾比喻说,人照镜子,他对自己的形体有一种快感,这种快感是他的形体完满和美丽的一个必然的、自然的结果。美丽的形体是满足于自己的,它必然对自己有一种喜悦,它必然反映在自身之内。也就是说,人对自己形体的欣赏和快感,是对自我表象的满足而产生美感。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凡是我们发现具有生的意味的一切,特别是我们看见其有生的现象的一切,总使我们欢欣鼓舞,促使我们充满欣然无私愉快的心境,这就是所谓美的享受。人类对生命的意义和现象(过程)所产生的欢欣和快感即是美感。  审美感受或审美愉快不是一种被动的产物,它不同于吃食物时的生理愉快(被动感觉),而是人们主动进行的心理活动,有如人们主动进行的逻辑判断一样。所以康德以为,愉快在先还是判断在先,是美感号陕感区别的关键。也就是说,由愉快而判断对象为美乃是生理快感,只有由人的各种心理功能和谐运动(判断)而生愉快,这才为美感。  美感或审美感受、审美愉快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过程。但这与美感的直觉性并不矛盾,因为不但这过程一般在时间上相当短促、迅速,“当下即得”,而且这整个过程也仍然排斥概念认识,所以说具有直觉性的特征。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地质美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