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内经临床运用

黎敬波 编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黎敬波 编  

页数:

391  

前言

  中医学术根基深厚,源流悠远,而究其本源,则当溯自《内经》。《内经》作为中医学术的奠基性经典,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框架和基本内容,确立了中医的学术理念和风格,提出了防治疾病的思路和方法。历代在防治疾病、卫生保健的长期医学实践过程中,继承和发扬《内经》学术,构建了颇为系统完整而又切于临床实用的理论体系。正因如此,中医能够历两千年而不衰,至今仍然以其别具一格的风范和独到的医疗效果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为中华民族以至世界人民的健康和繁衍做出卓越贡献。  《内经》吸纳古代学术的精华,特别是引进了当时盛行的阴阳五行和精气学说等哲学思想,以之整理、总结长期积累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奠定了中医学术的根基,因此,为后世所推崇,被尊为医家之宗、百科之母。后世中医学术,以之为滥觞;《难经》问难、演绎经义,另成经典;张仲景秉其宗旨,“撰用《素问》、《九卷》(《灵枢》)”而成《伤寒杂病论》,卓为一代医圣;皇甫谧“论其精要”,合之《明堂孔穴针灸治要》而为《甲乙经》,奠定针灸学说的学科规模;金元四大家,各树一帜,各倡新说,创立学派,然其学术亦莫不本源于《内经》;明清温病学说,立论虽然迥异伤寒,但其指归,仍以《内经》理论为嚆矢……《内经》对后世中医学术的影响,可谓深远弘大!故孙思邈《大医习业》有“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灵枢》)之论。为什么历代医家均将习读《内经》视为登达中医殿堂的必由津梁?盖因其“以人为本”和“整体恒动”等观念,既从认识论角度造就了中医独特的人体观和疾病观,亦从方法论角度导源了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诊断、防治疾病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因此,学习《内经》是掌握中医理论真谛,提高中医学术素质,继承发扬中医传统特色的不二门径。另一方面,《内经》所确立的学术观念和医学理法亦是对长期淀积的医学经验的升华,既源自实践又能有效指导临证治病,虽然古今疾病谱及治疗方法有所差异,但其以整体联系、运动变化的观念去探究疾病机理,通过调整人体生理平衡、提高自身抗病力和康复力去应对疾病的治疗思路,至今仍在以理法方药为核心的辨证论治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启迪作用和指导意义。对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医生来说,学习《内经》,掌握其学术理论并用之于指导防治疾病的医学实践,是发挥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医疗效果,争取成为学有根柢的“大医”的必由之路。  然而,作为中医第一部经典的《内经》,成书年代久远,文字古奥,义理渊微,识读原文殊属不易,领会掌握其医学义旨更有困难。

内容概要

  《内经》承载了中医基本理论的全部内涵,它不但是中医理论肇始之作,也是中国人民几千年养生防病经验的结晶。它涉及的学科和知识很多,理论层次很丰富,它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理论方法和思想体系。要准确把握其思想内涵,将《内经》理论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理论,发挥《内经》对防病治病,维护人类健康应有的重要作用。本书按《内经》理论体系分为9章,重点讲解了63篇《内经》原文,每篇都按“经文分析”和“临床应用”来讲述,且重点在“临床应用”。从所选篇章来说,是对大学本科学习的补充和扩展;从内容和重点来说,是通过对经文的复习,以提升临床水平。本书讲解的《内经》篇章基本上都全篇解读,保证了篇章思想的完整性。第九章介绍五运六气的推演方法和意义,对临床实践也很有参考价值。  本书作为“重读中医经典丛书”中《内经》的中级篇,可供临床中医主治医师阅读参考,也可供中医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书籍目录

总前言 前言 第一章 概说 第二章 阴阳  第一节 素问·生气通天论  第二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第三节 素问·宣明五气  第四节 素问·阴阳离合论  第五节 素问·阴阳别论  第六节 素问·宝命全形论  第七节 素问·阴阳类论  第八节 灵枢·阴阳清浊  第九节 灵枢·五味 第三章 藏象经络  第一节 素问·六节藏象论  第二节 素问·灵兰秘典论  第三节 素问·五藏别论  第四节 素问·太阴阳明论  第五节 素问·经脉别论(节选)  第六节 灵枢·本神  第七节 灵枢·营卫生会  第八节 灵枢·决气  第九节 灵枢·海论  第十节 灵枢·五癃津液别  第十一节 灵枢·营气  第十二节 素问·骨空论(节选)  第十三节 灵枢·大惑论  第十四节 灵枢·经脉  第十五节 灵枢·五味论 第四章 病因病机  第一节 灵枢·百病始生  第二节 灵枢·五变  第三节 素问·至真要大论(节选)  第四节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第五节 素问·举痛论  第六节 素问·调经论(节选)  第七节 灵枢·五邪  第八节 灵枢·玉版 第五章 疾病  第一节 素问·热论  第二节 素问·评热病论  第三节 素问·逆调论  第四节 素问·咳论  第五节 素问·痹论  第六节 素问·痿论  第七节 素问·疟论  第八节 素问·风论  第九节 素问·厥论  第十节 素问·奇病论  第十一节 灵枢·周痹  第十二节 灵枢·口问  第十三节 灵枢·胀论  第十四节 灵枢·水胀  第十五节 灵枢·痈疽 第六章 诊法  第一节 素问·脉要精微论  第二节 素问·平人气象论  第三节 素问·玉机真藏论(节选)  第四节 灵枢·五色(节选)  第五节 素问·疏五过论  第六节 灵枢·动输 第七章 治则治法  第一节 素问·异法方宜论  第二节 素问·汤液醪醴论  第三节 素问·藏气法时论  第四节 素问·刺志论  第五节 灵枢·论痛  第六节 素问·针解  第七节 素问·缪刺论 第八章 养生防病  第一节 素问·上古天真论  第二节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第三节 灵枢·天年 第九章 五运六气学说  第一节 五运六气学说与《内经》  第二节 干支甲子  第三节 五运和六气  第四节 运气推演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运气学说的临床运用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黄帝内经》,也叫《内经》,是中医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是古代医学文献的总集,并非一时、一地、一人的著作,对其成书年代历代有较大争议,现在一般认为其汇总成编的时代应在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中后期。  《内经》共18卷,但在东汉时期已经分化成为《素问》和《九卷》(又名《针经》)两部。《素问》在南北朝时期已经佚亡第7卷,唐·王冰补入运气学说七篇大论并加以整理校注,使《素问》能以比较完善的注本流传于世。宋·林亿等在王冰注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校勘考证,刊刻行世。现在见到的传世定本是明·顾从德影刊的宋版林氏重校本,其后附有宋·刘温舒伪托补入的遗篇《刺法论》和《本病论》。  《灵枢》在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序》称为《九卷》,晋·皇甫谧认为《九卷》即《针经》,该书在南北朝时期也以《九灵经》、《九墟经》等名行世,唐代王冰对其进行整理以后才取名为《灵枢经》,但王氏的整理本随后佚亡。北宋哲宗时曾经刊刻印行高丽国献来的《针经》,其后不久也亡失不存。至南宋时期成都人史崧对家传旧本《灵枢经》进行整理校勘并增音释,刊刻行世,该刻本遂为其后历代翻刻印刷的蓝本而流传至今。  古代对《内经》的研究,可分为整理、分类和专题发挥三种类型。整理研究主要是对《内经》原书的校订疏证,以王冰、吴昆、马莳、张志聪为代表。王冰将《素问》篇章做了全面调整,并补入七篇大论,阐发运气学说;吴岜多从临床出发,理论联系实践较紧密,切于实用;马莳、张志聪全注《素问》、《灵枢》,马莳擅长针灸,于《灵枢》中的经脉、腧穴、刺法等颇有见地;而张志聪集其同辈和弟子共同疏证,故称《集注》,体现了集体整理创作的成果。  分类研究是研究《内经》的重要方法,代表人物有杨上善、张介宾、滑寿、李中梓、沈又彭等,他们的贡献在于将《内经》分类综述,使中医的基础理论日益自成体系。杨上善是分类研究的第一家,《太素》所分19类,虽未尽得其要,但所注出之有据,尤精于训诂。元·滑寿《读素问钞》,对《素问》进行删繁撮要,以类相从,各就部居。张介宾除注释原文外,还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重新融合,按照内容性质的异同,进行“从类分门”的工作,共分为12类,故名《类经》,比之《太素》较为扼要,其注释亦有较高水平,尤其对病机十九条的注解,成为辨证论治理论的典范。明代李中梓融合《素问》、《灵枢》,进行选择性类分,共分8类,选择精当,故名《内经知要》,颇受后世推崇。沈又彭的《医经读》则只列平、病、诊、治四集,是分类研究中之最简要者。  专题发挥的研究,首推《八十一难经》,它主要发挥了《内经》经脉和脉学的理论,对中医诊断学理论和方法做出了重要贡献,《难经》的很多理论也是对《内经》理论的必要补充。张仲景根据《素问·热论》,发挥六经辨证学说,著成《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华佗《中藏经》着重发挥《内经》的脏腑分证理论,使之更加系统化,对临证很有指导意义。皇甫谧的《甲乙经》把《素问》、《灵枢》有关经脉、腧穴、针法的内容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结合起来,成为现存最有条理的针灸典籍。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内经临床运用 PDF格式下载



这样才使用


还可以 挺不错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