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药剂学

朱照静 编 朱照静 科学出版社 (2010-06出版)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朱照静 科学出版社 (2010-06出版)  

作者:

朱照静 编  

页数:

383  

前言

药剂学是药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是研究药物制备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保证以质量优良的制剂满足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本教材编者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药物制剂生产岗位的任职要求,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在传统药剂学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更好地体现高职高专的办学特色,培养面向药品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教材是科学出版社组织编写的药学类系列教材之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意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对实际工作环境和主要工作岗位所需知识进行了重点描述,形成了以下特色:1.紧密联系药品管理法、GMP等法律法规,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养成。2.药物剂型的概念、药物的原辅料质量标准、药品质量的要求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内容相一致,更好适应企业的实际。3.教材配备了多媒体课件、实训、习题,更方便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4.教材中增加了“知识链接”、“拓展提高”、“案例分析”、“历史瞬间”、“课堂互动”等教学内容,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5.教材强化了常规剂型的制备生产方法和设备的介绍,增加岗位所需的知识内容。6.实训教材注重与企业岗位的衔接,培养学生岗位应用的综合能力。全书共分17章,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朱照静编写第1章绪论和第14章临床药物动力学和第17章靶向制剂,淄博职业学院贾雷编写第2章液体药剂,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陆丹玉,贵阳护理职业学院夏忠玉编写第3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第5章注射剂和第6章滴眼剂,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林风云编写第4章灭菌工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丁立编写第7章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滴丸剂和第8章片剂,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陈慧编写第9章软膏剂、凝胶剂、膜剂,上海职工医学院陈晓晶编写第10章栓剂,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韦丽佳编写第11章气雾剂、粉雾剂和喷雾剂,重庆医科大学李艳编写第12章经皮吸收制剂和第16章药物制剂新技术,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邱妍川编写第13章生物药剂学,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祁秀玲编写第15章缓释、控释制剂,安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毛小明编写第17章靶向制剂。韦丽佳负责联系,林凤云负责统稿。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参编院校及科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教材中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药剂学》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药物制剂生产岗位的任职要求,在传统药剂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意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对实际工作环境和主要工作岗位所需知识进行了重点描述。紧密联系药品管理法、GMP等法律法规,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药物剂型的概念、药物的原辅料质量标准、药品质量的要求与现行版《中国药典》内容相一致,更好适应企业的实际。教材中增加了“知识链接”、“拓展提高”、“案例分析”、“历史瞬间”、“课堂互动”等教学内容,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教材强化了常规剂型的制备生产方法和设备的介绍,增加岗位所需的知识内容。实训教材注重与企业岗位的衔接,培养学生岗位应用的综合能力。教材配备了多媒体课件、实训、习题,更方便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药剂学》适合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广大医药工作者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药剂学概述第1节 药剂学的概念与任务第2节 药物剂型第3节 药品标准第4节 药剂学的发展第5节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2章 液体药剂第1节 概述第2节 表面活性剂第3节 小分子溶液剂第4节 高分子溶液剂第5节 溶胶剂第6节 混悬剂第7节 乳剂第8节 不同给药途径用液体药剂第9节 液体制剂的包装与储藏第3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第1节 概述第2节 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第3节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第4节 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试验方法第4章 灭菌工艺第1节 热力灭菌工艺的验证第2节 热力灭菌工艺第3节 其他物理灭菌法第4节 化学灭菌法第5节 无菌操作法第5章 注射剂第1节 概述第2节 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第3节 注射剂车间的设计与管理第4节 注射剂的制备第5节 输液第6节 注射用无菌粉末第7节 注射剂的包装与储存第6章 滴眼剂第1节 滴眼剂的定义、质量要求第2节 药物吸收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第3节 滴眼剂的原辅料与附加剂的选择第4节 滴眼剂的生产工艺第5节 滴眼剂的处方举例第7章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滴丸剂第1节 散剂第2节 颗粒剂第3节 胶囊剂第4节 丸剂第5节 滴丸剂第8章 片剂第1节 概述第2节 片剂的辅料第3节 片剂的生产工艺第4节 湿法制粒压片技术第5节 片剂的包衣第6节 片剂的质量检查第7节 片剂的包装第8节 片剂制备举例第9章 软膏剂、凝胶剂、膜剂第1节 软膏剂第2节 凝胶剂第3节 膜剂第10章 栓剂第1节 栓剂的制备第2节 栓剂的处方分析第3节 栓剂的质量检查第11章 气雾剂、粉雾剂和喷雾剂第1节 概述第2节 气雾剂的组成第3节 气雾剂的制备第4节 气雾剂的质量检查第5节 喷雾剂第6节 粉雾剂第12章 经皮吸收制剂第1节 概述第2节 经皮吸收制剂的设计第3节 经皮吸收制剂的制备第4节 经皮给药系统实例第5节 TDDS的质量控制第13章 生物药剂学第1节 概述第2节 药物的吸收第3节 药物的分布、代谢、排泄第14章 临床药物动力学第1节 药动学基本参数第2节 隔室模型第3节 非线性药动学第4节 统计矩原理在药动学中的应用第5节 群体药动学第6节 中药药动学第7节 药动学的应用第15章 缓释、控释制剂第1节 缓释、控释制剂的定义和特点第2节 缓释、控释制剂的辅料第3节 缓释、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和方法第4节 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第5节 缓释、控释制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第6节 缓释、控释制剂体内、体外评价第16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第1节 固体分散技术第2节 分子包合技术第3节 纳米乳与亚纳米乳制备技术第4节 微囊与微球制备技术第5节 纳米囊与纳米球制备技术第6节 脂质体的制备技术第17章 靶向制剂第1节 概述第2节 被动靶向制剂第3节 主动靶向制剂第4节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第5节 多功能靶向制剂实训部分参考文献目标检测选择题参考答案

章节摘录

插图:1.药物剂型的重要性根据需要可将药物制成片剂、注射剂、胶囊剂、软膏剂、栓剂、气雾剂等多种剂型。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剂型可影响药物作用的效果:不同的剂型对药物的疗效有显著的影响。例如,难溶性药物制成普通片剂,其药物溶出度常不能达到要求,从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改为分散片或口服混悬液则可提高药物溶出度,改善治疗效果。(2)剂型可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多数药物改变剂型后作用性质不变,但有些药物改变剂型可改变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剂型用作泻下药;5%硫酸镁注射液静脉滴注,能抑制大脑中枢神经,有镇静、镇痉作用。依沙吖啶(ethacridine,即利凡诺)1%注射液用于中期引产,0.1%-0.2%溶液局部涂抹有杀菌作用。(3)剂型可改变药物作用的速率:不同的药物剂型具有不同的起效速率。例如,注射剂、吸入气雾剂等,起效速度快,常用于急救;丸剂、缓控释制剂、植入剂等起效速度慢,多用于常规给药。(4)剂型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氨茶碱是治疗哮喘病的常用药物,口服给药能引起心跳加快,若采用栓剂直肠给药可消除这种毒副作用。缓释、控释制剂能保持血药浓度平稳,避免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从而降低药物毒副作用。(5)剂型可增加药物的靶向作用:例如,静脉注射脂质体、微球、微囊等微粒,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可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吞噬,从而使药物浓集于肝、脾等器官,发挥出药物剂型的肝、脾靶向治疗作用。2.剂型分类药物剂型种类繁多,需要对剂型进行分类,目前剂型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形态分类:按物质形态分类比较简单,对制备、储藏、运输有一定指导意义,但没有考虑制剂的内在特性和给药途径。药物剂型按形态可分为:1)液体剂型:如洗剂、滴剂、溶液剂、注射剂等;2)固体剂型:如散剂、丸剂、片剂、胶囊剂等;3)半固体剂型:如软膏剂、糊剂、凝胶剂等和气体剂型,如气雾剂。形态相同的剂型,制备特点比较类似。例如,液体剂型制备时多需溶解,固体剂型多需粉碎、混合、成型,半固体剂型大多须熔化和研匀。不同形态的制剂对机体起效的速率和作用时间往往不同,一般液体制剂较快,固体制剂较慢。(2)按分散系统分类:按分散系统分类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特征,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制剂的均匀性、稳定性以及制法的要求,但不能反映用药部位与用药方法对剂型的要求,一种剂型由于辅料与制法的不同可分到几个分散体系中,如注射剂中有溶液型、混悬型、乳状液型及注射用药等。1)溶液型:药物分散在介质中形成均匀分散系统的液体制剂,其中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存在,直径


编辑推荐

《药剂学》案例教学,突出技能:编写中融入先进的案例教学理念,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弥补传统教学之缺憾,紧跟药学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致力于培养实用型、技能型药学类人才。紧扣大纲,直通执考:紧扣执业药师考试人纲,全面覆盖知识点与考点。“目标检测”采用历年执业药师考试真题及高仿真模拟试题,搭建执业证幅绿色通道。链接互动,趣味盎然:采用双色印刷,版面新颖、活泼,图文并茂,最点突出,适应学生阅读习惯。增设“链接”,提升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配套课件,教学相长:全部教材配套PPT教学课件,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药剂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