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

王英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王英  

页数:

133  

前言

  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任务和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一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不可能脱离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产业转移等大背景独自进行,与其被动地承接要素的国际流动、产业的国际转移,不如主动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尤其应当在立足本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往往比较关注进出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对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对外直接投资(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ODI),即资本流出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却相对研究较少。  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的0DI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根据商务部的统计,在2000~2005年期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达65.6%;2006年对外直接投资额达161亿美元,位于世界第13位;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87亿美元。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i 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UNCTAD)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主要的投资国,中国的经济背景使得对外直接投资将在未来数年内持续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的积极举措。对外直接投资必将对母国的国内经济产生重要影响,而它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则是其中的重要影响之一。  本书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确定性模型与不确定性模型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灰色系统理论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集中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以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为主线,在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从母国的视角,定性分析ODI影响产业结构的途径和机理;在此基础上,广泛收集数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及影响渠道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而为中国更好地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内容概要

本书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及其实际效应。首先对国内外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效应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其次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和工具对其发展规模进行了预测;接着在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各种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同影响机制;然后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并且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规模效应和反向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最后基于定量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本书对于从事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者、企业管理者、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研究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读物。

书籍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界定  1.2 产业结构调整的界定和测度  1.3 本章小结 第2章 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和效应的基本理论和实证研究  2.1 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理论解释  2.2 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母国经济的效应  2.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效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1 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3.2 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和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预测  4.1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因素界定  4.2 模型和估计结果  4.3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预测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机制的理论分析  5.1 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  5.2 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产业空心化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1 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  6.2 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机制的实证分析  7.1 传导变量的选取、度量及测算  7.2 实证结果  7.3 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提升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作用的对策建议  8.1 立足于本国的经济发展  8.2 重视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的选择  8.3 重视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选择  8.4 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2.1.3.1 理论的借鉴意义  从各种理论的主要内容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进行了解释,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了解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生原因、运动方向和规律,对于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海默和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理论强调垄断优势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作用,认为只有具备垄断优势的企业才能够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认为,只要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和为实现内部化而付出的成本,企业便拥有内部化优势,从而可以实现跨国经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可以说是一种“通论”,综合了自海默垄断优势理论以来国际投资学说各流派的思想要点,认为企业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弗农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直接投资的区位问题,并通过对生产区位决策的论证,说明了区位因素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重  要性。这些理论不仅指明了跨国公司发展的方向,也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和企业的国际生产布局提供了有益的分析工具。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应当充分培养和发挥企业的优势,并充分考虑各东道国的区位优势,把对外直接投资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告诉我们,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以国际市场为舞台,对外直接投资则应当服从该国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具  体的做法是,从母国的边际产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即从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该理论将微观的对外直接行为和宏观利益结合起来,对于我国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的整体效益具有借鉴意义。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 PDF格式下载



有助于研究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