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内科急症

梅冰 主编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梅冰 主编  

页数:

756  

前言

急诊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学科,是以诊治和研究创伤、内科危重病、严重感染、心肺复苏、中毒和灾害医学为主要任务的科学,而内科急诊常占医院急诊就诊病人的半壁江山。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等内科危重病发病率较以前明显增加。如何做好急诊内科急救医疗工作,提高救治成功率和减少病死率已受到各级卫生部门的重视。为帮助急诊内科医师提高对临床内科急重症的认识,掌握内科急重症的诊断、治疗和抢救措施,我们组织了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的多个专科的30多位中青年专家集体编写了《内科急症》。本书从临床工作的实际出发,力求言简意赅,对于病情判断和治疗尽可能地做详细介绍,并从临床实用角度出发对疾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后分别作了详细的叙述。重点章节系统地阐述了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同时,本书尽可能反应急重症最新进展,具有内容丰富、新颖实用、全面系统等特点。适用于临床内科、急诊科医务人员及医学生参考使用。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介绍了内科各系统急重症的诊断和治疗。全书共包括内科急症基础知识、内科急症基本技能以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代谢疾病系统、风湿变态反应性疾病、神经系统常见急症和环境因素所致疾病、急性中毒、常用急救药物等13篇、110章,并详细介绍了23个急诊内科常见症状。本书突出综合性和实用性,既有近年来国内外内科急重症急救医学诊疗新进展的介绍,又有临床一线医生多年实践的宝贵经验,同时增加了内科急症急救新理论和新技术等方面的内容。适用于临床内科、急诊科医务人员及医学生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梅冰
  医学博士,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急诊科。上海医学会急诊学会青年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分会委员,全军急诊学会复苏学组委员。长期从事并擅长急诊危重病救治、急性中毒救治、物理因素所致疾病以及危重病监护工作。承担了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攻关项目等5项基金。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院医疗成果一等奖一项以及总后勤部教学成粜奖一项。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6部,核心期刊发表沦文40余篇。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篇 内科急症基础知识 第一章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第一节 水、电解质平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  第三节 正常钾代谢及钾代谢紊乱  第四节 正常钙代谢及钙代谢紊乱  第五节 正常镁代谢及镁代谢紊乱 第二章 酸碱平衡紊乱  第一节 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第三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第四节 酸碱平衡紊乱诊断步骤 第三章 休克与液体复苏  第一节 休克概述  第二节 液体复苏  第三节 失血、失液性休克  第四节 心源性休克  第五节 过敏性休克  第六节 神经源性休克 第四章 严重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  第一节 严重脓毒症  第二节 感染性休克  附录 2008年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管理指南 第五章 急诊内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细菌耐药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第二节 常见部位感染的经验性用药  第三节 临床常见细菌的耐药性与处理 第六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七章 内科危重患者营养支持 第八章 急性发热第二篇 内科急症基本技能 第一章 心肺脑复苏   第一节 心搏骤停的原因和判断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  第三节 婴儿和儿童心肺复苏  第四节 特殊情况下的心肺复苏  第五节 心肺复苏有效和终止抢救的标准及并发症 第二章 重要脏器功能监测  第一节 体温监测  第二节 体循环血压监测  第三节 中心静脉穿刺插管和测压  第四节 肺动脉压监测  第五节 有创心排血量监测  第六节 氧供需平衡监测  第七节 呼吸系统功能监测  第八节 肾功能监测  第九节 肝功能监测 第三章 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  第一节 气管插管术  第二节 气管切开术  第三节 机械通气治疗  第四节 适应证和实施方法  第五节 并发症及防治  第六节 机械通气的新概念 第四章 心脏电复律与临时起搏术  第一节 心脏电复律  第二节 心脏临时起搏术 第五章 氧疗 第六章 亚低温 第七章 内科危重患者血液净化治疗  第一节 各种血液净化技术的适应证  第二节 连续性血液净化 第八章 急诊内科影像学  第一节 心脑血管急诊影像学诊断  第二节 腹部急诊中影像学技术的应用 第九章 急诊内镜  第一节 消化内镜在急诊内科的应用  第二节 纤维支气管镜在急诊内科的应用第三篇 循环系统常见急症 第一章 循环系统常见急症症状  第一节 心悸  第二节 胸痛 第二章 急性严重心律失常 第三章 急性心功能不全  第一节 急性左心功能不全  第二节 急性右心功能不全 第四章 急性冠脉综合征  第一节 不稳定型心绞痛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 第五章 心脏性猝死 第六章 高血压危象 第七章 急性心肌炎 第八章 急性心包炎与心脏压塞 第九章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第四篇 呼吸系统常见急症 第一章 呼吸系统常见急症症状  第一节 咯血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呼吸困难  第四节 胸腔积液 第二章 呼吸衰竭 第三章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四章 急性肺栓塞 第五章 危重型支气管哮喘 第六章 重症肺炎 第七章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第八章 自发性气胸与纵隔气肿 第九章 急性上气道阻塞第五篇 消化系统常见急症 第一章 消化系统常见急症症状   第一节 恶心、呕吐  第二节 吞咽困难  第三节 腹泻  第四节 腹痛  第五节 便血 第二章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第三章 急性胆囊炎与胆石症 第四章 急性胰腺炎 第五章 急性肝功能不全 第六章 肝性脑病 第七章 急性肠缺血  第一节 肠系膜动脉栓塞及血栓形成  第二节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第八章 伪膜性结肠炎第六篇 泌尿系统常见急症第七篇 血液系统常见急症第八篇 内分泌代谢疾病常见急症第九篇 风湿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见急症第十篇 神经系统常见急症第十一篇 环境因素所致疾病第十二篇 急性中毒第十三篇 常用急救药物

章节摘录

插图:急性中毒的成功救治有赖于及时与正确的诊断。由于急性中毒发病急骤,病情复杂,变化迅速,因此掌握正确的诊断和分析思路至关重要。在诊断中毒的过程中,判定的思路非常重要,包括以下方面:是否是疾病状态,是否存在中毒,是单一毒物引起还是多种毒物所致;中毒确诊的依据,分析方法,样品的采集及可靠性判定,解除毒物的形式和量。(病史)重视病史的采集,力求详尽,抓住关键的线索,掌握病情特点十分重要。1.毒物接触史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经常接触的物质,对在乡镇企业中工作者更应重视,因发生中毒的机会较多;或有无服药史,进食污染食物的可能性,以及生活环境中是否有污染的可能性,是否有共同的发病患者;根据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特点推测可能的中毒。2.环境特点怀疑职业中毒应到工作地点调查,有生活性中毒可能的患者到其生活环境中调查等,或者通过可能的渠道尽快得到环境的线索,对明确诊断很有帮助。


编辑推荐

《内科急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内科急症 PDF格式下载



内容挺好的,就是纸张有点薄,总体还可以


总的来说是一本内容较为详实的书。如果能再多增加一些临床实例就更好了。举个例:我的一个熟人,平时身体很健康。本月初突然感觉心里有些累,他以为是工作太忙的原因,也就没在意。过了两天,他感觉有些不行了,这才到医院去检查。一检查,说是病毒性心肌炎,需要马上住院治疗。住院后,他立即通知了他妻子,这是头一天上午的事。第二天上午,他妻子赶到了,见他正在输液,问他那里不好,他说没什么,就是心里有些累,医生说是心肌炎,其他没什么。到了下午三点过,他突然说腹部有些疼,他妻子想帮他揉一揉,他不让,说也许过一会儿就好了。然后又说要去厕所小解,他妻子要扶他,他不让,说自己能走,然后自己举着输液瓶去了。上厕所转来不到一个小时,他突然对妻子说我不行了,他妻子问他那不好,他说要给他哥打电话,手机拨通以后,他对着手机说:“哥,我不行了!”,连说了两遍,然后就失去知觉了。他妻子马上叫来医生,一检查,呼吸心跳都没有了。——就这么快!可这个病例在本书里怎么也找不着。


内容太空!不建议买!


我买的是内科学和内科急诊,给我发的却是中国通史!!!!!!!!!!!!!!!!!


纸质差,非常差,内容一般,不建议买,套版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