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无序
2011-2
科学出版社
李肇星
无
《生命无序:李肇星的家国情怀》是诗人外交家、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原外交部长李肇星的力作。本书收录了作者为多位名人多部大作所撰写的序言、随笔与杂感,第一次袒露了一位穿梭斡旋于世界外交风云的外交家的内心世界。同时,书中还收录了作者由工作、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而触发的精辟幽默的杂感,处处体现了作者的家国情怀,处处体现了作者的睿智、平和、谦逊、风趣。
李肇星,1940年10月20日 生于山东。 1959-1964年北京大学学习; 1964-1967年 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班进修; 1967-1968年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科员; 1968—1970年 在山西吕梁、江西宜春、广东汕头等地劳动;1970-2003年 曾任中国常驻肯尼亚共和国使馆随员、驻莱索托王国使馆秘书;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司长、部发言人、部长助理;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外交部副部长兼部党委书记;2003-2007年 外交部部长;2008年至今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暨南大学、威海外事学院等校客座教授;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会长。
序无序爱和平 祖国永恒 人民至上 ——《江泽民出访纪实》序 爱中国 爱善良 爱真实 爱劳动 ——序阮次山《与世界领袖对话》 悲歌壮行 ——序王明韵《废墟上的歌者》 为人际友善和社会和谐吟唱 ——言行一和王海成的合著《传歌人王洛宾》序 历史的正常 ——汶川地震一周年看《人民至上》 从摇篮到摇篮 ——为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六十年纪念册写的几句话 永恒的记忆在未来 ——看国庆六十周年献礼片《长安街》 文化无国界 ——序张小兰《弹奏东西方文化的和谐乐章》 军爱民 本立道生 ——祝贺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成立七十周年 全新使命 ——《建国初期的外交部》序言 用相机记录多彩世界 ——《“中国外交官看世界”摄影展》序 内求稳定 外促和平——2006年版《中国外交》序 从威尔第到王洛宾 从扶贫到助乐——看第十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式 学不完的五堂课——怀念季羡林老师 务实与务虚——写在老同事杨冠群“时事小说”前面的话 写真扬善——刘卫兵《回望二十年:一位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手记》推荐词 我“心中的西藏”——读陈英明校友的诗 爱祖国 谋和平 为人民——序凌青《从延安到联合国》 国际公关先驱的风采——《亲历中美建交——柴泽民戎马倥偬的军旅岁月和五任大使的外交生涯》序 共同思想的历程——序潘占林《战火中的外交官——亲历北约炸馆和南联盟战史》 吴冠李戴——序吴建民《外交与国际关系》 远行的激情——序唐师曾《我在美国当农民》 快乐指数——序张国斌《足迹:一个外交官眼中的世界》 家有鲜鱼 才想宴客——序潘正秀《从江心洲走出的女外交官》 我的留学故事——姚芸竹《还我一个真剑桥》并序 好一个刘德宝——《绿屋铭》序 勤奋耕读昼夜忙——序刘宝莱《锦绣世界》 爱护自己的根——成伟光《草根与大地》诗歌散文集序 时事和心绪的简报——序孙永春《一泓清水》 字里行间都是泪——赵秀芳对王成家的缅怀感人肺腑 7 雄壮而温馨的美丽旋律——为《木兰诗篇》赴俄参加“汉语年”首演序 心系山乡兼济天下——序崔秀芝《妙手回春的背后》 和平 科学 和谐发展——我读上海世博会 洒向人间都是甜——序山东《西王志》 “见证友谊”心相近——读拉法兰夫妇的《中国的启示》 致刘悦村支书助理——序应届大学毕业生刘悦初任村官的工作感言 看世界 揭示国际关系的玄妙——初读钱其琛副总理《外交十记》棋下不尽 贵在深沉——基辛格《美国需要外交政策吗?》中译本序 丈山尺树看世界——《环球时报》丛书序 我的记者梦——刘江《国际通讯评论选》并序 情真辙深——序刘德宝《真情辙》 宝莱老乡——《出使中东》序 立志加勤奋——初读吕聪敏同学《外交人生》 读史使人明智——昌财同学《西班牙通史》序 了解印度的一扇窗户——读《我的祖父圣雄甘地》 从国会山的英文名字说起——序丁孝文《走进国会山——一个中国外交官的亲历》 在热闹中看门道——序丁孝文《在美国看热闹》 梦的美丽和非梦的翔实——序郭伟成《扶桑梦》 朝思暮想远方亲人——序秦小梅《非洲的回忆》 非洲是美丽的——喜见《非洲现代诗选》 《人类诗篇》序——纪念联合国成立六十周年 拨开欧洲的雾——序苏葵《行囊里的记忆——旅欧随笔》和《咖啡凉了》 世事纷繁寸心知——序马建国《透视不列颠》 美国司法和警察的故事——序孔宪明《中国警官走进美利坚》 难得的《奔波在战争前线》——摄影记者刘卫兵的散文集序 记者读世界 百姓读记者——序陈特安、张义英《美加采风》 温馨的回忆——为中国与肯尼亚建交45周年画册而写 初到那烂陀——《中印友好交流史》序 宗南先生有新著——关于《强国法则》的几句话 为推动亚洲和谐发展奉献青春——2009年末为博鳌青年论坛首次在香港举行的讲话 真实动人——读张兵主编《危难时刻——中国外交官领事保护纪实》奶奶爷爷快乐学习 孙女孙子天天向上——《写给中国孩子的非洲书》自序 历史厚重 未来辉煌——听张昆生在离“五一”和上海不远处讲世博会 Unique and Ubiquitous ——A Few Words about Professor Zhao’s Collection of English Speeches ( 为母校老学长赵宝煦教授英文演讲集写的序) 谈学习 勤而能巧可成万事——《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第四版英汉双解版序 “眼高手低”为祖国——与《鸟巢一代》姚遥等学友闲话 在实干中积累知识——序宗容《百舸争流的岁月》 外行闲说内行——序孙鸿、赵可金《政治营销学导论》 难得最是平常心——《远行的诗情》自序 有多少人有多少诗——自编《古今短诗300首》小序 为业余诗歌浏览者准备的——《古今短诗三百首?中国》序 友好相处 平等相待——序张国斌《外交官说礼仪》 7 推荐与这本书交流一下——赵启正、吴建民的合著《交流,使人生更美好》推荐词 从“瓦屋”到日内瓦——《从未名到未名:李肇星感言录》自序专业劳动的副产品——《李肇星诗集》自序“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序武眉凌《中国城市散文集》 史鉴清明 理念温暖——喜得全国人大常委李慎明党建新著 “301”奥运悠梦——少年理想的老年序言 人品诗品双高洁——即将出版的陈毅元帅中法英文版诗选序 母亲是一种岁月——中央党校校友张建星散文随笔集代序 写诗最好是业余——《乔富源诗集》序 爱国敬民 知书达“礼”——序胡线勤即将出版的《采访礼仪》 浓淡二重奏 纯情一样心——秦枫、晓鹰将联合发表的文集《枫声》序 思想解放与行动自由互为前提—— 序张作理《思想是开山斧》增订版 旅游是一种学习—— 序万经章同学“ 导游” 美国的书 青春常驻为人民——序高中数学老师蒋树勋八十寿辰自编相册 附录 激越与温馨的和声——《肇星诗百首》序 雷霆万里铸华章——《李肇星诗选》序 双倍的诗人——《青春中国》序 穿越“浮名”——记者眼中的李肇星 读李肇星——祖国大西北学生来信摘抄 1
我的留学故事 ——姚芸竹《还我一个真剑桥》并序 许多事儿很怪,却又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在国外待时间长的,特别惦家爱国;学外国文化的,越钟情于民族文化;学医的成了大文豪,如鲁迅、郭沫若、契诃夫等;我的老乡曲格平,专攻中国文学史,成了环境学家,曾获联合国环保奖;各国大政治家,多半并不是政治学系毕业的。小的例子还有,一般体育观众和赛事解说员等,往往比场上的教练和运动员更英明。 我儿子3岁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爸爸爱看足球,是因为他自己不会踢。眼下又一个有幽默意味的例子是,一个从未留过学的人在为这本专写留学生活的《还我一个真剑桥》写序。“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兴许还真有点儿道理。 姚芸竹曾就读于南京金陵中学、北京大学,年纪轻轻就成了外交部领事司三等秘书,还抽空到英国留了学。我三十多年前第一次到驻外使馆,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为一位三秘同志做翻译,而且打心眼里觉得三秘政策水平高。留学,对我是一个刺激神经的话题。我至少有四次被公派出国留学的机会,但用家乡话说:是差一点儿没留成,或差一点儿留成,总之都没成。1959年暮春的一天,山东胶南一中的领导神秘地通知我和同班同学马林让准备进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喜从天降!我们那一代人多么向往苏联!我个人更对曾培养出门捷列夫、罗蒙诺索夫等科学家的莫斯科大学十分向往。留苏的事后因中苏关系出了毛病而未能落实。一中崔校长鼓励我,留苏不成可以去考清华或北大。你们是这个穷地方有史以来第一批高中毕业生,没有共产党、没有人民助学金,怎么可能?!好好拼去!我中学六年一直喜欢代数,但几何学得差,思来想去没报清华。若干年后我儿子考上了清华。同年晚秋某日,北大西方语言文学系领导通知我和同班同学刘立炎准备次年留英。我刚到北大不到半年,听到这消息既惊喜,又茫然。北大是第一个把我从“自以为是”迅速改变成“自以为非”的圣地,不舍得匆匆离去。好在第二学期碰上1960年国家经济困难,自然而然地取消了派我们出国留学的计划。入外交部后,1965年7月的一天,部教育司(后来合并到干部司)丛文滋处长通知我和应谦等人突击学法文,准备于次年夏进日内瓦国际翻译学院。想不到次年5月16日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留学一事又不了了之。我和应谦等搞了一次公费“革命串联”便下乡劳动了。 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中国年轻人赴美留学成为可能,但我不再年轻。我从江西农村调到非洲工作七年之后,到了外交部新闻司,先后在钱其琛、齐怀远、马毓真三位司长领导下干活。他们对我帮助都很大。忘了哪一天马司长问我,愿不愿到美国弗莱切外交学院进修个一年半载。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留学机会了!我答应回去想想。可没过两天,他告诉我别想了,让你留司培养。我没说什么,已经逐步适应了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 四次留学“未遂”,体验是:作为一个公民,在政治意义上,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就是你的命运。 从手头这本书看,芸竹小校友的可贵之处在于“对外国和尚的经,择其善者而从之;对外国的美景,不管天南海北,都尽情享用”;“走出国门看祖国,越看越爱国;崇尚外国长处,越崇越想学来增长为国效劳的才干”。 《还我一个真剑桥》写得柔中有刚。作者见到英国人有什么优点,便想着如何用于中国;感觉英国有什么不足,便想着如何避于中国。拳拳之心令人气朗神清。 面对外国朋友与中国的某些隔阂,作者与其他许多留学生一样,会马上充当业余外交官,有问有答,不卑不亢。英国社会表面上同情外来人口,然而作者食不甘味,认为“同情自上而下,是对奋斗的阻挠,而不是肯定”。青年人如此严以自 求,是走向更高境界的起点。 英美大学注重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作者通过亲历觉察到,英式“民主”是官僚实用主义和公民理想主义的相互渗透,权利的排他性没有消失,仍存在仅仅因出身高贵就可终身享乐的现象…… “重要的是拥有一个健康踏实的态度,一个不那么浪漫的头脑,一颗平常心。”作者留学一年,对将来可能赴英的同学留下的忠告就这么简单。 书中趣闻不少。 拉丁晚餐是剑桥几百年不变的正餐。师生身着清一色长袍,袖子着地,胳膊从肘部的破洞里抻出来。饭前,桌上点燃蜡烛,学长用小木槌敲响铜锣后,全体肃然立定,聆听导师讲话,之后用拉丁文祈祷,尽管在英国懂拉丁文的可能不如懂中文的多。 剑桥小酒吧里的英国人醉酒不失温文尔雅,忌讳“买”这个字,他们说“来一杯”而不是“买一杯”;不给小费,但喜欢彬彬有礼地对酒保说:“你是否也来一杯?”给出与小费相适应的情调。 剑桥多的是道德自律家,考试时学生可以“方便”为正当理由外出,无人监督;图书馆电子借书,无人看管;学院鸡鸭牛羊满地走,无人逮杀。剑桥多的是义务交通员,骑车误闯步行区,必有英国大妈厉声喝你下车;开车误入单行道,必有英国大叔使劲敲车窗叫你离开。剑桥有很多好好先生,主动把问路的外国人送回家。 剑桥有时保守得过分。纽约姆学院曾因招收女生,被愤怒的男生毁了铁门。1987年,麦琳学院决定招收女生时,不少男学生悲哀、义愤,举办了“抗议葬礼”。他们臂缠黑纱,抬着棺材游行,悼念学院正统时代的终结。 …………这本书蛮有兴味,有些内容可供借鉴,包括作者反复提示的一个常识:年轻人要放眼未来,又要慎重走好眼下的几步。话已经说得够絮叨了。谨用下面几行字呼应全书的主题,与作者和读者共勉: 别忘了你是谁? 你是朋友的朋友, 亲人的亲人, 你是祖国的儿子, 这是一切的根。 2004年10月20日于北京飞阿拉木图途中 温馨的回忆 ——为中国与肯尼亚建交45周年画册而写 2005年4月,我任外交部长期间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陪一位外国外长登上北京郊区陡峭的长城。来访的是肯尼亚共和国外长姆瓦奎雷。这次愉快攀登和我的肯尼亚情结息息相关。 我于1963年12月14日中肯建交半年后进入中国外交部,1970~1977年在驻肯使馆工作。 七年里,我的足迹几乎遍及肯全国各地,深深为当地保存良好的传统文化、多样的生态环境和迷人的风景所打动。从北方的图尔卡纳湖到南方的马加迪湖,从维多利亚湖畔的基苏木到印度洋之滨的马林迪,从肯尼亚山下的树顶旅馆到马赛马拉大地上的原始村寨……“天涯有故乡”的感觉一直伴随着我。 我拜肯尼亚人民为师,包括拜在使馆工作的肯尼亚司机和园丁为师,努力学习肯尼亚的历史和文化。原始人类的进化、反殖民统治的“茅茅”运动、肯尼亚的独立……都在我学习的课程之内。我常常温习肯尼亚“国父”肯雅塔提出的“团结互助”、“黑色美丽”等信念。他为有色人种的尊严不懈战斗,为全民族争取生存权、自由权。这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肯尼亚人,也感染了我这名来自中国的青年。七年间,我多次为肯雅塔以及先后接替他任总统的时任副总统莫伊和时任财长齐贝吉做翻译,近距离地感受了肯民族解放运动先驱者的高尚情怀。这期间,我从使馆职员被光荣地提拔为随员(最低一级外交官)。可以说,肯尼亚是把我培育成外交官的最后一个摇篮。无数美好记忆在我脑海掠过。有一次,我在内罗毕国际机场,急需为客人买点药,但带的钱不够,机场小卖部老板表示:“先拿药,钱以后再说。”有一次,我们的车子在野外抛锚,一群好心的年轻人帮我们推,使车子重新发动起来。有一次,我去独立大街文具店购物,一位店员发现我手臂上有在广东农场劳动时留下的汗斑,便热心告诉我用木瓜汁治汗斑的偏方。有一次,一位肯尼亚官员连夜驱车从内罗毕赶往纳库鲁,为了让来访的中国乒乓球队用上一张好球桌……不知有多少这样的“有一次”。我永远忘不了那些为追求知识而光脚走好几里地去上学的肯尼亚孩子,那些在克里乔茶园里日复一日采摘茶叶的工人,那些在基苏木田地里收割甘蔗的农民,那些在埃尔多雷特坎坷小道上刻苦训练的运动员,那三千多万善良、勤劳的肯尼亚男女老幼。 在蒙巴萨耶稣堡国家博物馆,我看到许多来自中国古代的瓷器。中国航海家郑和早在1405年就访问了肯尼亚沿海城市,郑和船队成员后裔的故事今天仍在拉穆群岛西尤村流传,歌咏着中肯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 还有一件事不能不提:1971年,肯尼亚与其他非洲国家一道,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758号决议通过后,肯尼亚大使为这一胜利欢呼雀跃。l993年,我出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后,更亲切地体会到这种支持的可贵。 在肯尼亚,我常利用假日和周末旅行和学习斯瓦希里语。我国现任驻肯大使曾半开玩笑地向我抱怨,他时常要工作到半夜。我笑答:这说明我们那时工作比你们效率高。其实,我能理解他所担当的重任。45年来,中肯关系越来越密切,互利合作内容越来越丰富,两国的外交官当然要加倍忙碌了。 肯尼亚前总统莫伊曾三次访华,现任总统齐贝吉已两次访华。我国家领导人多次访肯。去年,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派团访肯,肯议会外委会今年上半年对华回访。今年前9个月中肯双边贸易总额达9.06亿美元,同比增长32.4%,肯对华出口增长41.1%。2007年中国访肯游客人数达19000余人。这在十年前难以想象。在中国广州的街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肯商人。他们可以很方便地从广州或香港搭乘肯航空公司直航班机往来于两国和亚非两大洲之间。 中国人对肯尼亚的了解更多了。38年前,我动身赴肯时,一些好友以为肯或整个非洲大陆,就是干旱和炎热的代名词。 今天,这种印象早被抛到九霄云外。肯已成为中国新婚夫妇度蜜月最为浪漫的地方之一。肯咖啡是上海咖啡店里最受欢迎的选择。在北京地铁站中,纳库鲁湖火烈鸟起飞起时形成的红色云霞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马赛马拉动物大迁徙成为引人注目的海报画面。北京奥运会闭幕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一样,对马拉松冠军万吉鲁的家乡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肯尼亚民众对中国的兴趣不断上升。2006年,我陪同胡锦涛主席访肯,惊喜地听到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用中文齐唱中国民歌“茉莉花”;在肯遇见的许多肯尼亚朋友都能用“你好”打招呼。我念念不忘这些往事,是出于一个信念:过去、现在和将来,两国自然会有不同之处,但相同之处更多。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共同利益、共同立场,我们有着相似的历史、相连的命运和相依的未来。我们都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都爱和平、重友谊,都致力于让老百姓逐步过上更幸福的日子。从长江到塔纳河,从青海湖到纳瓦沙湖,从天津港到蒙巴萨港……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亲近,我们的合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为双方带来诸多实惠……在中肯建交45周年之际,温馨的回忆将激励我们继续携手前进。 2008年12月12日于澳门飞北京航班上 从“瓦屋”到日内瓦 ——《从未名到未名:李肇星感言录》自序 本来想把《从未名到未名》叫做从“瓦屋到日内瓦”。 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年,俺王家村还没有小学,我便到了姥姥村刚建的瓦屋初级小学。在号称瓦屋的草房教室里,我读的语文第一课只一个“羊”字,第二课则猛增为“大羊大,小羊小,大羊小羊山上跑”;二年级学的第一支歌就与国际形势有关:“天空出彩霞呀,帝国主义害了怕……”最幸福的事是戴上红领巾,我娘为此高兴地一次卖了两把(每把十个)鸡蛋。后来经王戈庄高级小学、胶南中学(现称胶南一中)、北京大学(以校园内形似问号的未名湖为标志)、北京外国语学院(现称北京外国语大学),十余次到过新中国开始大国外交的日内瓦。 碰巧,这本书里最早的一篇是1955年在瓦屋村写的,最新的一篇是2008年8月7日出席南方中心董事会后在自日内瓦飞返北京的班机上定稿的,仿佛命运正在冥冥中配合这本书在家乡青岛出版社问世。 横看竖看,用“从‘瓦屋’到日内瓦”作书名,似乎有欠周全。 首先,家乡对自己的养育从小学前就开始了。比如,刚咿呀学语,我就同小伙伴们跟着村里的八路军战士学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五岁就跟爷爷下地,帮着牵驴,学栽小树,学播种花生……瓦屋小学对我最亲近,但值得铭记的还有许多。 其次,工作后,在国外跑得最多的地方是非洲和美洲。到得最远的是拉丁美洲,最令我心动的是故乡所在的亚洲。 有趣的是,当学生时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当了外交官却常惊叹自己的幼稚。初出校门,干什么都对马到成功信心十足,上了点年纪才知道内事外事都不容易。正像莎士比亚所言:一个老人是第二次做婴儿。更有甚者,五十多年过去,十来岁时所梦想的显得更远了。终于发现,世间事物,已知的少,不知的多;有名的少,未名的多;涉猎的领域越广,其与未知领域的共同边界线就越长。名利无论多寡则全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人活着,表面上看有点像从未名到有名,实际上更像从未名到未名。就得一辈子有机会学习就好好学点有用的,有机会做事就实实在在做些好事,千万不能忽悠自己。 这本小书还是叫《从未名到未名》吧! 这里面杂七杂八,是我几十年来劳动之余的自我唠叨和同朋友的东扯西拉,是在未名湖畔得到博士学位的张昆生司长 谈学习 和丁孝文大使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戴兵公使衔参赞帮助收集的,我自己看了两遍,省去一些字。小车不倒只管推,走到哪儿说到哪儿,卖什么吆喝什么。这是正确的套话。一点与日俱深的感悟是:唯祖国与人民至上,和平与发展重要,亲情与真知无涯…… 2008年8月7日初稿于日内瓦至北京途中,8月23日修定于29届奥运会青岛奥帆中心。 在热闹中看门道 ——序丁孝文《在美国看热闹》 不久前听一位大师说,一个人落到老为别人写序的地步,就表明自己的想象力不行了,观察力不够了。这次为丁孝文《在美国看热闹》写序,倒是自觉自愿,而且自信能写出几句话。原因是我和他一样:爱看热闹。 孝文毕业于中国外交部所属的外交学院,是一位内向、好学的外交官。他家乡和我家乡都有个说法:“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儿。”翻一翻这本书我发现,我是看热闹的时候居多,而他在看热闹的同时常观察门道儿。他能从人们熟视无睹的许多事情中选出能给人以启迪的东西。 就说“名片”吧,谁没见过名片?听说某省有个乡镇企业厂长的名片就写得别致,它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写到省、县、乡,最后才落实到他的尊姓大名;有一位同志的名片在“副处长”职衔后加括号,注明“正处长长期不在”;一位“副局长”名片在括号内注明“享受正局级待遇”。听说在一些富裕地区,初中学生也有名片。但除多年以前有人以名片为素材演过小品外,很少见到有关名片的文章。孝文在美国待的时间不算长,见到的美国名片不会太多,却发现了美国人名片简单、明了,突出所在机构或企业形象等特点,值得玩味。 多数美国人通情达理,对中国友好,也有少数对中国有偏见的。孝文记下一段他与一位当过美国大使的老太太的对话,寥寥数笔刻画出美国少数搞政治的人的傲慢。 再说买东西。美国是购物天堂,在美国当顾客该是愉快的,可以被视为上帝。你买东西,售货员会提供微笑服务;不买东西,售货员照样笑脸相迎,甚至还会免费赠送一些小巧的礼品。孝文逛了几次商场之后便看出其中门道儿,发现对所有这些微笑和小礼品,顾客最终要付出代价。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免费的纪念品。 美国先进的东西不少。中国的东西能得到美国人称赞,本来是好事。中国有理由为自己悠久的历史和改革开放成果感到自豪。但少数人过分热衷于用外国人特别是美国人的一些说法来抬高自己,这实在大可不必。外国的说法,不管多么中听,如果要引用,最好稍稍考证一下。美国大兵人手一册《孙子兵法》参加海湾战争、西点军校高挂雷锋像,这些说法曾为许多人所津津乐道,孝文经核实,确认这不是事实。读读本书中《美国人的说法就那么重要》一篇,会受些启发。 美国可看的热闹很多。爱看热闹不是坏事,能看出一些门道儿就更好,关键是看完之后静下心来把自己的事做好。 2002年8月18日于北京民族饭店 穿越“浮名” ——记者眼中的李肇星 聂晓阳 离开外长这一耀眼的职位两年多了,但李肇星身上的“明星光环”似乎并未减弱。实际上,“浮名”恰恰是李肇星竭力远离的东西。老老实实说话,实实在在做事,是他内心最深处的信条。 平民情结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透露,他在政治逆境中曾怯懦过,生活拮据时曾刻意低头看地,渴望捡到一两枚别人丢下的硬币。大人物也有不大之处,正是这一点,令李肇星觉得更爱这位北大老师兼山东老乡了。 李肇星坦言自己年轻时也曾有过至今悔恨不已的事情。“中学时代,有一次娘提着饭菜来学校看我,但我不懂事,怕在同学面前丢面子,硬把她拒之门外。娘从来没有上过学,这是她唯一一次能跨进校门的机会……” 1995年6月18日清晨,八十多岁的母亲在老家山东胶南王戈庄去世。李肇星说:“在五十多岁上失去娘,和许多人相比,我也许是幸福的。在五十多岁上成为没有娘的孩子,痛苦更加刻骨铭心。” 有了中学时代的这件事,李肇星终生都把是农民的后代看作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他注重词源学,什么地名、人名都要问来历。他说,自己给唯一的儿子起名“禾禾”,就是为了让他记住自己是庄稼人的后代,终生热爱自己的故土。 1963年12月30日,李肇星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当时,许国璋教授作为他的入党介绍人,在发言中的第一句话就是:肇星同志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身上有很多农民兄弟的优点(另一位介绍人为周国存同学)…… 浓重的平民情结,使李肇星在考虑问题时总能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有一次他因为声带息肉住院,面对良好的医疗条件,他首先想起的是曾祖母看病的故事:他的曾祖母是一位农村妇女,92岁上还给家人缝补衣服,93岁第一次用药——是李肇星替她到离村子三里路只有一名赤脚医生的公社卫生所,花一角五分钱买的一瓶止咳糖浆。当时,曾祖母喝了后说:太甜了,太贵了,别再买了。 有一次,国内某大学研究所所长呼吁取消中医,还说指责他的人不科学。李肇星对此感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他说,在农村,一大半患病农民住不起医院,不少人只靠较便宜的中草药治病,“听起来吓人的学术研究,也应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否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在外长任内,李肇星当然有自己的专车。实际上,他的不少文章和公务,都是在汽车里完成的。但是,部长的专车在他看来只是一个交通工具。必要时,部长的腿也会“亲自”走路甚至骑自行车。他透露说,有一个周末临时加班,因为司机住得远,他就跟邻居的女儿借了辆自行车,骑了25分钟到外交部门口。 遗憾的是,他当时顺手把车锁在外交部围墙外的一块空地上,结果自行车被偷走了。为此,他特别留意到家门口张贴的公安机关的温馨提示:千万锁好车,严打偷盗自行车的犯罪行为。他说:“这样的标语在国际上太那个了,衷心希望这种标语以后再也不需要。” 作为部长级官员,他和老百姓一样有堵车等生活在大城市的日常烦恼。李肇星还透露说,有一次一位部长出席十七大时遇到堵车,那位部长怕迟到,就跳出车跑到会场,途中还摔了一跤。 大约45年前,李肇星大学毕业后在当时的北京外语学院翻译班进修。那段时期,中国正在经历经济困难,学生们吃饭都要凭饭票,有时候还吃不饱,但谁也不愿告诉外国老师。后来一位叫克鲁克的外国老师知道后,主动教他们“粮票”的地道翻译,而且安慰大家说:英国在二战后也曾供应短缺,人们要排长队领取食物。 那时候,同班同学大都家庭经济困难,有时碰到临时任务做翻译都要到外交部行政司借西装,但行政司无皮鞋可借。有一次,一位同学到人民大会堂做翻译,一身西装,打着领带,脚上却蹬着一双球鞋。有人议论:这种打扮不伦不类,但克鲁克却为自己的学生辩护说:好皮鞋不如好翻译。“我一直把他教给我的做人处世的话记在心上。”李肇星说。 平常心态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后,李肇星推迟了回国述职的行期,连续在美国最大的六家媒体介绍我国政府和人民的严正立场,近5000名美国朋友先后写信给他表示支持。面对各方的好评,他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写道:“在世界面前,我微不足道;和祖国加在一起,赢得了些许骄傲。” 美国一位女教授曾评价李肇星平易近人,在美国民众中很受欢迎,“天使能够飞翔,是因为她们把自己看得很轻”。李肇星听后颇受感动。他说,一个人最难的是平常心,在任何时候,都别以为自己是什么,有多么了不起。 据传,某部委有一次自我考评,不少干部都写上“有时有急躁情绪”的缺点,无伤大雅,甚至近似优点。李肇星说,他自己也曾不止一次这样填过表,直到后来当了外交部党委书记和部长后,“才不好意思这样应付自己了”。 在很多文件里都喜欢用“圆满成功”这样的话,李肇星说,除了礼仪场合的外交辞令外,他一直反感这种过头话。“有的司在内部工作总结上写什么圆满完成任务,访问圆满成功。不送来看也罢,印了也就印了,再修改浪费纸张和印刷工人的劳动,但是凡是让我审批的,则统统划掉‘圆满’二字。” 让李肇星比较反感的词还有“亲自”。“领导无论干什么,往往都要加上亲自、亲临,等等,这有挑拨领导和群众关系的嫌疑。”李肇星说,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某农民亲自听乡长报告、某士兵亲临战场打仗、某同学亲临食堂吃饭等话呢? 此外,充分、进一步、切实、丝毫、毫无、始终等词汇,在李肇星看来,都有为官样文章之虎作伥之嫌。“还有的人喜欢用排比句,不管内容是否需要,一口气堆砌三四个,有时候就显得矫情、可笑——简朴是高格调的美。”李肇星说。 做了近半个世纪的外交工作,李肇星却有点看不惯一些洋词汇,比如“拜拜”——尤其是在充斥报章的书面语言里。他说:“中文里不是没有再见一词,不必莫须有地出洋相。对外国文化的无知,才需要崇洋,也才会有勇气表演自己的崇洋。” 1986年,李肇星作为新闻官访问意大利,席间看到邻座一个大胖子,领带也没有扎,很洒脱,就向他问候并询问他的大名,对方很惊讶,原来那人就是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李肇星并没有因为没有认出这位大名人就感到难为情,他们真诚交谈,很快成了朋友。帕瓦罗蒂当时正好即将到北京演出,就提出要赠票给他,李肇星想到演出的时候他正好不在北京,就拒绝了。事后很多朋友都说他“傻”。 对于“傻”,李肇星有自己的理解。他说,当学生时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后来当了外交官却常常惊叹自己的幼稚。“一位很有些名气的外国记者曾告诉我:他第一次访华用了一个多月时间,觉得学了不少东西,回国后便写了本关于中国的书。 后来连续在中国住了两年,却不敢轻易下笔了。”对于母校,李肇星的评价是“北大是第一个把我从‘自以为是’迅速改变成能‘自以为非’的圣地”。 真话最难 一个周末,李肇星和同事一起进行羽毛球双打,对手是一位下属和他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大约是为了不让部长太丢面子,那位下属开始巧妙地喂球,假装频频失误。女儿发现后大怒,质问爸爸:你们外交官怎能这样打球?李肇星再三道歉,并作了深刻检查。 还有一次,李肇星下班后到一个老同事家,商量如何给他们合写的论文定稿。想到老同事有个可爱的小女儿,便顺路买了几个苹果。告别时,孩子的妈妈问孩子:叔叔送的苹果好吃吗?孩子说不好吃。大人们就引导孩子说:那么大的个儿,颜色又红,怎么会不好吃?孩子却仍然说:不甜。 大人继续劝道:看你都四岁了,这是叔叔送的苹果……孩子抢白说:四岁,苹果就好吃吗?叔叔的苹果就一定好吃吗?看到这一幕,李肇星说,他自己忽然觉得没有勇气正视孩子的眼睛。仅仅为了几个叔叔的苹果,就把说真话的孩子弄得如此狼狈。如果是爷爷的苹果,或者是更高级长官的苹果,那还得了? 李肇星和国际友人打了多年交道,在他看来,多交外国朋友的一个好处是:个别国内朋友会当面只给你说好听的,而外国朋友一般在谈我们的缺点时会更直截了当,甚至会稍加夸张。 “比如,有一次陪克林顿总统访沪,他曾私下告诉我:上海的礼宾接待比中国其他几个城市先进一二十年。我问:包括北京吗?克林顿笑着颔首。他可能指上海陪同人员少,菜单短,不劝酒,浪费少。”李肇星说。 李肇星也注意到,很多时候一个本来有些荣耀的事实被过度包装,反而显得廉价。他拿名片举例说,一位同志的名片在“副处长”职衔后加括号,注明“正处长长期不在”;一位副局长名片在括号内注明“享受正局级待遇”……而美国人的名片更加突出所在机构和企业,值得玩味。 作为外交部曾经最资深的发言人之一,李肇星说,世界上最难也最受欢迎的事之一,就是说真话,把真话说清楚,说准确。“不能埋怨记者的问题偏激或刁钻。记者有提问的自由,怎么答则是你的自由。说真话的自由空间太大了。” 有一次,美国记者问:听说你们国家进口的一架大型客机被装上了窃听器,你对此有何评论?李肇星压根没有听过这事,这时,他只能“说点尽人皆知的事实”:我们进口商品,是要付费的,我们未付款的东西,也不希望别国免费赠送。 一度社会上频繁关注官员开会打盹的问题。对此李肇星早有论述:开会打瞌睡的问题,也要实事求是。他说,他小时候上课,特别是听校长和教导主任作报告,就爱打瞌睡。“年轻人觉多,听一些冗长寡味的讲话,打打瞌睡值得体谅。讲课和作报告的人都应承担一定责任。另一方面,我的经验,实在太困,打几分钟瞌睡,醒来再听,恐怕比假装认真听效果要好。”“不管做什么,都有一个重实效还是重外表的问题。”他说。 谈到对自己的期望,李肇星说,他希望自己不是什么官儿,不是什么诗人,而“永远是母亲和祖国的孩子,老师和知识的学生,亲人和朋友的普通亲人、普通朋友”。 ……
《生命无序:李肇星的家国情怀》经过李肇星七审七改而成。 作为一名“铁嘴钢牙”的外交官,他见证、参与了中国与世界的种种风云变幻;作为一名激扬、豪放、热情的诗人,由他作词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歌曲正被众人传唱;作为一名父亲,他一次次嘱咐在美国读书的儿子要热爱故土,牢记自己的“根”…… 本书收录了李肇星为多位名人和名作所写的序言,同时也记录了作者在工作生活中的随想、杂感。作者的文笔真挚而质朴、平易而风趣,于平常小事中阐述深刻哲理。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