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质量与可靠性管理

方志耕 编 科学
出版时间:

2011-2  

出版社:

科学  

作者:

方志耕 编  

页数:

337  

字数:

44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质量管理水平是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反映,可靠性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本书从质量管理的实际工作出发,在全面论述质量与可靠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以质量管理标准和体系、设计质量管理、工序质量控制与统计控制、质量检验与抽样、质量改进和可靠性管理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质量与可靠性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本书内容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融合了国际、国内最新的质量相关标准内容,并针对实际工作汇总各个层面的需求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技巧。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工业工程、管理工程等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机电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作为企业生产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企业各级管理者的参考和自学用书。

书籍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质量与可靠性管理概述
 1.1 质量管理的演变
 1.2 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基本术语
 1.3 全面质量管理
 1.4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本章小结
 思考练习题
第2章 ISO9000标准及其质量认证
 2.1 ISO9000的产生与发展
 2.2 ISO9000标准概述
 2.3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1:2008
 2.4 质量审核与认证
 2.5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本章小结
 思考练习题
第3章 设计质量管理
第4章 工序质量管理与统计控制的原理与方法
第5章 质量检验与抽样方案设计
第6章 质量测量与改进
第7章 可靠性管理主要工程指标
第8章 不修系统的可靠性管理
第9章 可修系统的可靠性管理
第10章 系统的维修性管理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附录2 常用正交表
附录3 泊松分布接收概率(累积概率)表
附录4 标准正态分布表

章节摘录

  (5)可靠性工作应结合系统工程。为了实现产品的性能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安全性等目标,在资源方面可能发生矛盾。因此必须使用系统工程方法,恰当地反映各方面的要求,并有效地进行同步设计与系统综合,利用系统工程工具(如质量功能展开等)进行优化,进行性能、可靠性、进度、费用之间的综合权衡,得到效能和寿命周期费用最佳的方案并有效地转变为详细设计要求。  在综合权衡优化的过程中,应该把性能、可靠性、进度、费用看成同等重要的四项因素。  (6)可靠性工作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的方针。在产品的研制、生产、使用过程中,可靠性缺陷暴露愈晚,损失将愈大。因此可靠性工作要“早期投入”;要防止选择不适当或有缺陷的元器件、原材料;要采用成熟的技术,仅有性能鉴定的预研成果不能贸然引用(要转变预研的指导思想,不能只重视预研产品的性能,还要抓预研产品的可靠性,不仅抓预研的可靠性,还要抓可靠性预研);要采用成熟的工艺,应对工艺过程的工序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如使用定量的工序能力控制),不能简单地满足产品的公差范围,还要以产品的关键特性为目标使其变异最小;将预防、发现和纠正可靠性设计方面的缺陷作为工作重点,采用行之有效的可靠性设计分析、试验技术,以保证和提高产品的固有可靠性。  (7)要进行稳健性设计(robustdesign),亦即使产品的质量特性在寿命周期内所可能经历的环境条件下不敏感(如容差设计等),并且在不利的条件下易于维修。  (8)控制关键件及关键功能的可靠性,尤其是那些对人身安全、任务安全、环境保护与预防系统的损坏或破坏有重大关系的关键件及关键功能。这里,不仅指硬件及硬件功能,也指软件、人的因素的影响。  (9)加强可靠性工作的监督与控制。在设计评审中,可靠性评审应有突出地位或独立评审。评审结论是转阶段决策的重要依据。  (10)必须加强外购器件的可靠性管理,按规定要求对供应单位的可靠性工作进行监督与控制,对外购器件进行严格验收。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质量与可靠性管理 PDF格式下载



可靠性技术和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好产品的可靠性工作决定了产品的质量。


考质量工程师应该看看


挺全面,还不错


对专业人员有帮助,可以作为案头备用参考之书。


作为理论学习方面,还是不错的。也可以作为参考。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