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012考研中医综合240分之路

刘钫,魏保生 编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刘钫,魏保生 编  

页数:

552  

内容概要

  《2012考研中医综合240分之路:实战规律篇》是系列丛书之实战规律篇,其上篇把历年(1990~2011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真题分科、分章节归类,提出了应对中医综合考试的64种题型,使得考生掌握出题的规律;中篇把历年(1990-2011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真题分科、分章节进行详细的解释;下篇包括10套“重组”的模拟题,是以历年真题为基础,按照大纲的要求重新组合使考生能通过对真题的反复接触而触类旁通;提高应试能力。  《2012考研中医综合240分之路:实战规律篇》适合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中医综合考试人员和中医院校本科学生考试使用,也可以作为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专业技术资格(职称)考试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上篇 中医综合考试规律——64种题型及解题技巧第1章 中医综合考试规律——64种题型(3)第2章 中医综合考试规律——64种题型解题技巧中篇 历年(1990~2011年)真题分科答案与精解第1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第1章 绪论第2章 阴阳五行第3章 脏象第4章 气血津液第5章 经络第6章 病因第7章 病机第8章 防治原则第2部分 中医诊断学第1章 绪论第2章 望诊第3章 闻诊第4章 问诊第5章 切诊第6章 八纲辨证第7章 病因辨证第8章 气血津液辨证第9章 脏腑辨证第10章 其他辨证方法第3部分 中药学第1章 总论第2章 解表药第3章 清热药第4章 泻下药第5章 祛风湿药第6章 化湿药第7章 利水渗湿药第8章 温里药第9章 理气药第10章 消食药第11章 驱虫药第12章 止血药第13章 活血化瘀药第14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第15章 安神药第16章 平肝息风药第17章 开窍药第18章 补益药第19章 收涩药第20章 涌吐药第21章 攻毒杀虫止痒药第22章 拔毒化腐生肌药第4部分 方剂学第1章 总论第2章 解表剂第3章 泻下剂第4章 和解剂第5章 清热剂第6章 祛暑剂第7章 温里剂第8章 表里双解剂第9章 补益剂第10章 安神剂第11章 开窍剂第12章 固涩剂第13章 理气剂第14章 理血剂第15章 治风剂第16章 治燥剂第17章 祛湿剂第18章 祛痰剂第19章 消导化积剂第20章 驱虫剂第21章 其他第5部分 中医内科学第1章 感冒第2章 咳嗽第3章 肺痿第4章 肺痈第5章 哮证第6章 喘证第7章 肺胀第8章 肺痨第9章 痰饮第10章 自汗、盗汗第11章 血证第12章 心悸第13章 胸痹心痛第14章 不寐第15章 厥证第16章 郁证第17章 癫狂第18章 癎证第19章 胃痛第20章 噎膈第21章 呕吐第22章 呃逆第23章 泄泻第24章 痢疾第25章 霍乱第26章 腹痛第27章 便秘第28章 虫证第29章 胁痛第30章 黄疸第31章 积聚第32章 臌胀第33章 头痛第34章 眩晕第35章 中风第36章 痉证第37章 瘿病第38章 疟疾第39章 水肿第40章 淋证第41章 癃闭第42章 腰痛第43章 消渴第44章 遗精第45章 耳鸣、耳聋第46章 痹证第47章 痿证第48章 内伤发热第49章 虚劳第50章 痴呆第6部分 针灸学第1章 腧穴总论第2章 十二经腧穴的主治概要第3章 常用经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第4章 常用奇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第5章 刺灸法第6章 针灸治疗总论第7章 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第8章 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第9章 皮外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第10章 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第11章 急症的针灸治疗下篇 考前:中刺:10套真题“重组”全真模拟题及答案(一)“重组”全真模拟题真题“重组”全真模拟题(一)真题“重组”全真模拟题(二)真题“重组”全真模拟题(三)真题“重组”全真模拟题(四)真题“重组”全真模拟题(五)真题“重组”全真模拟题(六)真题“重组”全真模拟题(七)真题“重组”全真模拟题(八)真题“重组”全真模拟题(九)真题“重组”全真模拟题(十)(二)“重组”全真模拟题精解真题“重组”全真模拟题(一)答案与精解真题“重组”全真模拟题(二)答案与精解真题“重组”全真模拟题(三)答案与精解真题“重组”全真模拟题(四)答案与精解真题“重组”全真模拟题(五)答案与精解真题“重组”全真模拟题(六)答案与精解真题“重组”全真模拟题(七)答案与精解真题“重组”全真模拟题(八)答案与精解真题“重组”全真模拟题(九)答案与精解真题“重组”全真模拟题(十)答案与精解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128.答案:C。鳖甲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作用,善治热病伤阴、虚风内动、阴虚发热、久疟、癥瘕、经闭等证。牡蛎有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的作用。129.答案:B。130.答案:C。痢下赤白脓血、虚坐努责、舌红绛少苔、脉细数的特点,可诊断为阴虚痢,是因素体阴虚,感邪而病痢,或痢久不愈,湿热伤阴而导致,故应养阴清肠来治疗。根据题中所述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的特点,可诊断为休息痢,苔腻不化,脉虚数,乃湿热未尽正气虚弱之征。故应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来治疗。而备选答案中,清热凉血解毒多用于治疗疫毒痢;温化寒湿多用于治疗寒湿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肠多用于治疗虚寒痢,由本例舌淡苔腻、脉虚数可知湿热流连不去,故皆不宜选用。131.答案:ABC。舌为心之外候,是心开窍于舌的意思,不能作为心开窍于舌的机理,因果混淆。132.答案:ABCD。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着水液的代谢;肾主水液,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主司着水液的运行与排泄;脾主运化,运化水液,在水液的转输布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腠理的开合,调节着汗液的排泄。133.答案:ABC。元气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脏腑组织,激发脏腑组织的活动。固摄津液以防流失是气的固摄作用。134.答案:ABC。亡阳是阳气突然大量丢失引起生命垂危的病理变化。形成亡阳病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有过用汗法或汗出过多,邪盛正衰,正不敌邪和虚阳外越。寒湿之邪伤阳、湿浊之邪外袭一般不导致阳气亡失。135.答案:ABC。136.答案:ABCD。肺气不足,卫气虚弱,则腠理不密。肺气不足,宣发肃降失常,则水道不通,津液输布代谢失常。肺气不足,日久及肾,可引起肾不纳气。肺气不足,子病犯母,可引起脾失健运。137.答案:ABCD。阴阳偏衰,是指阴或阳的某一方虚损不足的病证,包括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等病证,即应采用"补其不足"的方法治之。虚则补之为其总的治疗原则,不管阴虚或阳虚,最终均是导致肾阴亏耗或肾阳虚损,故"壮水之主"以补肾阴;"益火之源"以补肾阳,则是根本大法,而且无论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最终则是导致阴阳两虚,即应虚则补之,宜用阴阳双补。由于阴阳是互根互用的,故在补阴或补阳的方药中还应配用少量补阳药或补阴药,即"阳中求阴"或"阴中求阳",以达"阴阳相济之妙用"。138.答案:BCD。高热伤津,筋脉失养,或痰浊阻络,气血不畅,筋脉失于濡养而致舌体失其灵活柔和,出现强硬舌。139.答案:ABC。角弓反张为痉病表现。140.答案:BD。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为阴虚或燥邪伤阴之象。咳嗽少痰,痰黏不易咯出,痰中带血是肺津(肺阴)不足,肺失清肃的表现。141.答案:CD。若脾虚失运或中阳不化水湿,水湿停留肌表则肢体浮肿;气短乏力为气虚表现。脾气虚证主要表现为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和气虚病证;脾阳虚证以脾气虚证和寒象表现为主。142.答案:AB。大肠经和小肠经之脉都经过肩部。143.答案:ABD。血分证是指温热病邪深入血分,热盛动血、耗阴、动风所表现的证候,也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最为深重的极期阶段。具体可有热盛动血、热盛动风、热伤阴血、虚风内动等多种证候类型,其病变涉及心、肝、肾三脏。144.答案:D。冒湿其性轻,多伤人之上部,有首如裹、遍体不舒、四肢懈怠、脉来濡弱等表现。多得之于云瘴山岚,或天阴淫雨,晴后湿蒸。145.答案:ABC。少阴经属心肾,为水火之脏。由于人体阴阳有偏盛偏衰的不同,故临床上有寒化证和热化证之分。少阴寒化证,为心肾阳气虚衰,病邪人内从阴,阴寒独盛所表现的全身性虚寒证候。其主要表现为"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脉微欲绝、甚则身热反不恶寒、面赤等"。其中"身热反不恶寒、面赤",为阴寒盛极,格阳于外,虚阳外浮所致,并非真热。而"脉细数"为阴虚有热的表现,多见于"少阴热化证"。


编辑推荐

《2012考研中医综合240分之路:实战规律篇》编辑推荐:门诊病房忙不停,谁怜考研熬夜灯,抛却怨言真英雄,忍得寂寞铸良医,一搜二记三苦练,梦想成真一片天。专注的精神:8年打造;验证的品牌:累计销量18万册;实效的战绩:覆盖率90%,命中率60%;独特的模式:“两点三步法”引导医学应考潮流;实惠的选择:博客增值服务。64种题型及解题技巧:首次揭开了中医综合出题和命题的64种规律,并提供了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使读者傲到知己知彼,举一反一三。“重组”10套模拟:是以历年真题为基础,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的新组合,使考生太难通过对真题的反复接触而触类旁通,提高应试能力。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2012考研中医综合240分之路 PDF格式下载



里面有些内里有错,如果要求不高的话可以考虑考虑,如果要考高分的同学还是尽量买别的参考书


综合练习 强化记忆 不错


书本质量不错,内容也不错,就是有些同样的题目在不同的试题里答案不一样,不知道究竟哪个对。


刚刚收到具体内容还没看,应该不错吧


书还不错 是中医考研不错的参考书 同学推荐的


此书质量很好。发货快捷!感谢!感谢!


资料不错,值得推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