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方案案例(第2辑)

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 编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2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 编  

页数:

33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方案案例.第2辑》收录了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近年来完成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设计方案6个,类别包括寺院、衙署以及近现代建筑。每个案例均包括勘察报告及维修方案设计说明、实测图和维修设计图、实物照片3个部分,图文并茂,资料翔实。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方案案例.第2辑》适合从事文物保护、建筑历史、古建园林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中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序言
四川剑阁觉苑寺勘测报告暨保护设计方案
河南温县慈胜寺勘察报告暨维修设计方案
河南登封会善寺保护工程勘察报告暨设计方案
河南汤阴岳飞庙保护工程勘察报告暨保护设计方案
河南南阳知府衙门勘察报告暨保护设计方案
江苏镇江原英国领事馆旧址维修工程勘察暨维修加固设计方案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大雄宝殿梁架采用“减柱造”及覆盆式素面柱础,是宋元时期建筑风格的遗风;建筑中存在的与古建筑规制有别的独特的柱侧脚做法,为我们认识古人的设计理念提供了绝好的教材。觉苑寺古建筑群集中体现了明、清及民国时代的地方建筑规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以上均是研究中国古建筑发展使的珍贵史料载体。1.藏经楼藏经楼始建于清代,清末毁,民国期间重修,其平面布局明、次间尺寸一样,明间减柱,增大了室内空间。另西次间西缝梁架整体向北偏移70mm。明间使用抬梁式,次间、梢间使用穿斗式,无叉手或驼峰,结构形式简单。柱础均为素面方石块。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该建筑注重实用,结构形式简单,但施工粗糙,反映了民国时期时局的动荡和经济力量的薄弱。同时也说明因道路运输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水陆运输,使当地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施工技术水平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该建筑所反映的这些信息恰恰是其价值所在。2.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始建于唐代,元末毁。明代重建,虽然后代均有修缮,但无论是结构处理方式还是建筑构件均保留了早期和当时的地方特点,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该殿平面布局采用减柱造,明间减去二根前金柱,扩大了使用空间。柱子有侧脚,柱础为覆盆式,前后双步梁上用驼峰与檩交结,硕大的地袱,这些做法均为宋、元时期建筑做法的遗风。另五架梁、三架梁托瓜柱承檩,无叉手,大梁和枋子的高宽比例接近于5:4,柱子有侧脚而无生起,这些构造特点为清时的建筑特征。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该殿处于元、清朝之间,建筑布局、构架形式和构件的演变是研究地方古建筑发展史的一个例证。


编辑推荐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方案案例(第2辑)》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方案案例(第2辑)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