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系统
2011-6
科学出版社
徐庆华
157
由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主编的《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系统——<
生物多样性公约>回顾与展望》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简称《公约》)
的由来,《公约》文本的谈判历程和《公约》的主要内容,总结了历次缔约方大会的主要成果和各方在焦点问题上的立场,深入剖析了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资金机制、战略计划、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生物燃料、外来入侵物种等重点谈判议题的发展脉络和各方主要分歧,记录了中国在《公约》谈判、履约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为今后谈判和履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和经验。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系统——<生物多样性公约>回顾与展望》可作为高校和科研院所专业人员、政府相关部门决策者和管理人员,以及公众了解该《公约》的参考资料。
前言
第一章 《生物多样性公约》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二、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酝酿
一、《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
二、生物多样性专家特设工作组会议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诞生
一、生物多样性法律和技术专家特设工作组会议
二、《生物多样性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
三、《生物多样性公约》文本的通过和生效
第二章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原则和主要条款
一、目标
二、原则
三、主要条款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组织形式
一、缔约方大会
二、秘书处
三、科学、技术和工艺咨询附属机构
四、工作组和技术专家组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实施机制
一、战略计划
二、工作方案、指南和工具
三、国家战略与行动计划
四、国家报告
五、国际合作
六、信息交换机制
七、资金机制
第三章 缔约方大会
第一节 缔约方大会第一次会议
一、会议概况
二、会议焦点议题
三、部长级会议
第二节 缔约方大会第二次会议
一、会议概况
二、会议焦点议题
三、部长级会议
第三节 缔约方大会第三次会议
一、会议概况
二、会议焦点议题
三、部长级会议
第四节 缔约方大会第四次会议
一、会议概况
二、会议焦点议题
三、部长级会议
第五节 缔约方大会第五次会议
一、会议概况
二、会议焦点议题
三、部长级会议
第六节 缔约方大会第六次会议
一、会议概况
二、会议焦点议题
三、部长级会议
第七节 缔约方大会第七次会议
一、会议概况
二、会议焦点议题
三、部长级会议
第八节 缔约方大会第八次会议
一、会议概况
二、会议焦点议题
三、部长级会议
第九节 缔约方大会第九次会议
一、会议概况
二、会议焦点议题
三、部长级会议
第十节 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
一、会议概况
二、会议焦点议题
三、部长级会议
第四章 《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的重点议题
第一节 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
一、背景
二、议题发展脉络
三、各方主要观点
四、前景展望
第二节 资金机制
一、议题发展脉络
二、各方主要观点
三、前景展望
第三节 战略计划
一、背景
二、议题发展脉络
三、各方对2010年后战略计划和目标的观点
四、前景展望
第四节 保护区
一、背景
二、议题发展脉络
三、各方主要观点
四、前景展望
第五节 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
一、背景
二、议题发展脉络
三、焦点问题和各方主要观点
四、前景展望
第六节 生物燃料
一、背景
二、议题发展脉络
三、各方主要观点
四、前景展望
第七节 外来入侵物种
一、背景
二、议题发展脉络
三、各方主要观点
四、前景展望
第八节 转基因生物安全
一、背景
二、议题发展脉络
第五章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情况
一、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概况
二、《公约》的签署和履行
三、主要履约行动
四、履约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文文本)
附录二 《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及公正、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参考译本)
附录三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名单
附录四 《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事记
附录五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决定(VI/26):《生物多样性公约》战略计划
附录六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决定(X/2):《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2011—2020年)和“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
一、背景 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很多外来物种对人类的经济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一些作物或家养动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对世界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一些外来物种演变成了有害生物,对经济、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明显的损害或不利影响。外来人侵物种是指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的损害或不利影响的外来物种。外来人侵物种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全球范围来讲,外来入侵物种对本地物种造成有害影响的程度仅次于生境破坏;在一些国家,外来人侵物种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最严重威胁,如岛屿国家。外来入侵物种还通过与本地物种发生杂交而造成基因污染。 《公约》对外来人侵物种的规定见于第8条(h)款,要求缔约方应“防止引进、控制或消除那些威胁到生态系统、生境或物种的外来物种”。由于外来入侵物种能够危害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在《公约》中外来人侵物种是一个跨专题的议题,涉及了《公约》许多专题方案。二、议题发展脉络 《公约》科咨附属机构第一次会议首次审议了外来物种问题,在涉及保护和持续利用海洋与海岸生物多样性的建议中,包括了外来物种。自缔约方大会第二次会议起,缔约方大会历次会议都讨论了外来入侵物种问题,并对此作出了相关决定。《公约》对外来人侵物种的讨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外来入侵物种的议题从无到有,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从仅为海洋和海岸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一项内容发展为涉及几乎所有生态系统、跨专题的议题,此后缔约方大会专门为外来入侵物种做出决定。 第二阶段,缔约方大会致力制订一项指导原则,缔约方大会第五次会议出台了暂行指导原则,第六次会议通过了正式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为《公约》防治外来人侵物种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阶段,在制订了指导原则后,重点是与有关国际公约和组织的协调,解决国际管制框架的空缺和不一致。尽管外来入侵物种是一个新的术语,但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很多国际公约和组织都与外来人侵物种有关,《公约》致力于将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关切纳入到这些管理框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