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人才与发展

白春礼 主编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白春礼 主编  

页数:

22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白春礼主编的《人才与发展—国立科研机构比较研究》概要分析了主要科技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宏观科技人才战略和政策,从战略定位、人才规划、人才环境、人才资源、人才流动等多视角比较分析了国际一流国立科研机构的人才与发展,并以不同学科领域的国内外一流研究所为案例进行了对比分析;就国家和国立科研机构的科技人才战略与政策、科技与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人才与发展—国立科研机构比较研究》可供科研与人才资源管理和研究的管理人员、研究人员以及高校师生等参阅。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篇 主要国家人才战略与政策概览
 第一章 主要发达国家人才战略与政策概览
  一、美国
  二、日本
  三、英国
  四、德国
  五、法国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人才战略与政策慨览
  一、俄罗斯
  二、韩国
  三、印度
  四、巴西
  参考文献
第二篇 国际一流国立科研机构比较
 第三章 战略定位比较
  一、国际一流国立科研机构及其战略定位
  二、战略定位的特点与作用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人才规划比较
  一、德国马普学会
  二、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
  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四、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五、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六、英国研究理事会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人才环境比较
  一、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
  二、管理运行机制
  三、创新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人才资源比较
  一、人员总体规模相对稳定
  二、研究人员和支撑人员保持合理比例
  三、高级职称科研人员比例相对稳定
  四、年龄结构变化不一
  五、普遍重视发挥女性员工的作用
  六、高学位员工比例呈不断增加趋势
  七、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调整和新建研究单元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人才流动比较
  一、主要国立科研机构的人才流动
  二、人才流动机制分析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人才引进与培养
  一、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使用
  二、中青年人才的吸引与培养
  参考文献
 第九章 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
  一、机构考核评估
  二、人才考核评价
  三、人才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第三篇 国内外一流研究比较
 第十章 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比较分析
  一、引言
  二、基本特征与定位和使命
  三、人才资源对比
  四、多学科人才引进和创新团队建设
  五、分析与建议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马普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比较分析
  一、发展概况与定位
  二、人才资源比较
  三、高层次人才流动
  四、分析与建议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马普学会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比较分析
  一、发展概况与比较
  二、人才资源比较
  三、人员管理及考核评价机制
  四、分析与建议
 第十三章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比较分析
  一、引言
  二、选取国际一流海洋研究标杆机构
  三、IOCAS与WHOI的综合比较
  四、人才资源比较
  五、分析与建议
 第十四章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比较分析
  一、引言
  二、基本特征比较
  三、人才资源比较
  四、人才流动和管理机制
  五、分析与建议
  参考文献
第四篇 启示与思考
 第十五章 我国的人才战略与政策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
  二、20世纪80年代
  三、20世纪90年代
  四、21世纪以来
  五、思考:国家人才战略与政策见证国家崛起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我国国立科研机构的人才发展——以中闽科学院为例
  一、围绕知识创新,调整发展定位和目标
  二、围绕定位与目标,创新人才政策和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若于启示与思考
  一、关于国家人才战略与政策
  二、关于科技与人才管理体制机制
  三、关于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四、关于建设国际一流研究所
  五、关于引进和培养一流人才
  六、关于激发创新活力的科研文化和环境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篇 主要国家人才战略与政策概览人才资源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直接决定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及科技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政府不断推出新的人才战略和人才政策,纷纷加大对科技和人才开发的投入,国际高层次人才竞争和人才全球性流动日益加剧,人才战略和人才政策创新成为充分挖掘和用好人才资源的关键。曾经是世界科学中心的欧洲,仍然保持着科技领先的位置。英国是世界科技发达国家之一,具有优秀的科学文化传统,在现代世界科学规范的创立和科技人才的培养方面居领先地位。20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不断调整科技政策,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提出了以创新为核心的新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2002年开始实施专门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高技术移民计划》等人才发展政策,以应对全球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的挑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后,德国优秀科技人才一度严重外流,但经过几十年特别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合并以来的努力,德国重新崛起,再次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强国,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成功的人才战略和政策。法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定了一系列科技人才政策以努力保持其科技强国地位,2007年修改《移民法》并设立国家级海外人员归国奖励基金,2009年开始进行四年一周期的创新战略制定并加大研究经费投入以迎接未来竞争的挑战。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中心和科技中心的美国,其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得益于拥有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创新人才队伍。20世纪美国的迅速崛起,源于其国家利益至上的人才政策和人尽其才的文化与制度环境,像磁石般吸引和聚集了来自全球的大批顶尖人才。进入21世纪,面对不断加剧的全球科技人才竞争形势,为巩固其科技人才资源优势,美国不断推出涉及国家未来科技人才发展的战略规划和人才政策。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总统签署《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案》,期待通过管理和发掘科学与技术创新的力量和潜能来重振美国经济。自然资源匮乏的日本多年占据着世界经济规模第二的位置,这得益于对科技和人才的重视。“二战”后日本实行科学技术改革,强力推动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1980年,日本政府提出并实施“技术立国”,1996年进而提出“科学技术创新立国”,2002年制定《240万科技人才开发综合推进计划》、《21世纪卓越研究基地计划》和《科学技术人才综合培养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发展计划,要在21世纪前50年培养出3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至2010年已有18人获得诺贝尔奖。在新兴经济体国家中,俄罗斯曾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1996年以来出台《科学和国家科技政策法》等一系列促进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为俄罗斯未来科技发展及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支持。韩国科技和经济的跨越发展同样得益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科技法规、科技规划和人才政策,如《科学技术促进法》、《技术开发促进法》、《技术评估法》、《科学家教育法》、《科学技术政策宣言》、《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国家战略领域人才培养综合计划》等。印度总理科学顾问委员会2010年发布《使印度成为全球科学领袖》的报告,明确提出要使印度成为一个知识型社会及科学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大力推进印度的科学发展,完善科技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卓越中心,培育创新文化,加大研究和开发投资。巴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系统制定其国家人才规划与政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启动了一系列国家科技发展计划,加大对科技人才资源的投入,提高和完善面向高级科研人才的待遇和人才移民制度。


编辑推荐

白春礼主编的《人才与发展—国立科研机构比较研究》主要从国家人才战略、国际一流国立科研机构的人才策略和举措、不同学科领域研究所的人才资源这三个层次,重点从人才战略、科研环境、人才结构和人才流动几个角度,以丰富的资料和客观的数据进行研究机构人才问题的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建设一流科研机构、培育和吸引一流人才提供有益借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人才与发展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很有学术参考价值,搜集了很多珍贵资料,但还有他一些国家如以色列的资料没有纳入范围,有些遗憾。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