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

柳卸林,陈傲 主编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柳卸林,陈傲 主编  

页数:

380  

内容概要

  本书是以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主题的综合性、连续性的年度研究报告。以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为指导,通过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多年形成的评价方法,利用大量的研究统计数据,本报告权威、综合、动态地给出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创新能力排名和各项创新能力分析,为地方政府了解本地区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本报告在历年报告的基础上,推出了区域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题报告。报告以太阳能光伏和风电两个新兴产业为例,从国内外市场、技术引进与自主学习创新、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角色、不同企业主体的作用四个维度分析了两个新兴产业的形成和集群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未来如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报告可供各级领导干部,相关决策部门、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的师生参考。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篇 2011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第一章 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
1.1 综合指标排名
1.2 实力指标排名
1.3 效率指标排名
1.4 潜力指标排名
1.5 其他重要指标排名
第二章 决定创新能力强弱的因素分析
2.1 领先地区
2.2 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和教育水平的关系
2.3 科技投入金额及投入强度
2.4 政府研发投入使用结构
2.5 从专利申请受理情况看创新能力分布
第三章 排名变化幅度较大的地区
第二篇 区域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太阳能光伏和风电产业为例
第四章区域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框架
4.1 创新地理学与区域创新体系
4.2 演化理论与产业创新系统
4.3 产业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系
4.4 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本报告产业选择
4.5 全球知识流动、区域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
4.6 本报告研究问题及分析框架
第五章 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国内外市场牵引
5.1 太阳能光伏与风电产业全球市场发展状况
5.2 太阳能光伏与风电国内市场发展现状
5.3 结语
第六章 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企业:新兴企业与在位企业
6.1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主导企业特征
6.2 风电产业的主导企业特征
6.3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形成与区域分布
6.4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配套对制造设备业的带动作用
6.5 风电产业链的形成与区域分布
6.6 结语
第七章 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来源:本地化学习与全球知识流动
7.1 本土企业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起点
7.2 新兴产业本土企业的技术能力成长:基于中国专利数据
7.3 全球化条件下海归人才与企业家地缘性因素的作用
7.4 结语
第八章 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作用:地方与中央互动
8.1 地方政府在扶植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中的作用
8.2 中央政府对新兴产业的支持政策
8.3 地方政府对新兴产业发展后续跟进
8.4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互动协调共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8.5 结语
第九章 新兴产业形成与产业集群:成就与挑战
9.1 新兴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
9.2 新兴产业链形成与空间集聚的模式
9.3 太阳能光伏与风电产业面临的挑战
9.4 结语
……
第三篇 区域创新能力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
第四篇 附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1.1 综合指标排名2011年报告仍然延续过去的指标体系,将综合指标分解为实力、效率和潜力三个专项指标。每一个专项指标分别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简称企业创新)、技术创新环境与管理(简称创新环境)、创新的经济效益(简称创新绩效)五个方面进行测度。为了保证研究的可检验性,报告的数据均来源于公开出版的统计年鉴和政府报告,主要包括相关年度《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报告》等。2011年报告将各类数据按照指标体系进行分解和计算,最终得到2011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效用值(图1-1)。与2010年相比,2011年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的总体格局略有变动,但是前7位地区的排名仍十分稳定,与2010年相比没有任何变化,依次是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和天津市。辽宁省由2010年的第12位上升到第8位,主要原因是创新绩效排名大幅度提升,由2010年的第24位上升到第9位。四川省的综合排名与2010年没有变化,依旧是第9位,但是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分别比2010年有明显下降;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和创新环境均比2010年有所上升。重庆市的综合排名也与2010年相同,为第10位,但是创新环境比2010年下降幅度较大;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和创新绩效分别比2010年上升了4位、4位、1位和5位,至第12位、第7位、第8位和第13位。在各具特色、多样发展的同时,这些创新能力领先的地区普遍具有相对落后地区所不具备的创新要素:经济和科技的基础好,教育水平较高;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经济比较开放,吸引外资较多;创业精神较高;产学研合作水平较高等。各创新要素通过适合当地特点的学习和创新机制,相互促进和加强,共同造就了这些地区较强的创新能力。江苏省在2011年保持了第1名的位置,依旧是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与2010年相比不同的是,其创新环境的排名由2010年的第2位上升到第1位。在排名前7位的地区中,分项排名变动较大的有北京市的创新环境和山东省的知识获取。其中,北京市的创新环境排名由2010年的第6位上升到第3位;山东省的知识获取排名由2010年的第12位上升到第9位。在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中,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和上海市各具特点。江苏省和上海市凭借卓越的商业氛围、企业创新环境和长江三角洲经济体的联动,巩固了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成为全国最富有创新力的地区。江苏省在2009~2011连续三年保持首位更加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点。广东省经济发展速度快,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具备宽松的创业环境,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创新绩效。北京市的优势在于丰富的科技资源带来的知识创造能力,以及大量的科技中小企业和良好的创业环境。其他地区的排名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贵州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江西省和辽宁省分别上升了5位、5位、5位、4位和4位,是排名上升最多的地区;山西省、湖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海南省则是排名下降较多的地区。不过,在综合效用值上,排名比较靠后的地区之间差距较小,效用值上较小的变化,会引起排名上较大幅度的变化(表1-1和表1-2)。从表1-1中可以看出,2011年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的新现象是:东北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省的创新能力较上年都有较大的提升。与此相对的是,中部地区除了江西省和陕西省创新能力排名有所上升外,山西省、湖北省、安徽省、河南省的创新能力排名都较上年有明显下降。西部地区则呈现无规则的上升与下降,有些地区上升较快,如贵州省、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些地区则下降较快,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本报告采用各地区创新能力的综合效用值、综合实力效用值、综合效率效用值和综合潜力效用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和广东省属于创新能力超强的第一类,北京市和上海市属于创新能力强的第二类,浙江省和山东省属于创新能力较强的第三类,福建省、吉林省和河北省均由2010年的第五类上升到2011年的第四类,而其他第四类和第五类地区与2010年相比没有任何变化(表1-3)。1.2 实力指标排名在本报告中,我们仍然将区域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的实力、效率与潜力。我们认为,实力是指一个地区拥有的创新资源,如绝对的科技投入水平、科研人员规模、创新的产出水平、专利的数量、新产品的数量等。效率是指一个地区单位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如单位科技人员和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产生的论文或专利数量。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发展的速度,即与上年相比的增长率水平。尽管如此,创新实力强的地区,再产生较快速度的增长是有困难的。因此,实力强的地区与潜力大的地区不一定一致。通过将总的指标体系分为结构上三个不同的板块,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和动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报告中,我们将指标体系分为实力指标、效率指标和潜力指标三类。2011年这三类指标的排名见表1-4。从表1-2和表1-4中可以看出,在综合实力指标排名中,广东省居第1位;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分别列第2位、第3位和第4位,说明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在创新实力方面具备雄厚的领先优势;大部分地区的知识创造实力、知识获取实力、企业创新实力、创新环境实力和创新绩效实力的排名与其综合实力的排名一致。在综合实力排名前10位的地区中,河南省的知识获取实力落后于其综合实力排名;在综合实力排名后10位的地区中,西藏自治区的创新绩效实力、海南省的创新绩效实力和青海省的知识获取实力排名领先于其综合实力排名。在知识创造实力方面,北京市居第1位,广东省和江苏省分别居第2位和第3位;北京市(第1位)和陕西省(第7位)的排名领先于其综合实力的排名(第6位和第16位);其他地区的知识创造实力排名与其综合实力的排名大体相当。在知识获取实力方面,江苏省居第1位,广东省和上海市分别为第2位和第3位;青海省的排名(第12位)领先于其综合实力的排名(第28位);河南省(第15位)和安徽省(第20位)的排名落后于其综合实力的排名(第9位)和(第14位);其他地区知识获取实力的排名与其综合实力的排名大体相当。在企业创新实力方面,江苏省居第1位,广东省和浙江省分别为第2位和第3位;各地区企业创新实力的排名与其综合实力的排名大体相当。在创新环境实力方面,广东省居第1位,江苏省和山东省分别为第2位和第3位;天津市的排名(第22位)落后于其综合实力的排名(第13位);其他地区创新环境实力的排名与其综合实力的排名大体相当。在创新绩效实力方面,广东省居第1位,江苏省和山东省分别为第2位和第3位;江西省(第12位)、海南省(第19位)和西藏自治区(第20位)的排名领先于其综合实力的排名(第20位、第29位和第30位);山西省的排名(第29位)落后于其综合实力的排名(第21位);其他地区创新绩效实力的排名与其综合实力的排名大体相当。


编辑推荐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区域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 PDF格式下载



主要是需要用里面的一些数据,每年这本书的意义都比较大,只是,当指标变化时稍微有些说明就好了……比如变化的理由,变化了多少等等,还需要挨个核对。


写论文很有帮助,里面数据翔实。


挺好的书,对写论文很有帮助。


当当的配送速度很快,头天晚上下的订单,第二天就收到了,简直是神速,比**快多了。


印刷质量还不错 书里有一些图讲的不是很清楚


东西很好,正版的,用来查档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