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传奇学人林毅夫

刘世英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刘世英  

页数:

212  

字数:

214250  

Tag标签:

无  

前言

他为什么传奇 在中国的经济学家队伍中,林毅夫无疑是一个传奇人物,无论从个人经历还是治学研究都是如此。 林毅夫的人生经历中有四次重要的转折,每一次转折,既戏剧般地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升华了他的思想,增长了学识,拓宽了视野。 第一次转折是从台湾冒险泅水到内地。20世纪70年代初,正在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就读,担任学生会主席的林毅夫,突然作出弃笔从戎的决定,申请转学台湾陆军军官学校。三年后,林毅夫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留校担任学生连排长。随后,他又以军人身份被保送到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78年,林毅夫硕士毕业后随即返回军中,担任金门“马山连”上尉连长。 与此同时,林毅夫通过报刊、广播了解到,内地刚刚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正在搞经济建设。林毅夫对待在军中升官并不感兴趣,他希望看到的是两岸的和平与统一。他认为,中国要统一才能复兴,中国统一的希望在内地,而内地首先应该发展经济。如果自己能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作贡献,也就等于对中国的统一作了贡献。1979年5月16日夜,林毅夫纵身跃入海中,泅海来到厦门。 为了深入研究和了解中国国情,深入了解中国国情产生的意识形态,林毅夫希望能够到北京大学这所中国最早设立经济系的高校深造。经过一番周折之后,林毅夫在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北京大学经济系主任、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教授,北京大学经济系副主任、办公室主任董文俊教授的引荐下,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业。 第二次转折是在北京大学巧遇经济学大师西奥多·舒尔茨,获得前往美国攻读博士的机会。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西奥多·舒尔茨访问北京大学,林毅夫凭借出色的英文功底被选为随行翻译。舒尔茨教授对林毅夫的才气非常赞赏,便盛情邀请林毅夫到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82年,林毅夫在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后,来到了芝加哥大学。当时舒尔茨教授已经退休10年,不再带博士生。林毅夫入学后,舒尔茨教授破例将其招入门下。1986年,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后林毅夫到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做了一年博士后研究。 第三次转折是放弃美国待遇优厚的教职回到中国。1987年,林毅夫放弃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职和世界银行等多家国际机构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北京,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从西方学成归来的经济学博士。当时,在内地正掀起“出国热”,许多人都在拼命考托福,以期获得出国的机会。 回到内地。他坚定地选择弃官从学,他始终坚持做学问,并把自己定位为“学者”。1987~1993年,林毅夫先后在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任职,在这期间,他的著述颇丰。然而,正当他有所成就之时,他选择从零开始,创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独立学者。他说:“理想主义者是大家对我的赞许,我的幸福感来自于内心的平静,我一直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1987~2008年,在内地工作的20余年间,林毅夫兼任50多个社会职务。他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有机会在多个议政场合向高层提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涉及农业、国企改革和金融方面的各种问题。他的“新农村建设运动”、“在初次分配中体现公平”等建议,都成为国家决策的重要参考。因此,他也被称为中国的“富国智囊”。 第四次转折是再次从中国到美国,出任世界银行副行长。2008年2月4日.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发表声明,经过全球遴选,正式任命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为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由此,林毅夫创造了一项纪录:在世界银行这一全球最大发展机构60多年的历史上,他是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21年前,林毅夫刚刚读完博士后时,世行就曾向他抛出过橄榄枝。与上一次的选择不同,这一次,林毅夫接受了邀请。林毅夫给出的理由是:“我将在世行首席经济学家的位置上,更广泛地研究和探讨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机遇和限制条件,和各国政府、研究机构一起探讨符合该国实际的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林毅夫为了谋求国家统一和发展之大计,毅然抛家舍业,冒着生命危险泅水来内地;在美国博士毕业后,在内地“出国潮”盛行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中国;而到中国后,他的许多建言都被中国高层采纳。成为中国高层倚重的智囊;他在资金和人才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发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由“海归”学者组成的独立研究机构,不仅为中国的发展培养人才,而且使这个中心成为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重镇;由他发起创办的北大国际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众多的有用人才,已连续三年被世界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中国最具价值商学院。 林毅夫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学者,对他来说,治学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从治学方面来说,他拥有了中国经济学界太多的第一:他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在国际最权威的经济学学术杂志——《美国经济评论》和《政治经济学》发表论文的中国内地经济学家,也是到目前为止在国外经济学期刊中发表论文最多的一位;他是中国内地第一位运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也是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学者之一。 理论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正是有丰厚的著述,且这些著述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林毅夫才能成为第一位登临国际经济学界顶级讲坛——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的中国学者,成为第一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中国人,成为获得诺贝尔奖呼声最高的中国人。 林毅夫无疑是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的金字招牌,从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走出的莘莘学子均以作为林毅夫老师的弟子为荣。林毅夫是一位和蔼可亲而又严肃认真的老师,上过他的课的同学都感叹他的渊博学识和缜密逻辑。他一心扑在教学、科研上以及中心的规划发展上,他往往是深夜最后一位离开朗润园的人。经常忙到凌晨一两点钟。林毅夫以他的勤勉、奉献赢得了北京大学老师和同学们的尊敬和爱戴。 我是北大国际EMBA 2008级的学生,当年报考正是奔着林毅夫老师而来,但很遗憾的是,2008年9月入学时,林毅夫已远赴华盛顿就任世行副行长。虽然身在世行,林毅夫依然是这里的灵魂人物,在林老师的倡导和推动下,如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已成为国家发展研究院,他希望经济学研究要站在一个国家发展的高度,并结合人文、社科各专业视角来考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命题。而有幸的是,2010年5月,在我们即将毕业之际,在北大国际MBA杨壮教授的带领下,2008级.EMBA同学前往美国参观考察,在美国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国际领导力课程的学习。5月14日上午我们参观了世界银行大厦,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林毅夫先生,亲耳听到了他的精彩演讲。林老师对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形势的预测、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解读及对中国未来发展所持的乐观态度,以及他的幽默睿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北京大学就读期间,我曾利用学习之余访问了许多熟悉林毅夫老师的学长和老师,了解到一些有趣的故事;同时利用在校园里查阅书籍、报刊便利的条件,翻阅了林毅夫的大量经济学著述,对林毅夫的经济学思想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此次美国之行与林老师见面时间虽然短暂,但切身的交往使我感受智者的魅力。虽然曾经很多老师和同学提醒说要写好林老师不容易,但我仍然忍不住对他的经济学思想和传奇人生经历进行梳理。断断续续花了半年多时间,写写停停,今终得以成稿。虽不敢说很好、很全面地诠释了林毅夫先生的思想和经历,但本着北京大学自由开放、兼容并包的传统,我还是不揣浅陋,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是为序。 刘世英 2012年3月28日

内容概要

讲述林毅夫从军校学生到企管硕士,从北大学生到诺贝尔奖得主的关门弟子,从海归经济学博士到充满农民情结的经济学家,从把脉中国经济的学界红人到世行首席经济学家的传奇人生。

作者简介

刘世英 广天响石企划机构董事长。财经畅销图书出版策划人,财经传记作家,北京大学国际MBA。曾任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节目图书总策划、《亚洲资本》杂志副主编,长期致力于财经人物和企业案例研究,著有《张亚勤:让智慧起舞》《谁认识马云》《分众的蓝海》《汇源内幕》等。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林毅夫:属于中国 也属于世界从“叛逃”军官到经济学家出入红墙的学者与经济智囊中国最有希望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首位来自中国的世行首席经济学家第二章 惊险一跳:舍小我成大我弃笔从戎的高才生贫苦童年 逆境求学台大风云男儿寒训转轨 弃笔从戎从军校学生到企管硕士前沿阵地金门马山连连长明星军官“人间蒸发”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抛家舍业 惊险一跳第三章 他山求玉:燕园砥砺 西天取经北京大学招收了个“来历不明”的学生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关门弟子迎来贵宾:诺奖得主舒尔茨来访传承衣钵 成为关门弟子“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第一个“海归”经济学博士第四章 大功至伟:智者不惑 专攻农经充满农民情结的经济学家记忆里都是农民的一双双眼睛解读现象 成果卓著对经济问题的本土化研究经济学——经世济民的科学“知识分子”的勤奋与人格第五章 学者在征途:燕园挑战者创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学术“特区”朗润园:中国学界“高人”会聚地中国最好的国际商学院发生在朗润园的著名辩论一场关于“产权”问题的辩论关于发展中国家“后发”问题的辩论三尺讲台 教书育人最大的心愿是桃李满天下“授人以渔”胜于“授人以鱼”“鲜活、透彻、有大气象”的个人魅力林毅夫的“毕业”心得第六章 “中国智囊”林毅夫中国高层的经济智囊中国农业经济问题的痴心探索者结缘“三农” 心系苍生“新农村建设”倡导者“四位一体”新模式潜心把脉中国经济的学界“红人”把脉国情 解读中国经济现象以“穷人经济学”理论阐释国策第七章 乐观、睿智的“中国”探索者“乐观是我的一贯态度”乐观的探索者2030年中国经济有望赶上美国崛起不是梦:机遇大于挑战最大的幸福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探索是我的一贯职责”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解析:“李约瑟之谜”破译:中国该怎样发展高科技路径:“摸着石头过河”预言:“中国人有能力养活自己”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招牌菜”“比较优势”:把脉中国经济的独门秘籍企业自生能力:国企改革的再思考后发优势:“中国奇迹”的经济学解释第八章 新征途:天降大任 空降世行“马歇尔讲座”上的中国人从北京大学课堂迈向世界讲坛“马歇尔讲座”向中国发出邀请第一个走进“马歇尔讲座”的中国人向世界经济学高峰挑战的中国学者世行的“历史性决策”佐利克的邀请:是荣誉,也是挑战林毅夫与世行:谁更需要谁?初到世行:忙碌的世行副行长世行“合格”的经济学家非洲考察:传播“中国经验”应对金融危机的新举措“新马歇尔计划”:破解经济寒冬的秘密武器世界经济复苏取决于“G2”超越凯恩斯主义:谋求全球共发展坚持全球化 应对金融危机中国面临的危机和挑战4万亿元的投入引起的争议中国收入差距变大最大的挑战就是就业难问题沉着应对危机 理智应对灾难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国经济学人的梦想诺贝尔经济学奖呼声最高的中国人诺贝尔奖之于中国经济学家第九章 大爱无声:“我有一个团圆的梦”相濡以沫的“另一半”别妻离子谋发展与妻儿相聚异国夫唱妇随报效祖国比翼双飞:“夫妻议政”的典范恩爱“秘诀”:一颗中国心浅浅海峡隔断赤子回乡路亲情是心中永远的痛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两岸互动的“引线人”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七章 乐观、睿智的“中国”探索者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扩大。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城乡个人收入差距出现了近10年的不断扩大过程。如果把城镇居民的医疗补贴、教育补贴等因素考虑进去,其差距更为悬殊。与此同时,中国的东部、中部、西部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扩大。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会减少农村居民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从而阻碍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还将会降低我国居民整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从而降低我国的总消费需求水平。所以,需要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缩小城乡差距;也需要在东部率先发展的同时,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等老工业区的改造,以缩小地区差距。就业压力。2003年我国就业缺口已达1643万人。据估计,在未来的十几年内,除现有的失业人口,我国年均增加劳动力将达到600万人。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呈越来越小的趋势。按最乐观的估计,即假设增长就业弹性为01,我国在2010年、2015年和2020年,都将有4000万以上的就业缺口。如果出现大量的失业人群,将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需要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必须建立健全促进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金融体系的隐忧。银行的呆坏账比例高是造成东亚金融风暴的主要原因之一。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发生时,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呆坏账比例比发生金融危机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国家的还高,当时,由于我国资本账户没有开放,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因此避免了这场金融风暴。我国必须巩固目前商业银行改革取得的成果,强化银行贷款的信用文化,防止银行危机的爆发。贪污腐化的滋生。改革前,我国社会各阶层收入来源比较单一,贪污腐化现象容易察觉,也容易遏制。改革后,物质刺激成为提高效率的主要手段,每个人的收入来源因而变得多元化,但这种多元化在提高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为形形色色的灰色、黑色收入提供了各种保护伞。政府官员可以用手中拥有的权力,换取各种物质利益而难以被察觉。政府官员的贪污腐化,会扩大改革后原本就难以避免的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出口增长的可持续性。从1978年到2005年,我国出口总额从975亿美元上升到65995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169%。我国的出口增长给许多国家造成了压力,从1996年至今,我国已经连续成为世界上反倾销头号目标。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的贸易结构和发达国家的贸易结构的重复程度会更大,这会给我国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带来更大的压力。可以预计,在未来的十几年内,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例还会越来越多。另外,由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在逐渐调整发展战略,也在遵循自己经济的比较优势进行发展,而我国和这些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相类似,出口的产品也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符合我国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在这种状况之下,我国的企业除了应该在WTO的框架内据理力争,积极应诉,维护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正常权益的同时,还必须改变旧的产业组织形态,以跨国公司的形态走出去,充分利用所有权优势和东道国的区位优势,绕开或者部分绕开反倾销壁垒。在新形势下,党和政府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追求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要实现城乡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市场的统筹发展,以实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林毅夫认为,这是对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的正确反应和回应。他相信:在21世纪中期,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最大的幸福是中华民族的复兴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回想这30年的伟大实践,让人心潮澎湃、激情万分。在林毅夫的心中,一直满怀着对中国的赤子之情。林毅夫说:“促进中华民族复兴是非常大的幸福。”那么,在林毅夫心中,为什么国富、国穷的问题这样令他着迷呢?林毅夫回答说:“国富、国穷”是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以来,经济学家一直研究的重要问题。之前人们已经对此有很多认识,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如果能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作出分毫的改进,就会带来人类财富的巨大增加。对一个经济学家来说,这是一个回报非常高、也极具挑战性的研究题目。林毅夫说,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向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因此,如果能够以自己的研究促进中华民族的复兴,那也是非常大的幸福。回顾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的确发生了伟大的变革。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历史转变。30年间,中国从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转而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2008年,林毅夫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年学术研讨会上,就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进行了回顾与展望。他指出:我国过去30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是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所不曾预料到的,其间出现的许多现象也难以用现有的理论来解释。我国在未来改革开放的事业上,不能不参考、借鉴发达国家的理论和经验,但是,作为一个快速发展和转型的国家,我国的发展阶段和国情与发达国家不同,在未来问题的解决上不能简单地照搬发达国家现成的理论和经验。他指出:解读中国发展没有现成模式,解决中国问题也没有现成答案。我国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者需要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那样,立足国情,解放思想,“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这样才能承担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思想库”的重要使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他指出,我国只要能够保持政治稳定,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在未来二三十年一定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的经济体。我国将迎来国际级的经济学大师在国内辈出的崭新时代。在这样一个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在林毅夫的心中,一直埋藏着一个“团圆梦”。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台湾人历来就是中国人,心中流淌的都是中国的血脉。林毅夫语重心长地说:“由于历史原因,海峡两岸暂时分离,不过,内地的经济发展势头迅猛,这给台湾人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奠定了深厚坚实的基础。”在2008年的两会上,面对媒体的采访,林毅夫说“台湾宜把握机会,和内地一同起飞”。其对故乡本土的殷殷之情可见一斑。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可以说是林毅夫的毕生追求。当初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泅水来到内地,目的就是探寻两岸和平统一的出路。至今,这依然是他的一个未了心愿。针对台湾如何发展的问题,林毅夫说:“我很关心台湾,这几年看到台湾面对很多机会,却一个个丧失。在‘亚洲四小龙’中,以往台湾经济的发展始终强于韩国,但是这两年被韩国超过去了,其中的原因就是韩国在非常积极地利用中国发展经济。我觉得,台湾未来的经济发展还是要在抓住内地经济以后的20年、30年里实现持续快速的增长,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经济是基础,所以政策应该从台湾人民的利益出发。”针对台商如何到内地兴办企业的问题,林毅夫说:“台商多是劳动力密集型,但内地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面对这种情况台商有两种选择:一是再往内地迁移,因那里劳动力成本相对便宜;另一个是提高技术水准及产品水准。长远来讲,我还是赞成第二种方法,供台商参考。”多年来,不论在何地何时,享受何等光荣嘉誉时,林毅夫总是自称“我是台湾人,我是中国人”,他多次在全国两会上,提交鼓励台商来内地投资并予以方便实惠的提案,他还就台湾经济发展发表了为数不少的文章。谈到自己的成就,林毅夫感触颇深。他说,从我过去这20多年的经历来看,没有祖国的改革开放也就不会有我个人的学术成长空间,没有改革开放,同样不会有我个人在中国现代化大潮中的立足点。“探索是我的一贯职责”在全世界经济学家中,最有资格正确解释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理所当然是中国经济学家。这些年来,有这么一位“海归”派学者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解决世界上最复杂、最艰深的经济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国经济问题。他是中国内地第一位运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也是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学者之一。他是在国际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经济学家。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1972年在瑞士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得以正式讨论的。当时拟出的定义有几百个之多,最广泛地被采纳的定义产生于1987年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针对人类一边发展经济,一边破坏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乃至危及当代及子孙后代赖以生活和发展的空间等问题,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就是“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问题的关键是,究竟是哪些因素令资源、环境消耗和退化的速度超过了其再生、补充或人造资源替代它们的速度,从而使发展变成不可持续?2000年,林毅夫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五点看法和建议。林毅夫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一要明确和稳定产权。资源产权不明,使得企业和个人使用资源的直接成本小于社会所需付出的成本,而使资源被过度使用,发展变为不可持续。例如对清洁空气的无偿共享导致空气被严重污染;对河流的公共所有导致许多家庭向其中倾倒垃圾,企业向其中排放污水;对森林资源的共享导致林木被乱砍滥伐;对渔类资源的共享则鼓励了滥捕滥捞的行为……像日常所见的如北京、武汉这样的一些大城市的交通堵塞,也具有“公地悲剧”的特点:无偿使用的街道是公共资源,新车方便了新的车主,但每一辆新加入的车都会使交通更为堵塞,迫使所有先前的车主将车速减慢。产权稳定和产权明确同等重要。如果产权不稳定,即使产权明确,也会对资源进行掠夺性的使用。如在我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初期,承包期太短,农民担心下一回承包的土地不会是同一块,因而在一些地方出现农民缺乏对土地进行长期投资的积极性,甚至出现掠夺经营的情形。第二,要按比较优势发展农业。历史上,我国西南和西北的许多省、自治区靠其植物、矿产和草场资源的优势发展当地经济,部分粮食则经由市场从华南和华中的省份获得。但自1950年推行了计划经济体制以后,各地区的粮食自给自足变成了一个政策目标。结果,那些本来在粮食生产上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被迫将大量的山坡林地或是草场改种粮食作物,这样一来,一方面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另一方面还破坏了植被,造成了水土流失、草场沙化。因此,以市场为纽带,让各地区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资源禀赋很不相同,有些地区在粮食作物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另一些地区则在非粮食作物或其他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在各种产品有全国统一市场的情况下,前一类地区将多生产粮食,并和后一类地区交换非粮食产品,而后一类地区则少生产或不生产粮食。这样,不仅双方都能从地区间的贸易中获得好处,而且,各地的产业结构和其资源禀赋条件相吻合,也有利于各类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可持续使用。另外,不仅国内的各地区经济应该按比较优势来发展,世界各国也有不同的比较优势。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可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在粮食生产上不具有比较优势。如果我国要达到全国的粮食自给自足,势必要把许多不太适合种植粮食的土地也用来生产粮食,这样,环境的压力、土地资源的耗费就会较大。如果进行国际分工,通过国际市场进口一部分粮食,就相当于进口了我国相对稀缺的土地资源,既有利于我国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有益的。第三,人口迁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地域辽阔,有些边远地区自然生态条件十分恶劣,土地贫瘠,缺乏有价值的优势资源,而且交通困难,信息阻塞。改善这些地方人民生活条件,减轻环境压力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将这些地区的居民迁移出去,以避免他们对周围资源和环境的掠夺性使用。第四,通过发展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了,环境也会改善。许多实证研究表明,造成环境恶化的首要原因常常不是别的,正是贫困。而贫困显然只有靠经济发展才能彻底解决。一般来说,对自然资源的破坏,通常是人们直接以自然资源作为生产的投入要素的结果。而任何国家在低发展水平时,大量的人口总是从事以自然资源为直接投入要素的农业、采矿业等第一产业。经济发展了,产业结构将发生变化。经济越发展,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例就越少,而从事工业、服务业等自然资源使用量少的产业的劳动力就越多。经济发展实际上能减轻人们对自然环境直接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压力。环境保护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投入,经济越发展,可利用的经济资源越多,可用于环境保护的资源也越多。而且,经济越发达,人们的收入越高,对包括拥有一个干净清洁的环境在内的生活质量的要求将越高,这将推动着人们去寻求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第五,技术进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经济的发展以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基础。只有在新技术的直接推动下,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发展,才有可能将大量人口从直接依赖自然资源的第一产业中释放出来。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将推动社会将更多的资源用于环保型技术的研究、推广和运用。解析:“李约瑟之谜”李约瑟(1900—1995)是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曾因胚胎发育的生化研究而取得巨大成就。他在37岁以前对中国一无所知。1936年,沈诗章、王应睐和鲁桂珍三位年轻的中国学生前往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从那时起,李约瑟便与他们朝夕相处,开始了解中国科学文化背景、中国语言文字传统。在他们的影响下,李约瑟也开始对中国产生浓厚兴趣,他决定开始学习中文,以便阅读古典中文原著。对李约瑟来说,他是第一次见中国人,他对喜欢穿旗袍、身材比较丰满的鲁桂珍一见钟情。从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鲁桂珍曾陪李约瑟8次访华。1989年,89岁的李约瑟和85岁的鲁桂珍在相识52年后,终于在剑桥大学凯思学院教堂举行了感人至深的婚礼。李约瑟动情地说:“娶中国人为妻,最能说明我对中国文化的挚爱!”令人痛心的是,1991年11月28日,鲁桂珍溘然仙逝。鲁桂珍临终前,李约瑟紧紧抓着她的手。人们说,李约瑟的手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无知和偏见,鲁桂珍的手却改变了李约瑟的人生道路。让人备感遗憾的是,1995年3月,李约瑟也追随爱妻上了天堂,享年95岁。李约瑟读的第一部古典中文原著是《管子》。对中国古代典籍的学习,为李约瑟后来对中国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2年,李约瑟接受英国政府派遣,作为皇家科学院代表,前往中国援助受日军封锁的中国科学家。在中国工作期间,李约瑟实地考察了大半个中国,东到福建,西至敦煌的千佛洞,并结识了中国各行各业的学者,开阔了眼界。他同他们讨论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科学发展和社会经济等一系列学术问题,由此萌发了撰写《中国科技史》的想法。1954年,李约瑟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轰动了西方汉学界。这本书引用大量翔实的资料,来证明中国文明在世界科学技术史当中的重要作用。李约瑟在认真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和考察中国科学技术的现状后,在其巨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写道,除了最近的两个世纪或三个世纪之外,历史上中国在绝大多数主要的科学技术领域一直遥遥领先于西方世界。历史学家一般都承认,到14世纪,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技术和经济进步,具备了发生工业革命的几乎所有主要条件。但是,中国却没有再向前迈进,当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后,就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更是使中国沦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古代的光荣与近代的屈辱一直困扰并影响着今天的中国。李约瑟将这样一个矛盾归纳为如下具有挑战性的两难问题:第一,为什么历史上中国科学技术一直领先于其他文明?第二,为什么到了现代中国科学技术不再领先于其他文明?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李约瑟本人的答案是:第一,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第二,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经验阶段;第三,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李约瑟还特别提出了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这对中国儒家学术传统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是很好的批评。对这样一个矛盾的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研究问题,更重要的是还有助于找出一条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对于这样一个难题,不少学者已经作出过不同的解释。其中林毅夫在1992年发表的《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一文,不仅详细地介绍了“李约瑟之谜”及其意义,评述了前人的假说,而且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供给不足假说,并作出了颇具说服力的解释:“我个人认为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原因不在于恶劣的政治环境抑制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创造力,而在于中国的科举制度所提供的特殊激励制度,使得有天赋、充满好奇心的天才无心学习数学和可控实验等,因而,对自然现象的发现仅能停留在依靠偶然观察的原始科学的阶段,不能发生质变为依靠数学和控制实验的现代科学。”林毅夫指出,8~12世纪,在中国的宋朝,人口从较为干旱的北方大规模南迁到湿润多雨的南方,相应的交通工具从马变为船,合适的粮食品种从高粱、小米转为高产的水稻,合适的交通工具、生产工具等也随之改变,导致这段时间里较快的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中国因此维持了多年的领先于西方和世界各个文明的地位。真正使得中国从宋朝以来的长期领先迅速转变为近代的落后的最主要原因是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却在15、16世纪时发生在欧洲。尽管中国早在14世纪的明朝时就具备了欧洲18世纪出现工业革命的许多重要条件,并且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由于科学革命未在中国发生,技术在原始科学的条件下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再进一步发明的瓶颈不能被打破,没有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本也就无法不断深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受到限制,以至于欧洲18世纪发生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19世纪,当西方用舰炮打开火药发明国度的大门时,中国仍停留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由于没有发生西方的科学和工业革命,在西方科技日新月异之后的短短百年时间,中国曾经拥有辉煌成就的国际经济和政治地位一落千丈,使中国和西方的国际地位的比较出现巨大的逆转。起初的鸦片战争虽使中国认识到了西方器物的先进,但天朝上国的迷梦依然未醒,于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由许多清政府官员发起了意在自强的“洋务运动”,向西方购买枪炮、战舰等先进器物,兴办近代工业等,试图“师夷长技以制夷”。可是这美好的幻梦在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被彻底粉碎。中国的知识分子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不只在于技术,也在于制度和组织,因而又分别由立宪派发动了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戊戌变法,以及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试图建立民主共和制的辛亥革命。但是,这些制度变革的努力,并未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尽管1912年推翻了清廷,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很快军阀混战却使得中国更加民不聊生。纵观中国近代百年乱局,虽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尝试,但历届政府都未能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应对西方先进技术的挑战,经济结构的现代化进程缓慢。战争外侮使中国丧失了诸如海关、铁路等经济主权,并对经济破坏巨大;战争赔款则使资本更加缺乏。战争还对劳动力资源造成了巨大破坏,贫困和缺乏教育形成恶性循环,劳动力素质低下。百年乱局还使得中国始终缺乏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总之,经济增长被技术落后、战争破坏以及赔款外侮所阻滞。只有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才迎来了推动快速工业化、现代化的和平建国新时代的到来。林毅夫认为,这就是“李约瑟之谜”的谜底所在。破译:中国该怎样发展高科技在林毅夫看来,高科技对中国人来说有着太多的意义。自鸦片战争以来,科技强国一直是中国人不曾破灭的梦想。多年来,林毅夫一直在关注中国的发展战略,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林毅夫认为,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要素禀赋,资本与劳动力的相对稀缺程度是不同的,适用于发达国家的技术未必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因为发达国家的资本丰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缺乏。一个国家最合适的技术应该由它的要素禀赋来决定,一个国家最优的技术和产业结构是内生决定的,决定于它的要素禀赋结构。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其实都是比较好地按照它们的比较优势来发展,这样技术的成本会比较低,经济发展的速度会比较快。按照林毅夫的理论,发展中国家应该避免在高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竞争。理由是:我们现在强调发展高科技产业,与20世纪50年代发展重工业相似,也是我们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因为这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如果发展中国家要发展这样的产业,就必然需要政府的补贴,进而造成对企业的干预,对市场的扭曲。但是,林毅夫并不是说我们不能发展高科技产业。而是说这个产业是分区段的。它的研发区段是资本密集的阶段,也是风险最大的阶段。而零部件组装是劳动密集型的区段。因此,林毅夫主张发展高科技要按照比较优势选对区段。那么,“印度软件具有市场竞争力”这个现象是否符合林毅夫的上述理论呢?关于这个问题,林毅夫这样解释说:印度的软件发展得非常好,可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印度的软件业正是发挥了它的比较优势,而且是与国外合作分工的比较优势。1998年印度的软件业出口是30亿美元,其中有一大部分是用于解决千年虫的程序,而编写程序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工作。1998年印度出口的软件中没有一件有自己的商标,大部分是国外已经开发好的,此外,出口中的一部分实际上是做美国软件的售后服务,实际上就是帮人家接电话。所以印度软件业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它的软件产品并非是独立开发出来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软件开发需要投入两种不同的人力资本,一种是了解市场趋势的人力资本,另一种是编程的人力资本,只要受过大学教育就能编程,这一点在中国也是这样,与印度没有区别,但是现在的软件市场主要是在美国,而在中国就很难了解美国市场需要什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软件业要有大发展,还必须走印度的路。也就是说,中国只有在编程上,在提供类似售后服务这个层次上立足。林毅夫说,“不仅印度是这样,软件业发展很好的爱尔兰也是这样。”在他看来,爱尔兰软件出口量很大,但是软件的进口量也很大。因为爱尔兰的软件业大部分是在做翻译,软件大部分是英文的,但是欧洲有很多语言,诸如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需要翻译成本国语言方便使用。爱尔兰软件业大多是买微软的视窗,然后翻译成不同的语言出口。林毅夫认为,印度的软件业从反面论证了比较优势理论。林毅夫认为理论最重要的是具有解释力,当理论与现象不一致时,肯定是理论错了,而不会是现象错了。针对“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已经被国际电信联盟接受,这样的高技术对中国合适吗”这样的问题,林毅夫回答说:标准能够被接受当然是相当了不起了。但这个标准到底能不能在市场中生存,我认为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标准能够被多大的市场规模所接受。我们知道在最尖端产品的开发上,一次性的投入很大,它生产的时候有相当大的规模,标准如果被很大的市场规模接受,将来按照标准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就低。但如果你的市场规模不够大的话,标准即使被接受,但是你的产品价格会很高,在市场经济当中,消费者不接受,也会被否定。至于这一代手机会不会成功,要看你这个标准在国际上有多大的市场规模。由于现在的竞争都是国际性的,如果这个标准在国际上能够被接受,成功的概率就非常高,如果只是中国接受而国际上不接受,那么中国的消费者会付出比较高的成本。关于中国该怎样发展高科技的问题,林毅夫说:“我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需要在最边缘的技术上跟人家竞争,比如信息产业,我基本上把它分成四个产业区段,一个是研发,一个是核心芯片,一个是零部件,一个是组装。资本最密集的是研发,IBM是50亿美元的投入,Intel是30亿美元的投入才生产了几个芯片,核心芯片的一条生产线是12亿~13亿美元。”林毅夫的看法是:我们现在不应该在最尖端的研发与人家竞争,因为那样资本投入太大。最尖端、最核心的竞争成本来自三方面:一个是人工的成本,一个是买专利的成本,一个是试制的成本。因此,他认为,你花费很大的成本也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这是不是说我们永远就落后呢?也不见得。林毅夫指出,如果我们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我们的速度就会比较快,我们的要素禀赋结构就会得到提升,产业和技术结构就要提升,那时我们自己也必须搞研发。林毅夫在演讲中多次强调政府的产业政策要符合自己的比较优势,但是这一点往往被赶超战略所忽视,于是,就会出现补贴、价格扭曲等现象,最终是费力不讨好。没有抽象的要素禀赋,不论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还是特定制度环境下的要素禀赋,制度决定了要素配置的方式以及结果。这也是科技强国与制度强国争论的缘起。路径:“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经验是什么?林毅夫形象地说,中国经验用邓小平的话讲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体现出的是对改革的探索、摸索和试验,今天,它所体现出的务实主义、渐进式改革是很值得处于改革中的国家借鉴的。中国通过一种渐进的改革,逐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现代的市场经济。这是一种非常务实、实事求是的发展方式。林毅夫非常赞成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式:“中国的发展经验是值得世界参考的,国际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这一点。”林毅夫分析指出,实际上,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即是要从传统计划经济的此岸走向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彼岸。在过渡时有必要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方式。先看当前的问题和机遇何在,找到有效的措施解决了问题向前推进之后,又出现新的问题,就再根据当时的条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一步一步迈向成功的彼岸。这是一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改革策略。那么,与西方所主张的“休克疗法”相比,哪个更适合中国的国情呢?“休克疗法”本是一个医学术语,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引入经济领域。当时,萨克斯被聘担任玻利维亚政府经济顾问。玻利维亚是南美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国,由于长期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政府经济政策不断失误,由此引发的经济问题大量积累而又得不到解决,终于导致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险恶的经济形势,萨克斯大胆地提出了诸如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压缩政府开支,取消补贴,放开价格,实行贸易自由化等一整套经济纲领和经济政策。“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的最初实施,收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效。该疗法实施不到一周,恶性通货膨胀便得到了强有力的遏制,物价从暴涨趋于稳定。“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的初战告捷,为萨克斯赢得了较高的声誉。“休克疗法”是针对严重失衡的社会总供求状况,从控制社会总需求出发,采取严厉的行政和经济手段,在短时间内强制性地大幅度压缩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使社会总供求人为地达到平衡,以此遏制恶性通货膨胀,恢复经济秩序。“休克疗法”与渐进方式的区别不在于转轨的内容和目标,而在于改革的顺序和力度。具体而言,在宏观政策方面,“休克疗法”紧缩财政更为严厉;在经济自由化上,“休克疗法”主张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实现价格、外贸的自由化和货币的自由兑换;在私有化方面,强调迅速实现私有化,为此不惜采取无偿分配的办法。林毅夫指出,所谓“休克疗法”,就是想一步跨到对岸,没想到河那么宽,结果就栽下来了。因此,在他看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实现市场化、全球化是理想的目标。但是,不能一蹴而就,要看现在的障碍是什么,解决的条件是什么,能动员的力量是什么,渐进式向前。林毅夫坚定地认为,这样的指导原则、这样实践成果就是“中国经验”。可以说,“休克疗法”是震荡后平添困惑,而“摸着石头过河”是渐进中愈见明晰。如果将一个中央计划经济转化为分散的市场经济,经济学家通常推荐两种不同的策略。一种是“创世纪”的方式或叫做“休克疗法”;一种是“渐进的”、“有机的”或“进化的”策略。前一种是东欧和前苏联的改革所经历的;后一种是中国近些年来的改革的特征。经济学界曾经普遍认为,后一种改革策略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前一种主张十分流行,具有理论上的完美性和可行性。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休克疗法”给东欧和前苏联造成了急剧的积极衰退和超常规的高通货膨胀率;而中国的“渐进的”改革却在价格水平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实现了快速、持续的增长。中国的改革并没有一个事先设计好的所谓“一揽子的改革方案”。已经出台的改革措施及改革强度,是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社会的承受能力实际确定的,具有十分鲜明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基本特征。分析中国改革的历程可以发现,虽然中国的经济改革也不断出现起伏跌宕,但是,改革的基本线索十分清晰,改革的目标也愈来愈明确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改革实践一再证明:“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式改革是成功的。预言:“中国人有能力养活自己”中国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1/4的农业大国,它的存在和发展,必然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因而,在世界范围必然会引起强烈关注。20世纪90年代初,当中华文明是否会与西方文明发生冲突的争论的热浪还没有消退,“谁来养活中国”的“警钟”又被敲响。1994年9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发表了长达141页的《谁来养活中国——来自一个小行星的醒世报告》。布朗认为,中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高速的工业化进程对农田的大量侵蚀、破坏,到21世纪初,中国为了养活13亿的人口,可能得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这可能引起世界粮价的上涨,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国的粮食问题可能会对世界的粮食供应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布朗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将来是否有能力支付大量进口粮食。布朗的答案是肯定的。二是若中国大量进口粮食,是否有哪个或哪几个国家能够足额提供。布朗的答案是否定的,即世界上没有谁能够提供如此多的粮食。布朗总结道:对今后世界粮食供求影响最大的是中国,中国粮食的不足也就是世界粮食的不足。世界经济的未来已和中国的经济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未来的缺粮将迫使其他国家的政府重新估计这些国家的人口承载能力及其人口和消费政策。布朗警告世界:“食品的短缺伴随着经济的不稳定,其对安全的威胁远比军事入侵大得多。”布朗先生是位知名学者,他以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观察角度对中国的粮食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本无可厚非。但是,他的并不准确的判断很快就被西方一些人拿来当做“中国威胁论”的一个有力证据。“中国的粮食问题将危及世界人民的粮食安全”,“中国的粮食短缺将比军事入侵更可怕”……总之,“中国是世界的最大威胁”。1996年10月9日,时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的林毅夫在香港《明报》上发表了一篇题目是《中国人有能力养活自己》的文章,对布朗的观点进行驳斥。文章说,从1993年起连续3年,中国国内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分别上涨30%、51%和36%。粮食的需求较为稳定,在正常的情况下,粮食市场价格连续几年大幅度上涨,最可能的原因是生产方面出现了问题。因此,不仅外国人,国内也有不少人为中国未来的粮食生产、供给前景感到忧心忡忡。然而,仔细分析发现,这3年中国粮食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其实并不是由粮食生产出现问题引起的。199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456亿吨,1993年市场粮价比1992年上涨30%,当然不可能是由于当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引起的。1994年粮食总产量虽然比1993年减少了25%,但因为粮食生产受天气波动的影响较大,年与年间的产量增加或减少2~3个百分点是经常发生的。过去从来不曾出现过因为减产2~3个百分点,而使市场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形,因此,也不能把1994年市场粮价上涨51%简单地归咎于1994年粮食减产25%。中国市场粮价大幅上涨,不是由生产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最好例证是1995年。当年中国粮食产量比1994年增加45%,总产高达465亿吨,再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是1995年市场粮价仍然上涨了36%。事实上,1993~1995年,中国市场粮食价格大幅上涨是由于中国政府改革了传统的统购统销制度,放开了粮食市场价格的控制,以及国民经济出现了连续几年高通货膨胀,化肥、农药 、柴油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大幅度上涨等因素造成的。而且,在扣除通货膨胀的因素以后,1995年真实市场粮食的价格比1978年的价格还要低。林毅夫说,既然过去几年市场粮价大幅上涨,不是由于生产减少造成的,因此,短期内,中国并没有粮食供给危机可言。当然,未来20~30年中国每年人口大约要增长1000万人,而耕地面积将因工业发展、住房面积增加、非粮食经济作物面积扩大等因素而不断减少。从长期角度来看,中国当然不能对粮食供给问题掉以轻心。林毅夫强调,研究中国粮食长期的供求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要对长期的粮食供求作出较准确的预测,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收入增长、各种饲料使用效率、进口粮食或进口饲料、政府对农业科研和水利投资、世界粮食价格、劳动力工资等诸多因素的可能变动趋势和这些变动对粮食供给和需求可能产生的影响。假定所有的因素都是按照过去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而且政府也不对可能出现的粮食供求缺口作出反应,估计到2020年中国将会有4300万吨的粮食缺口。当影响粮食供求的各个因素的变动出现偏离长期变动趋势时,供求缺口预测值会有相当大的变化。当然,万一上述诸因素同时发生,那么中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的情形也并非绝无可能。但问题在于任何政府的政策都不是不变的。中国政府一向注重粮食问题,“无粮不稳”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积累下来的政治智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变化,政府的政策是会随时作出调整的。中国过去有能力,现在有能力,将来也会有能力生产足够多的粮食来养活自己。林毅夫指出,中国如果增加粮食进口水平,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利,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乃至世界和平都会有所贡献。美国、西欧国家对它们国内的农业,尤其是粮食的生产采取了保护政策,政府所定的最低收购价高于国内市场供求情况决定的均衡价。一方面,农产品生产出现过剩,为了倾销这些农产品,欧美国家时起争端,不断以报复、制裁相互威胁,成为国际紧张局势的根源之一。如果,中国能增加一些粮食及其他中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进口,欧美的争端就会有所减少,这是中国对国际和平可以作出的贡献之一。另一方面,欧美国家政府为了以高价收购过剩的农产品也付出了很高代价,成为政府连年财政赤字的主要根源之一,妨害了欧美国家经济的发展。如果中国增加粮食进口,国际粮食价格会有所提高,欧美国家政府由于收购粮食而引起的财政赤字就会降低,甚至消除,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会有所助益。总而言之,只要政策合理,在21世纪,中国完全有能力达到粮食基本自给的目标,中国人是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的。当然,中国也可以利用国际比较优势,从国外进口一部分粮食,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要不要这样做的主动权掌握在中国手里。而且,中国增加粮食进口,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利,对促进世界和平、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利。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招牌菜”林毅夫认为,中国的经济问题必须用适合中国的经济理论来解读。第一,要在比较优势中把握中国经济的社会脉搏。中国企业要走向世界,必须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足的比较优势。在产业结构上,相应地要利用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第二,针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于解决企业的自身能力,而不是外在地改变制度安排;第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通过技术模仿、引进来获得技术创新,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缩小差距的目的。这三方面,被认为是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招牌菜”。“比较优势”:把脉中国经济的独门秘籍“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是林毅夫在研究了20世纪后半叶世界经济,尤其是东亚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的,已被世界经济学界推崇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是中国经济学家对世界的贡献。可以说,林毅夫分析经济现象、思考经济理论的独门秘籍就是“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无论是农村问题还是国企改革抑或金融问题,林毅夫都在“比较优势”的分析框架下展开讨论。无论是在中南海,还是在政府高层论坛,最精彩的时刻,林毅夫总会端出“招牌菜”——“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林毅夫坚定地主张,一定要在“比较优势”中把握中国经济的社会脉搏。心系“三农”的林毅夫,时时刻刻都不忘穷人致富道路的积极探索,那么,怎样让穷人有工作?林毅夫说:“最关键的就是必须按照中国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那么,怎样才能让经济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呢?林毅夫认为,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就是要企业家在作产业、产品和技术选择时,充分利用当前国民经济中相对丰富的要素,少用相对少的要素。因此,林毅夫用“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做出了严谨的经济学模型。他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是否能够成功,在于它是否能够发挥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而资源禀赋取决于当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的相对份额。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是: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的提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结构得以提升,主导产业将从劳动密集型逐步转变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上面。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奇迹,就是成功地利用了中国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的比较优势,逐步占领了纺织服装、轻工产品、家用电器等国际市场,快速积累资金,逐步实现产业升级。林毅夫在谈到中国企业如何走向世界时说,“中国企业要走向世界,必须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中国经济已经有了产业升级的需要,而且还将加速升级。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原本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将逐渐变成了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将它转移到海外那些产业发展比我国慢半拍、劳动力比我们便宜的地方发展,它将可以获得新的生机,从而延续自己的生命力、竞争力和企业的获利能力。所以,在世贸组织框架下,我们的企业不仅可以在国内进行资源配置,而且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利用其他地方的比较优势继续发展壮大自己。”林毅夫认为,到海外投资是我们扩大市场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林毅夫指出,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是解决经济高速增长中各种不协调问题、实现和谐发展的最根本方法。虽然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中国的发展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这主要表观为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拉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环境压力加剧等。在这种状况之下,注重和谐发展是很有针对性的。当前,中国不和谐现象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穷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仍然较穷,或者说收入增加较慢。因为农民穷,所以城乡收入差距大;因为穷,有人付不起医疗费用,无力养老;因为穷,污染环境、危害健康的行业也有人愿意去就业。要让穷人富起来,最重要的是让穷人有工作,能够充分就业并赚取工资收入;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要让穷人的工资收入能够以比富人收入增长更快的速度提高。怎样才能让穷人充分就业?最关键的是必须按照中国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即充分利用中国当前劳动力多且相对便宜的优势,去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或者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去拓展劳动力密集的区段。这样,就可以创造非常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具有劳动力的穷人加入正式的就业市场。而且,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具有最大的竞争力,能够赚取最大的剩余,实现最大的资本积累。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就会逐渐从相对稀缺变成相对丰富,劳动力则从相对丰富变成相对稀缺,工资水平会随之不断提高,穷人所拥有的资产价值也会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收入差距、城乡差距、社会事业问题、环境压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或者改善。因此,最重要的仍然是利用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果我们不遵循比较优势,去不切实际地发展资本、技术非常密集的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很少,大量只凭劳动力赚取收入的穷人就无法分享经济发展的果实。对于企业家来说,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就是要在作出产业、产品、技术选择时,充分利用当前国民经济中相对丰富的要素,少用相对稀缺的要素。但是,企业家关心的是产品和要素的价格,而非各种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因此,让企业遵循比较优势的关键,在于一个灵活的、能够充分反映要素禀赋特征的价格体系——某个要素相对丰富,它的价格就低;某个要素相对稀缺,它的价格就高。这样的价格体系只有在一个完善的、充分竞争的市场中才能形成。因此,要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而借助“比较优势”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才会是可以避免陷入“裙带资本主义”的“好的市场经济”,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媒体关注与评论

30年如一日,他以游泳健将的耐力推动新农村建设;2008年,他带着中国经验再次越洋,在全球版图上践行经世济民的理想。——2008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及颁奖词直到在机场送毅夫上飞机,我也不明白世界银行为什么要把他请去当首席经济学家和高级副行长。现在,我们总算比较明白了一点,原来世行决定聘请一个中国的经济学家,是因为世界出了问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周其仁在华盛顿,经济学家多如过江之鲫,但林毅夫似乎与众不同。自2008年5月底就职以来,他保持着一贯的低调。——世行新闻总监Geetanjali Chopra女士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但是,许多人仅仅停留在梦想阶段,很快就忘记了自己的梦想。然而,林毅夫却是一个有了梦想之后努力去实现梦想的人。——北京大学前校长 丁石孙我们中心有很多老师,不同的背景,林毅夫教授颇有一点当年蔡元培的气魄,能够把不同观点的人,不同年龄的人,不同脾气的人都能够笼络在我们这么一个大家庭里边。——北京大学副校长 海闻


编辑推荐

《传奇学人林毅夫》编辑推荐:在中国的经济学家队伍中,无论从个人经历还是治学研究,林毅夫无疑是一个传奇人物。在这里,可以了解到,1979年5月16 日夜里,林毅夫为什么又是怎样从台湾“游”到内地?为什么北京大学执意要收下这个“来历不明”的学生?林毅夫巧遇舒尔茨,是怎样的机缘巧合?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为什么偏偏选择了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国际MBA,等等,这些被世人瞩目的学术机构,倾注了林毅夫怎样的心血?作为国家高层经济智囊的他,用一颗赤子之心,把脉中国经济最真实的现状。他始终相信,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机遇大于挑战。同时,在他心里,又有着怎样“团圆”的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传奇学人林毅夫 PDF格式下载



刘世英是北大国际EMBA班的一名学生,在校就读期间,深深被北大学人林毅夫所撼,先是被其独辟蹊径、效用明显的经济学思想折服,后更被其高来高去的传奇往事打动,遂多方走访打探、阅遍书丛,历半年时间而成此书。仅仅晤面一次,为何就要为此人树碑立传?他的故事对普罗大众有何深刻教益?通读《传奇学人林毅夫》,豁然开朗,如此奇人,当堪大传!直恨无缘相逢。作为中国经济学界的“最传奇”,林毅夫奇在三处:一,惊人的预判。在两岸封锁、壁垒森严之际,林毅夫高瞻远瞩,清晰看到内地和台湾渐和渐合的远景,看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既如此,早归祖国的怀抱,近距离聆听强大母体的心跳,并及早为祖国母亲奉献青春和智慧,正是怀揣统一大志、谋求更大发展的有志青年的果敢之举,其在金马岛上惊人的一跳同时,心里已向祖国深情爆响了宣言和誓言:祖国,我来报到了!更值得钦敬的判断力在于,他深知自身的价值,绝不仅限于在台湾扬名立万,他的用武之地在广袤的大陆。二,敢于舍弃。在金门岛当马山连上尉时,林毅夫已是蒋经国的红人,又有台湾政治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的文凭,仕途之光直逼人眼,但他毅然决然放弃这条“星光大道”,凭优良的体力和更优良的心理素质,完成人生中惊人的第一跳:冒险泅渡台湾海峡直到祖国大陆,配得上名字中的“毅”字。为此,他承受了别人难以忍受的代价:与妻儿长达四年不曾相会,谁到此不潸然泪下?更要命的是,多年来,无法为父母绕膝拂尘,甚至连父母最后一面都见不到,连为父母奔丧都做不到,恐怕是人生中最痛苦所在了。自古忠孝难两全,林毅夫超凡脱俗之举,最终赢得全世界的尊重,连台湾当局最后也不得不“法外”开恩;林毅夫另一舍,是从大洋彼岸回归大陆那一跳!在芝加哥大学读完博士,又在耶鲁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他的优异成绩和深厚人品,引来海外众多名牌大学、高薪企业和显赫机构抛来的绣球,然而他拒绝了,再一次回到祖国内地。须知,那时国内考托福正愈演愈烈,谋求绿卡的人多如过江之鲫,他则“一点挣扎都没有”地回来了。三,坚守己任。林毅夫归国后,创办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纵览全局的眼光和操作性强的实施体系,深受中央领导的器重,经常出入于红墙,很快成为中央高层的智囊人物,谋求显贵该不是难事,但显而易见,林毅夫并未在仕途有丝毫谋进之意,而是在经济学研究这条路上持续、迅猛而扎实地前进,逐渐形成了以经济发展中的要素禀赋、政府的发展战略和企业的自生能力为分析框架的学术思想,用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研探中国经济现象,以独特的视角提出新的发展、转型理论,此即震烁全球的“中国模式”,广泛影响了国内外学术界,同时,以官方智囊的身份,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政策走向。以“启动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为主旨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议和针对“完善金融信用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实现最广泛的劳动就业”而推出的“四位一体”模式,切中肯綮,成为解决中国沉疴已久的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之一,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而直接的回馈,效果相当明显。2004—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八年锁定林毅夫提出的“三农”问题!凡事以正合,以奇胜。林毅夫的三个奇点绝不是偶然诞发,恰恰来自他“藏天下在己身”的雄心壮志,唯大心胸者,方能出大境界!人生的种种传奇,让林毅夫独占众多第一:改革开放后第一位海归的经济学博士,第一位在国际最权威的经济学杂志《美国经济评论》和《政治经济学》发表论文的中国内地经济学家,第一位运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第一位登上世界顶级经济学讲坛“马歇尔讲座”的中国人,世界银行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学术上的煌煌成就,让林毅夫成为获诺贝尔奖呼声最高的中国经济学家。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谁能正确解释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谁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全球范围内,最有资格解释中国的改革与发展的,当然是中国的经济学家。而在中国的经济学家里,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对政策的把握,林毅夫都堪称翘楚。BY才云鹏


林毅夫先生给人儒雅、高洁的感觉。
他不仅是一个传奇学人,更是有“团圆梦”的中华儿女。从弃笔从戎到惊险一跳,在他的意识里,没有大陆和台湾的分界,他希望看到的是和平和统一,希望在内地,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是助推器,所以毅然决然,先生选择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贡献,亦是为中国的统一做贡献。
整本书,我们看到了林毅夫先生的儒雅和高洁,看到了他的睿智和担当,看到了他的“大我、小我”精神,看到了他为了统一事业不断探索的努力。
仅此希望在林毅夫先生和更多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我们的祖国更加伟大富强,早日实现统一。


本来对这个人没什么了解,买来看了后发现真是物超所值。一个人为什么能够成功,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书中有这样一段: 明星军官“人间蒸发” 1979年5月16日,这一天,在林毅夫的生命当中,注定是具有永恒的意义。就在这一天的傍晚时分,他“假传演习命令”,下达宵禁令,命令士兵们发现有人下海游泳,严禁开枪射杀,即便听到枪声,也不准一探究竟。随后他成功的完成了惊人的“一跳”。 这一天,林毅夫从一个世界消失了!他重新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为什么林毅夫会做出如此惊人而传奇的“一跳”呢? 。。。。。。 原来是这么回事,当时林毅夫在台湾某部队当连长,但他一心想去内地,思虑再三之后,终于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一生命运的决定,——泅水横渡台湾海峡。 虽然他是游泳健将,但那也是冒着生命危险啊,可能遭遇鲨鱼群的攻击,可能被台军发现视为投递而开枪射死。 不管怎么说,此书值得一读!


一直就听说林毅夫是个牛人,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经济学家。今天终于买到了林毅夫的书,终于可以一解我的好奇之心了,书中确实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


一直觉得林毅夫这个人是一个“牛”人,身上有着一种传奇的经历,时常对他进行关注。近日看到了著名财经作家给他写了一本书,怀着好奇心买了这本书。拿到书后,爱不释手,书中讲了林毅夫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将他的性格、他的信仰、他背后对知识的坚守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林毅夫睿智、儒雅的形象跃然纸上。是一本好书,读完此书觉得这个书真是物超所值……


一个名人背后有一千个辛酸故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外边光鲜、受人尊敬、名扬世界的世界级经济学家背后所经历了怎样的曲折。  每个人渴望成功,但“很多人都死在了昨天”,成功者之所以成功,聪明的头脑是一方面,勤奋和坚持却是却是通往成功之门的钥匙。有位HR曾经跟我说过:我用人的标准很简单,除了达到我职位要求的条件,最重要的就是勤奋,我不需要一个头脑聪明却自视过高的、不肯下功夫的人。林毅夫先生坚持了他所要坚持的信念,“惊险一跳”,“跳”出了世界著名的中国经济学家。他今天接受的赞扬,是昨天的痛苦堆砌出的坚强。  感谢本书的作者给我们呈现出了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企业家,让我觉得他不在是那么遥远的存在。与即将阅读这本书的朋友分享。愿你从中得到你希望看到的精神力量。


学术上的煌煌成就,让林毅夫成为获诺贝尔奖呼声最高的中国经济学家。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谁能正确解释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谁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全球范围内,最有资格解释中国的改革与发展的,当然是中国的经济学家。而在中国的经济学家里,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对政策的把握,林毅夫都堪称翘楚。


林毅夫确实是个传奇


烟雨凄迷,恨彼苍无理,插翅不能扶灵,空向南天仰精舍;
恩波浩荡,悲子职有亏,泣血难以释臆,但从梦境觉音容。

这是林毅夫写给父亲的挽联。
作为一代经济大师,可是却一度深陷政治囹圄,林毅夫面对双亲在失去,却无法在床前尽孝送终,一直心中有愧。这一部分写的很感人,很真实,还原一个真实的林毅夫。
鉴于林毅夫特殊的身份和贡献,以及那个年代的特殊政治,读他的传记让人不得不一再想起海峡两岸的同胞。
写的很感人。


一个为了梦想而去努力拼搏,而最后会有所作为的人,是我所敬仰的,而林毅夫就是这样一个榜样,没有白买,很受用的一本书。


很好的一本书,林毅夫老师是北大国际(BIMBA)的创始人,学习。


林毅夫,值得你去了解去研究;此书,值得你去用心品读!


文中讲到林毅夫的父亲去世,却未能回家奔丧,妻子代替他回家,披着两身麻,而林毅夫只能透过视频参加父亲的葬礼,看了让人动容,我不知道林毅夫在那种的情况下,有没有后悔来大陆


单单林毅夫的个人魅力足以吸引我读这本书,读后感觉很好


改革开放后第一位海归的经济学博士,第一位在国际最权威的经济学杂志《美国经济评论》和《政治经济学》发表论文的中国内地经济学家,第一位运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第一位登上世界顶级经济学讲坛“马歇尔讲座”的中国人,世界银行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


好书,虽然大部分内容都是抄来的,但仍有一定价值。


质量不错,物有所值吧~~~


我的偶像,看完书后,就更崇拜他了,呵呵


一部20万字200页的书 林毅夫 这三个字出现了 1800次(保守说法)最多一也出现过17次,请问作者刘世英你对要不要这样崇拜林毅夫呀?莫非刘世英是个同志呀?听了几节 林毅夫 的课就拿 林毅夫 这三个字出来赚钱太缺德了吧你!


从质量来说是没的说,对亚马逊一直很满意,但是从书里面的内容来说有一点失望,不大符合我看书的记叙风格。


是我很值得学习的偶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