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
2012-11
陈雯、陈顺龙、 等 科学出版社 (2012-11出版)
陈雯,陈顺龙 等 著
347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格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正全面深入实施。《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重塑发展新格局》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为案例,探讨区域一体化的特殊形式——同城化发展——的内涵及意义,构建同城化发展规划编制的方法体系,以期丰富区域规划编制理论和方法,并为高效科学的同城化管理实践提供指导。 《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重塑发展新格局》可供政府管理和决策部门,以及区域与城市规划、人文地理学、区域公共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陈雯,女,福建宁德人,1967年生,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室主任、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理论、区域规划方法、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研究,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多项国家攻关、中国科学院以及省市政府委托的研究项目等。发表论文100多篇,专著两部。 陈顺龙,男,福建漳浦人,1963年生,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任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巡视员,兼厦门市同城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长期从事发展和改革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地区经济政策研究等工作。发表论文50余篇。
前言第一篇 同城化:内涵与经验 第一章 同城化的内涵 第一节 一体化、区域主义与同城化 第二节 同城化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章 区域一体化和同城化的实践及经验 第一节 跨国一体化的实践 第二节 国家内部一体化的实践 第三节 国内外同城化的实践 第四节 一体化和同城化发展规律第二篇 厦漳泉同城化的目标:现状与愿景 第三章 厦漳泉同城化的组织过程与发展基础 第一节 厦漳泉同城化过程:组织成果及成效 第二节 厦漳泉同城化的发展基础 第三节 厦漳泉内部的差异性 第四节 厦漳泉同城化的掣肘 第四章 厦漳泉同城化的意义与目标 第一节 厦漳泉同城化的意义 第二节 厦漳泉同城化的发展目标 第五章 新闽南文化引领同城化 第一节 文化认同与区域合作相关研究 第二节 闽南文化引领厦漳泉同城化的重要性 第三节 闽南文化的双重性和闽南人的性格禀赋 第四节 新闽南精神的内涵及弘扬意义第三篇 厦漳泉同城化的空间:组织与协调 第六章 构筑均衡有序的空间开发新格局 第一节 空间格局一体化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 第三节 既有空间规划的梳理与解读 第四节 厦漳泉总体空间格局 第五节 厦漳泉产业空间格局 第七章 跨界增长区域与协调发展区域建设 第一节 跨界增长区域的相关研究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重点跨界区域发展第四篇 厦漳泉同城化发展的重点任务 第八章 厦漳泉基础设施同城化建设 第一节 基础设施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厦漳泉同城化发展基础与问题 第三节 厦漳泉同城化重大航运枢纽功能整合 第四节 厦漳泉同城化综合交通网络完善 第五节 市政公用设施共建共享 第六节 共建“数字厦漳泉” 第九章 厦漳泉产业融合与一体化 第一节 产业融合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厦漳泉产业融合基础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厦漳泉产业分工与合作方向 第十章 厦漳泉旅游合作与同城化 第一节 区域旅游合作与竞争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厦漳泉旅游同城化的基础 第三节 厦漳泉旅游同城化发展战略与行动 第十一章 厦漳泉要素市场一体化 第一节 统一要素市场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要素流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打造要素自由流动的良好环境 第十二章 厦漳泉公共服务同城化 第一节 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相关研究 第二节 厦漳泉公共服务同城化基础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厦漳泉公共服务同城化重点任务 第十三章 厦漳泉生态环境协同整治 第一节 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整治相关研究 第二节 厦漳泉生态环境协同整治基础与问题 第三节 厦漳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第四节 厦漳泉生态环境协同整治任务 第十四章 厦漳泉与周边区域合作 第一节 区域合作相关研究 第二节 推进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 第三节 带动闽西南及海西经济区发展 第四节 与长三角、珠三角及港澳地区和东南亚等国的合作第五篇 厦漳泉同城化规划实施:机制和体制 第十五章 厦漳泉同城化的保障机制 第一节 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研究进展 第二节 厦漳泉同城化的体制机制保障 第十六章 厦漳泉同城化的政策措施 第一节 规划实施 第二节 强化政策支撑参考文献附录厦漳泉同城化大事记
1.九龙江源头生态功能区 主要位于漳州境内的博平岭山地丘陵地区。本类型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林产业经营使本区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地带性植被大多转为针叶林,因而生态系统结构趋于简单,影响水源涵养能力。部分矿山的采矿活动和山地农业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未来应该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保育,对生态公益林逐步进行改造与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常绿林比例,完善和优化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提高其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的功能;加强对单一树种人工林建设的生态监管,对大规模林纸一体化项目及其造林基地建设要进行严格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推进环境友好的林业建设方式;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努力减少森林资源灾害性损失;加大火烧迹地、采伐迹地的造林和育林力度,加速林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生态功能的提高;做好矿山开发的生态修复工作;严格控制林业以外的其他开发活动;强化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区条例,同时,着手建设自然保护区群网和种质资源库,禁止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产生环境污染的开发建设活动,以维护生物多样性;发展农村新能源,进一步加大沼气池建设和推广力度,普及高效省柴节煤炉灶,保护森林资源;严格限制小水电发展,规范中型水电站建设;逐步清理区内采矿以及林木加工等资源消耗型项目和污染型企业。 2.中部山区生态功能区 主要位于戴云山和博平岭的交界地带。本区域是福建重、中度水土流失的 集中分布区,也是沿海产业带西侧的生态屏障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和监督是其主要的任务。该区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林产业经营使本区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地带性植被大多转为针叶林,生态系统结构趋于简单;部分矿山的采矿活动和山地农业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未来要实行封山育林,保护植被,禁止毁林开荒、烧山开荒,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在15度以上坡地开发园地必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加大矿山开发的生态修复力度,因采矿和建设使植被受到破坏的,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恢复表土层和植被;强化矿山环境综合整治和水土流失治理,取缔关闭不符合最小开采规模规定的矿点,严禁在禁采区内新建矿山、矿点;进一步加大沼气池建设和推广力度,通过以沼、电、气、煤代柴,减少樵采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
陈雯、陈顺龙主编的《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重塑发展新格局)》在深入分析同城化内涵以及国内外同城化和一体化的发展案例的基础上,指出同城化是指相邻地区之间实现文化认同、经济一体、空间均衡、要素互通、利益共享、福利趋同的过程。这一过程都是在突破行政边界的基础上,遵循增加密度、缩小距离、加大分工和减少分割的特征,促进区域整合和效能的提高,使地区发展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