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原理
2013-4-1
科学出版社
富特 (Michael Foote),米勒 (Arnold I.Miller)
樊隽轩,詹仁斌
无
该书是国际古生物领域一本颇有影响的基础图书,已出到第三版。本书即第三版(2007年)的中译本。书中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在内容上做了较大改动,吸纳了近些年来国际古生物研究领域众多热点研究的新进展,内容全面系统。对国内地质古生物读者而言,本书不仅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科书,而且同样可作为地层古生物专业人员了解国际前沿的重要参考。
中文版序
序
前言
致谢
第一章化石记录的特性
1.1古生物学的性质及范畴
1.2化石保存
概要性介绍
化石形成方式
假化石及人造物品
埋藏学
特异保存
1_3化石记录的采集
测量化石记录的完整性
1.4化石记录性质的时间变化
生物扰动
骨骼矿物学
含化石岩石的地理及环境分布
1.5化石记录知识的增长
1.6已发表的古生物数据的书目来源
1.7结束语
第二章生长和形态
2.1形态特征
2.2标本的描述和测量
图示描述
描述性术语
测量的描述
2.3生长与发育特性
生长的类型
描述个体发育的变化
生长速度
异速生长的原因
异速发育
其他异速发育关系
异时发育
2.4结束语
第三章居群和物种
3.1生物学和古生物学中的居群
居群内的个体变异
3.2描述变异
描述单维变异
描述二维或多维变异
3.3物种的生物学性质
生物种概念
物种的起源
物种的识别
形态种和生物种
3.4结束语
第四章系统学
4.1正式命名及种的描述
分类名称的书写格式
种名的改变
分类过程的重要性
4.2系统发育学
分支图和树状图
共有新征和演化关系
根据形态特征推断亲缘关系
系统发育估计的准确性
其他方法
谱系中的时间维
4.3分类
较高分类等级的属性
涵盖范围和等级
4.4结束语
第五章演化形态学
5.1适应及其他基本假说
5.2功能形态学
功能形态分析的方法
生物力学分析灭绝物种实例
其他关于功能学解释的证据
5.3理论形态学
发掘生命的不同模式
权衡取舍以及局限的最优化使用
表型变化及其背后的遗传因素
5.4结束语
第六章生物地层学
6.1生物地层学数据与对比的性质
6.2复合对比方法
图形对比
出现事件排序
限定最优化法和排序与校准法
6.3利用梯度分析进行区域对比
6.4层序地层学与化石的分布
6.5地层延限的置信限度
6.6结束语
第七章演化速率与演化趋势
7.1形态速率
形态速率的定义与测量
形态演化速率的时间标尺
7.2分类单元演化速率
生物类群的长期特征速率
时间段的演化速率测量
分类单元演化速率的影响因素
7.3形态演化与分类单元演化的关系
古生物学中的宏演化及演化速度与模式的
重要性
检验点断平衡假说
研究实例:新近纪加勒比海苔藓动物
停滞机制
点断变化机制
7.4演化趋向
检验持续方向性
系统发育倾向的机制
7.5结束语
第八章全球分异与灭绝
8.1生物多样性的属性
8.2全球分类学数据库
8.3全球多样性曲线的构建
8.4显生宙以来的分类组成转换
海洋生态域
陆地生态域
8.5显生宙以来新生率和灭绝率的下降
8.6集群灭绝
集群灭绝的特征
集群灭绝的诱因
集群灭绝的选择性
8.7下一代古生物数据库
8.8剖析集群灭绝后的分化和复苏
奥陶纪辐射
热带美洲新生代的区域性海相生物转换
集群灭绝后的复苏
8.9生物转换的简要回顾
8.10形态多样性
形态歧异度分析的实例
8.11结束语
第九章古生态学和古生物地理学
9.1古生态数据的特性
9.2群落
9.3古生物群落
化石类群在古群落中的分布
化石类群在区域地层上的分布
9.4演化古生态学
时间中的生态空间利用
与生态互动相伴的演化转变
近岸一远岸分异模式
生态互动和集群灭绝
9.5古环境和古气候重建的新方法
δ18O和Mg/Ca值
通过化石植物推测古气候和古大气
9.6古生物地理学
9.7结束语
第十章古生物学领域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案例
10.1古生物学的综合性
10.2海洋生命的寒武纪大爆发
化石记录
寒武纪事件的演化解释
寒武纪大爆发的原因
10.3晚二叠世灭绝事件
灭绝时间
环境变化、生物地理和灭绝机制
10.4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
引发PETM的原因
生物效应
10.5更新世大型动物群的灭绝
晚更新世灭绝的性质
大型动物群灭绝事件中人类的角色
10.6保护古生物学
10.7天体生物学
10.8结束语
词汇解释
参考文献
译后记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