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黄楠森 高等教育
出版时间:

1998-6  

出版社:

高等教育  

作者:

黄楠森  

页数:

433  

字数:

53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是国家教委在“八五”期间组织编写的,后又作为国家教委“九五”重点教材立项。本书作者大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的作者,小部分是近十多年来成长起来的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中青年学者。我国真正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本书是在这近20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的。我国过去在大学里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课和原理课,这似乎是告诉人们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一个历史过程,而是一本本经典作家的著作,而原理就是从这些著作中抽绎出来的。但是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科学,它就有它萌芽、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就必定有正确与错误、真理与谬误的互相交错和转化,因此,一当“文革”结束,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得以确立,“百家争鸣”政策真正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在我国的研究和教学中开展起来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把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水平推上了一个新的阶段,因为以历史的眼光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大增强了它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这对于人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十分有利的。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1981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为滥觞,陆续出版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或专著,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可以说是这类著作中最详尽的一种。但这部400万字的巨著并不能当作教材来使用,特别是9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争论日益突出,一本新的能反映时代特点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发展水平的教材的需要就提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者们面前,这就是本书编写和出版的主要原因。国家教委社科司1993年颁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大纲》采取了一种新的框架,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萌芽到今天大约150年的发展分为三个50年,每个50年各占3章,即第一、二、三章叙述和评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19世纪下半期在欧洲的形成、传播和发展,第四、五、六章分别为20世纪上半期在俄国(包括后来的苏联)、西方国家和中国的传播、研究和发展,第七、八、九章分别为20世纪下半期在苏联、西方国家和中国的发展。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体系,本书采取了这个体系,但把第九章又分为两章,第十章专门介绍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贡献。

内容概要

  本书是国家教委在“八五”期间组织编写的,后又作为国家教委“九五”重点教材立项。它的作者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和研究的知名教授,其中大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的主要作者。本书是在总结我国理论界近20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编写的。本书叙述和评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包括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大约150年。本书把这150年大体分为三个50年加以评述:第一、二、三章为19世纪下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在欧洲的传播与发展;第四、五、六章为20世纪上半叶在俄国、西方国家和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第七、八、九、十章为20世纪下半叶在苏联、西方国家和中国的研究和发展。这个框架同国家教委1993年公布的教学大纲基本一致,不同的是20世纪下半叶部分中国占了两章,突出了邓小平理论的哲学贡献。本书材料丰富,观点全面,说理透彻,行文流畅,除供哲学专业本科生使用外,亦可作为一般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内容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分期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1836—184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第二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
  一、参加青年黑格尔派活动时期
  二、开始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三、实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世界观的探索
  一、异化劳动理论在科学世界观形成中的重大作用及其局限性
  二、从异化劳动理论到唯物史观的过渡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问世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
  二、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的重大飞跃——《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制定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世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革命时期的运用、验证和发展(1848—1875)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1848年革命及其以后革命形势的哲学分析
  一、对1848年革命的哲学分析
  二、对1848年革命失败后形势的哲学分析
 第二节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中对自己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一、《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论证
  二、《资本论》的科学方法论
 第三节 恩格斯的军事哲学思想
  一、恩格斯是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
  二、科学的战争观和研究、处理军事问题的方法论
  三、批判唯心主义战争观,对战争做科学的预见
 第四节 巴黎公社经验的哲学总结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一、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公社经验教训的哲学总结
  三、公社失败后为继续坚持、捍卫和发展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而斗争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及其在欧洲的传播(1875—19世纪末)
 第一节 恩格斯在对杜林的论战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系统的论证
  一、反对杜林主义,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二、从实际出发还是从原则出发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
  三、批判“终极真理论”,论述认识的辩证法
  四、反对形而上学,论述辩证法的理论及其基本规律
  五、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第二节总结自然科学的发展,创立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和方法
  一、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的发展过程
  二、关于自然界的辩证发展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理论
  三、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的哲学思想
  一、马克思晚年笔记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二、恩格斯揭示人类早期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三、恩格斯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四、恩格斯的晚年通信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捍卫和发展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的传播和发展
  一、狄慈根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和贡献
  二、梅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捍卫
  三、考茨基早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
  四、拉法格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捍卫
  五、拉布里奥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
第四章 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和苏联的传播和发展(1883—1945)
 第一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
  一、19世纪末俄国经济政治状况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三、列宁在理论斗争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节 第一次俄国革命前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
  一、第一次俄国革命和认识论问题
  二、普列汉诺夫对马赫主义的批判
  三、列宁在批判马赫主义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第三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发展
  一、大战的爆发与第二国际的破产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西方的曲折经历(20世纪上半叶)
第六章 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第七章 战后苏联与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曲折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战后西方社会面临的挑战
第九章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难历程和毛泽东思想的曲折发展
第十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哲学基础
后记

章节摘录

公社在打碎原有国家机器的基础上所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正如马克思从公社革命实践中总结的那样,首先一条是废除常备军和警察,摧毁这些实行压迫的物质力量,斩断缠绕在社会机体上的“蟒蛇”,让社会重新获得解放和发展。公社的第一个法令就是废除常备军而用武装的人民来代替它。首先是在中心城市巴黎建立了由工人组成的国民自卫军,并以此为榜样规定在农村地区也应该由服役期限极短的国民军来代替原有的常备军。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这一创举,认为应当把它制度化,并且在公社失败的几个月后又进一步分析和强调建立人民武装的重要性,认为公社未能通过把一切劳动资料转交给从事生产的劳动者的办法消灭现存的压迫条件,从而清除“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唯一的基础”,“但是,在实行这种改变以前必须先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其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大军。”①(三)以公社的公仆制度代替官僚制度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所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的另一条重要经验,是取消特权、废除官僚制度。公社实行真正的普选制,由巴黎各区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公社,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而不是像资产阶级议会那样,每三年或六年决定一次由什么人来代表和压迫人民。公社真正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职能,破除了国家管理的神秘性,把军事、政治和行政职务变成了真正工人的职务。同时,公社规定从上到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国家高级官吏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支付给他们的办公费,都随着这些官吏的消失而消失。这样,社会公职就“不再是中央政府走卒们的私有物”④,“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们”被“随时可以罢免的勤务员”所代替,旧政府权力的合理职能终于“归还给社会的负责任的勤务员”了。马克思在这里总结公社经验而提出的“社会公仆”或“勤务员”的观念,是千百年来传统观念的革命变革,改变了“官贵民贱”的世俗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了官民之间的关系,端正了国家公职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和思想。(四)摧毁精神压迫的工具公社在废除了反动统治的物质权力以后,立刻着手摧毁反动统治对人民进行精神压迫的工具。首先宣布教会与国家分离,剥夺一切教会所占有的财产,让教士重新过私人的清修生活,靠信徒的施舍而不是靠国家的支持。同时,一切学校对人民免费开放,不受教会和国家的干涉,使人人都能享受教育,使教育和科学都能从宗教和剥削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这样,人民的思想和精神也会得到极大的解放,为社会的主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新生活扫除了思想障碍。

后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1991年国家教委委托我组织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的部分哲学教师编写的本科哲学专业教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已进行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近20年,已出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十多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发表了大量的科研成果,这次编写的目的就是为了总结这些经验,吸收这些成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学科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们编写组搜集和研究了已出版的教材,并于1991年冬乘去成都参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理论研讨会之便,到陕西师大、四川大学、西南师大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材料丰富,观点全面,说理透彻,行文流畅,除供哲学专业本科生使用外,亦可作为一般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内容的参考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PDF格式下载



很好,继续学!


这本书本来预计说是 9月290日到 提前十多天就到家了 很开心 刚拿到手 还没有开始看的 应该还不错 赞一个


整体挺不错的,送货快,就是书的一个角有点破损,书页是有点薄,但是不影响阅读。


质量很好,帮了我很大忙


正版,快递给力,书也很好,实用。


书还可以,包装也不错,只是速度太慢了。 这书作为考研书还可以参考


送货很快,书质量也很好~


讲马哲史很系统的一本书


书比较老了,讲的还可以,可以参考一下


正版书,但纸张比较薄


很好,发货超快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关于马哲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