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张岂之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7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张岂之  

页数:

366  

字数:

46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财”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育部历史学科“九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本书为六卷本《中国历史》的第三卷——隋唐辽宋金卷。作者详述了隋唐宋各朝的政治兴替、政治制度和国家行政管理、社会经济与管理、思想、学术与文化、社会生活与习俗等,在内容和体例上比同类书有所创新。作者还注意广泛吸收学术界的新成果,使得本书不仅成为通史教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可以当作一部断代史专著来使用。  本书资料翔实,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文字流畅。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历史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其他专业选用和社会读者阅读。

书籍目录

上编 隋唐五代(581—960) 第一章 隋唐五代的政治兴衰  第一节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一、隋朝的建立  二、南北统一  三、平定南方的反叛  第二节 隋朝的政治  一、巩固统一的文治政策  二、维护关陇集团的统治   三、隋朝的极盛  第三节 隋朝的灭亡  一、四出巡幸与大兴土木  二、征伐高丽和开凿运河  三、长白山起兵和杨玄感叛乱  四、义军蜂起和江都宫变  第四节 唐朝的建立与政权的巩固  一、李唐的先世与晋阳起兵  二、唐朝的建立  三、唐初的统一战争  四、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第五节 从永徽到开元  一、永徽朝政与武则天的崛起   二、武则天革唐为周  三、中宗复辟与韦后干政  四、玄宗继位与开元之治  第六节 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   一、玄宗晚年的政治问题  二、安史之乱  三、藩镇局面的形成   四、德宗与四镇的斗争   五、元和中兴   六、穆宗以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第七节 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   一、宦官势力的膨胀   二、二王八司马事件与甘露之变   三、牛李党争   四、大中之治  第八节 唐末农民战争与唐朝的灭亡   一、懿宗、僖宗的腐朽统治   二、王仙芝、黄巢起义   三、唐朝的灭亡  第九节 五代十国   一、后梁与后唐   二、后晋与幽云十六州的割让   三、后汉与后周  四、十国的分立  五、周世宗的改革与统一活动 第二章  隋唐五代的政治法律制度  第一节 隋代的制度  一、隋代的中央官制   二、隋代的地方官制   三、隋代的法律制度  四、隋代的军事制度  第二节 唐代中央行政机构  一、宰相与中枢决策   二、尚书省六部与卿监百司  三、监察制度与勾检制度  四、使职差遣与唐后期中央官制的变化  第三节 唐代地方行政制度  一、州县和京府  二、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三、方镇与幕府  第四节 唐代官吏选拔制度   一、学校与贡举   二、唐代官员的入仕途径   三、铨选制度   四、考课、俸禄与致仕  第五节 唐代礼制与法制   一、唐代礼制的演变…… 第三章 隋唐五代的社会经济与财政体制 第四章 隋唐五代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民族关系 第七章 隋唐五代的经学、史学与哲学 第八章 隋唐五代的文学、艺术与科技下编:辽宋夏金(960-1279) 第九章 辽宋夏金政治 第十章 辽宋夏金政治制度和国有行政管理(上)——两宋 第十一章  辽宋夏金政治制度和国有行政管理(下)——两宋 第十二章 辽宋夏金社会经济与管理(上)——两宋 第十三章 辽宋夏金社会经济与管理(下)——两宋 第十四章 辽宋夏金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十五章 辽宋夏金思想、学术与文化 第十六章 辽宋夏金社会生活与习俗附录 隋唐宋大事年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三节 隋朝的灭亡 一、四出巡幸与大兴土木 隋炀帝的好大喜功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他本人不断地外出巡游,给人民造成了沉重的力役负担。继位的当年他就乘船去江都,此后又两次游江都。两次北行到达突厥部落,出长城,西行到张掖。他在位15年,留居京师长安的时间不足一年。在巡游中他极尽奢侈之能事,到江都时的龙船数千艘,拉纤船工有9000多人,都穿锦彩袍,用青丝做缆绳,号称“殿脚”。沿途州县都要贡献食品和珍奇之物,州县官供献丰厚的可升迁,稍不如意即免职以至杀头。 炀帝还大兴土木修建玩乐场所。建造显仁宫时,搜罗长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奇材异石,又下令全国各地贡献草木花果和奇禽异兽。在洛阳西部修造西苑,周长200里的苑内有人工海,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山上有许多亭台楼阁,海北有龙麟渠流入海中,渠两旁有十六院,极尽工巧之能事。甚至苑中的花草秋冬凋谢后,用彩绸剪成花叶加以装饰,池沼中也布满绫制的荷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搞得国库匮缺,民众贫困。 二、征伐高丽和开凿运河 给隋朝造成严重社会危机的还有征伐高丽的战争和开凿运河的繁重徭役。高丽也称高句丽,汉晋以来被视为华壤故地,隋文帝封其主为高丽王。开皇十八年,高丽王高元兵犯辽西,隋文帝派汉王杨谅、高熲、王世积率水陆30万将士征伐。由于高丽自隋军平陈后,便治兵积谷,早有防备。隋军劳师远征,馈运不继,加上疾疫流行,水军在海上遭遇风暴,船只多被飘没,无功而还。高丽王高元连忙遣使谢罪,算是给了文帝一个罢兵的台阶下。 大业三年(607)隋炀帝北巡时,警惕地发现突厥启民可汗处有高丽王使者的活动。于是采纳裴矩的建议,要高元入朝。高元不从,炀帝决定出兵讨伐。大业八年第一次亲征高丽。出动左、右各十二军及沧海道水军舟舻千艘,目标直取平壤。高丽军队在辽水、萨水(大同江)节节狙击,坚城死守。隋将作战必须请示皇帝,一再贻误战机。结果食尽师老,转输不继,大败而退。 大业九年再次亲征,来护儿自东莱率水军出沧海道。这次敕准诸军便宜行事,诸将分道攻城,高丽形势危急。不料在黎阳(今河南浚县境)督运的杨玄感起兵作乱,掌握军事机密的兵部侍郎斛斯政叛逃高丽,迫使隋炀帝仓促退兵,高丽兵紧蹑追击,重创隋军。次年炀帝竟然又发动第三次征辽战争,此时全国战乱风涌,人多流亡,形势危如累卵。隋军大多不能按期集结进军。


编辑推荐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资料翔实,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文字流畅,可作为高等学校历史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其他专业选用和社会读者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PDF格式下载



这套书很不错了,是大学教材,希望其他几本亚马逊也能搞搞优惠,我想收齐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