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教程
2001-8
高等教育出版社
左仰贤 编
278
450000
国内已出版了多种动物学(动物生物学)教材,在动物学教学中发挥着很好的作用和影响。目前,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各类高等院校对动物学的教学内容、深度、广度和侧重点等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学的学(期)时数普遍有缩短和减少的趋势。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和酝酿编写一本比较简明、扼要的动物生物学教材,旨在使学生在课时较少的情况下掌握动物生物学最基本的理论和知识,为他们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是几所院校在动物生物学教学第一线的老、中、青教师,他们从不同角度审视书稿,最后统一了内容和编写格式。除编写有关章节内容外,江望高教授还为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做了大量的组织和联系工作;胡健生副教授协助编审了部分书稿;陈新文博士在书稿的编校等技术工作方面也作出了贡献。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林金安和吴雪梅先生为本书的编写和出版给予了很大的鼓励和支持。此外,本书还得到云南大学“2ll工程”重点学科“高原山地生态与生物资源学”和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云南大学生物学专业点出版基金联合资助。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本教程能否达到或基本达到编者的初衷,尚待实践检验。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师生和读者予以赐教、批评指正。.
本书分6章,第一章概论,包括生命的活动,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动物的结构功能水平,动物的形体,动物的发育,动物分类基本知识;第二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包括原生动物,多孔动物门,中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纽形动物门,线虫动物门,轮虫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第三章比较动物生理;第四章动物生态及分布;第五章动物的进化;第六章动物的保护。本书的编写特点是以系统发生为线索,注重动物体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统一,加强了动物生态和动物保护的内容。全书体系的安排,不是采用传统的学科体系,面面俱到,而是重点突出,适于教学,书后附有名词索引,以方便读者阅读。书中插图精美,均为作者精心设计、绘制。本书适合普通综合性大学、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生物技术系作教材,也可供相关科研人员及中学生物教师参考。
1 概论 1.1 生命活动 1.2 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 1.3 动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水平 1.4 动物的体形 1.5 动物的发育 1.6 动物分类基本知识 1.7 化石和地质年代2 动物的主要类群 2.1 原生动物(Protozoa) 2.2 多孔动物门(Porifera)(海绵动物门Spongia) 2.3 中生动物门(Mesozoa) 2.4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2.5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2.6 纽形动物门(Nemertea) 2.7 线虫动物门(Nematoda) 2.8 轮虫动物门(Rotifera) 2.9 环节动物门(Annelida) 2.10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2.11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2.12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2.13 半索动物门(Hemichordata) 2.14 脊索动物门(Chordata)3 比较动物生理 3.1 消化 3.2 血液与循环 3.3 呼吸 3.4 排泄与水盐平衡 3.5 能量代谢……4 动物生态及分布5 动物的进化6 野生动物保护参考书目名词索引
1 概论 1.1 生命活动 生命是作为生物本质属性而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因此,生物世界也称生命世界。 1.1.1 生物的基本特征 适应(adaptation) 生物为有利于生存而变化的过程。包括个体对某些特殊攻击直接反应的适应性(adaptability)和基因及染色体的可突变性(mutability)。后者不是对特殊需要的反应,而是随机出现的,给后代产生一系列变异性。 应激性(irritability) 生物对外界和内部刺激的感觉和反应能力。 内生活动(endogenous motility)不是所有的生物在其生活的全部时期都能运动。但是,其身体的某些部分能产生自生运动,即使是固着的生物也这样。例如,植物的叶转向光、根朝向重力。 营养(nutrition) 为了生长、维持生命活动和生殖,生物获取和利用物质(营养物)的过程。包括:摄食(ingestion):摄取营养物;消化(digestion):机械和化学地分解营养物;吸收(如sorption):消化产物被组织吸收;内部运送(internal transport):通过身体,常借助于循环系统,将食物、废物等进行分配和运输;新陈代谢(metabolism):在细胞内,生物自身营养物质的化学转化,包括将较大的分子分解为较小的分子并产生能量的分解代谢(catabolism)和将较小的分子合成较大分子并消耗能量的合成代谢(anaboli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