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美术创作与论文指导

皮道坚,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编 高等教育
出版时间:

2002-9  

出版社:

高等教育  

作者:

皮道坚,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编  

页数:

208  

Tag标签:

无  

前言

  《美术创作与论文指导》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美术教材中的一本,它包括了美术学(师范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两个主要环节——美术创作与论文写作的教学内容。  考虑到时代生活的巨大变化已使美术在观念内容和语言形式两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当前的美术教育中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教学与当代生活、当代艺术脱节的现象,因此本教材的编写力求克服以往教学内容陈旧过时、教学方法单调沉闷的弊端,在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安排上都作了一些新的尝试,目的在于探索新的符合当今世界知识创新潮流、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美术教育模式。希望尽可能通过这两个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关注当代艺术现状的热情,我们相信这对我们正在积极推行的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会有积极的意义。、  传统的国、油、版、雕分割教学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美术发展的需要,本教材有意突破这种分画种的创作教学模式,更着重于创作必备的知识系统研究和创作技能的综合培养,着重分析创作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创作与艺术史及视觉图式生成的关系以及创作与媒材的关系。在论文指导的教学内容中则注重创新精神培养与学术规范意识培养的统一。无论是上编创作指导还是下编论文指导的编者,都力求做到使本教材具备教学实践性强、知识内容丰富和学术视野开阔的特点。但限于水平和能力,疏漏、失误和不当之处定然不少,希望得到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教,以便今后修改完善。

内容概要

  《美术创作与论文指导》系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美术教材。分上编美术创作和下编论文指导两部分,上编包括关于毕业创作,创作——图像、符号与历史,创作的基本元素和创作——风格与个性;下编包括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意义和规范,毕业论文的选题,材料的收集,论文的撰写和毕业论文的答辩和评估。  《美术创作与论文指导》在编写中始终贯穿开放式思维理念,具备实践性强、知识内容丰富和学术视野开阔的特点。《美术创作与论文指导》可供高等学校本科美术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成人教育、专升本教育及广大美术爱好者使用。

书籍目录

上编 美术创作一、关于毕业创作创作与毕业创作回顾——中国20世纪50~90年代毕业创作概况当今艺术教育中的毕业创作问题毕业创作方法二、创作——图像、符号与历史重构的架上艺术创作雕塑与现成品(装置)创作新媒介艺术和新艺术实验三、创作的基本元素构图明暗、面积与构图点、线、面装饰空间(二维空间)下的构图矛盾空间与错视造型色彩色彩与构图色彩与造型色彩与情感色彩与构成材料四、创作——风格与个性毕加索贾科梅蒂弗朗西斯培根吴冠中王广义石冲下编 论文指导一、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意义和规范什么是毕业论文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意义和规范二、毕业论文的选题选题的意义选题的原则选题的方法和途径三、材料的收集材料的收集方法材料的辨析整理和归纳四、论文的撰写确立论点与拟定提纲论文的结构和写法五、毕业论文的答辩和评估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和意义毕业论文答辩的程序和评估附录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设计的特点科学哲学和中国当代美术批评走向新世纪的水墨画浅议《虢国夫人游春图》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近几年的毕业创作,很多学生使用了装置、影像、摄影、电脑技术等媒体手段。面对这些新媒体,我们往往无所适从,有的甚至横加制止,这是教育老化的表现。当今的艺术教育缺少与新型媒体相关的学科和课程训练,缺少艺术批评的知识,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毕业创作”作为检测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艺术才能的一种手段,历来是美术院校教学的重要环节,并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但令人深思的是,时至今日我们才发现一个问题,即毕业创作课程和基础教学课程的严重脱节。基础教学中过分重视技术以及描摹对象的训练,导致一部分学生画几笔素描还可以,搞起创作手足无措,这是忽视艺术教育中个性化培养的结果。其实在基础教学和创作训练之间从来就没有界限可分的。哪怕是写生,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它都是创作,敏锐、独到的观察与表现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训练。  因为艺术教育的目标既不是培养学生能画几笔很“帅”的画,成为一个能工巧匠.也不是培养只能咀嚼前辈果实的寄生虫,艺术教育更非自娱白乐的抚慰式教育。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蕴含着人类的思想,是人类的创造力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所以,只有“运动与变化”才能使它充满活力并不断获得新的生命。  毕业创作方法  毕业创作通常是由构思、构图(草图)、放大正稿、制作完成等阶段组成。但这不是方法,它只是时间进度与过程表。况且,依据创作者的性格特点、创作的内容、媒材方式等的不同,这种进度与过程也会不同。指导教师的作用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导师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手法强加给学生。好的指导教师不是家长式的。他们通常采用引导式的方式给学生以启迪。更重要的是指导教师能否从学生零碎的草图中捕捉他们构思酝酿之中闪光的思想,或者新颖的手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美术创作与论文指导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