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外宗教概论

卿希泰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0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卿希泰 主编  

页数:

373  

字数:

31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中外宗教概论》是为普通高等学校非宗教专业的大学生编写的文化素质教育教材。《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中外宗教概论》分为导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世界其他宗教等七章。其中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宗教的基本原理;第七章世界其他宗教,主要介绍了印度教、犹太教、锡克教、神道教和二战以后兴起的新兴宗教的概况。全书的编写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对所涉及的各种宗教的基本特征、发展历史、现状以及重要人物、主要经典、重要思想、主要派别等做了系统、客观和准确的介绍。全书文风朴实,深入浅出,语言流畅,简明扼要,可读性强。
  本书可供高校本、专科各专业作为选修课教材,也是社会读者学习、了解宗教知识的简明读本。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宗教的本质
第二节 宗教的起源
第三节 宗教的功能
第四节 宗教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
第五节 我国宗教的特点及宗教政策
第二章 佛教
第一节 释迦牟尼及佛教的创立
一、佛陀出世时的古印度
二、释迦牟尼的生平和人格特征
三、释迦牟尼的基本思想
第二节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
一、部派佛教及佛教的兴盛
二、大乘的兴起和盛行
三、密乘佛教
四、佛教在印度的灭亡与复兴
第三节 中国汉传佛教
一、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
二、中国化佛教诸宗的兴盛(6-12世纪)
三、中国佛教的衰迈及近现代转型
第四节 藏传佛教
一、前弘期西藏佛教(641-978)
二、后弘期西藏佛教
三、藏传佛教在西藏以夕卜的传播
第五节 佛教在世界其他地区的传播
一、南亚、东南亚的上座部佛教
二、日本佛教
三、朝鲜半岛的佛教
四、越南佛教
五、近现代欧美佛教
第三章 基督教
第一节 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
一、基督教信仰的渊源——犹太教
二、原始基督教
三、拿撒勒人耶稣
四、从耶路撒冷到罗马
第二节 天主教
一、天主教神权统治
二、东西教会大分裂
三、修院、大学与文化
四、当代天主教
第三节 东正教
一、希腊东正教
二、俄罗斯东正教
三、当代东正教
第四节 新教
一、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
二、新教三个主流宗派的形成和发展
三、新教的海外传播
四、当代新教
第五节 中国基督教
一、基督教在古代中国的传播
二、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
三、当代中国基督教
第四章 伊斯兰教
第一节 伊斯兰教的创立和发展
一、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的历史条件
二、穆罕默德创教的艰辛历程
三、哈里发国家时期伊斯兰教的迅速发展
第二节 伊斯兰教的经典及其教义思想
一、《古兰经》的成书及其主要内容
二、穆罕默德的言行录——《圣训》
三、经训的价值和影响
第三节 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与礼仪
一、穆斯林的六大信仰
二、伊斯兰教的五项功课
三、伊斯兰教的节 日
第四节 伊斯兰教的教派
一、逊尼派与什叶派
二、哈瓦利吉派与苏菲派
第五节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一、唐宋时期伊斯兰教的传播
二、元明时期伊斯兰教的发展
三、元明时期中国伊斯兰教的宗教制度
第六节 中国伊斯兰教的教派和门宦
一、中国伊斯兰教的三大教派
二、中国伊斯兰教门宦的形成
三、中国伊斯兰教的四大门宦
第七节 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
一、中国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
二、穆斯林学者的汉文著述活动
第五章 道教
第一节 道教的历史及主要道派
一、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的创建与改造
二、隋唐到北宋道教的兴隆和理论大发展
三、南宋金元至明代初、中期的道教宗派分化与融合
四、明后期至清代、民国道教的逐步衰退
五、1949年后道教的新生和在台港澳地区以及世界各地的传播与发展
第二节 道教的基本教义、经典、科仪及修炼方米
一、道教的基本教义
二、道教的基本经典
三、道教科仪
四、道教的修炼方米
第三节 道教的仙境、宫观及神灵
一、道教的仙境
二、道教的宫观
三、道教的神灵
第六章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的文化意义
一、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的文化内涵
二、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的地域文化特点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的原始崇拜
一、中国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
二、中国少数民族的自然崇拜
三、中国少数民族的祖先崇拜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举要
一、彝族毕摩教
二、纳西族东巴教
三、瑶族道教
第七章 世界其他宗教
第一节 印度教
一、印度教的形成和发展
二、印度教的派别
三、印度教的教义
四、印度教的节 日
五、印度教的礼仪
第二节 犹太教
一、犹太教的形成和发展
二、犹太教的教义
三、犹太教的节 日
四、犹太教的习俗
第三节 神道教
一、神道教的起源和发展
二、神道教的特征
三、神道教与日本民俗
第四节 锡克教
一、锡克教的创立、发展及影响
二、锡克教的教义与经典
三、锡克教的礼仪、风俗及节日
第五节 新兴宗教
一、新兴宗教的概念和背景
二、渊源于东方传统文化的新宗教运动
三、渊源于西方传统文化的新宗教运动
四、新宗教运动的特点

章节摘录

  穆罕默德的传教活动,可分为麦加时期和麦地那时期。612年,穆罕默德宣称得到安拉的启示,鼓励他公开宣传安拉的使命。从此,穆罕默德开始在麦加公开传教。他确信有责任向人们传达启示,号召人们从愚昧和迷惘中解脱出来,放弃对多神教及偶像的膜拜,归信宇宙万物的主宰安拉。他向人们描述末日审判的情景,对比火狱的恐怖和天园的幸福,告诫人们要止恶扬善。他呼吁穆斯林不分贵贱都是兄弟,应停止部落间的相互争斗和仇杀,还主张限制高利贷、赈济贫困者、善待孤儿、释放奴隶。穆罕默德的主张深受麦加下层人民的拥护,许多平民和奴隶皈依了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的传教活动,从一开始就受到麦加贵族和多神教徒的强烈反对,他们视伊斯兰教为异端邪说。穆斯林遭受日甚一日的攻击,他们无端遭到呵斥和羞辱,门前被倒满垃圾,在城内常被袭击和殴打。麦加反对派拒绝偿还欠穆斯林的债务,或拒绝与穆斯林合伙经营。对信仰伊斯兰教的平民和奴隶,更是采取各种残酷手段迫害、折磨,或用大石块压在奴隶的胸脯上,或令平民在正午的烈日下暴晒。并讽刺、漫骂、威胁穆罕默德,企图迫使他放弃传播伊斯兰教。614-615年,穆罕默德为保护信徒的安全,决定让部分信徒分两批渡海,迁往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暂时避难。617年,欧麦尔、哈姆扎等重要人物皈依伊斯兰教,给处境艰难的穆斯林以很大鼓舞。欧麦尔在麦加享有很高的威望,他的皈依产生的影响非同一般。620年,赫蒂彻和阿布·塔里布先后去世,穆罕默德的传教活动失去了有力的支持,处于极为困难的境地。  就在穆罕默德寻找对策期间,发生了“登霄夜游”的奇迹。穆罕默德于一夜之间就从麦加到耶路撒冷,并上升到第七重天又顺利返回麦加。穆罕默德的这次神秘主义体验,使耶路撒冷这座犹太教、基督教的圣城,后来成为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地,其地位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穆罕默德意识到出走麦地那,是使伊斯兰教发展的唯一选择。622年6月,麦地那75名代表来到麦加,他们在夜晚与穆罕默德秘密会面,正式请求穆罕默德前往麦地那定居,并发誓服从他的领导,保护他的安全,这就是著名的“阿克巴誓约”。穆罕默德经过充分的准备和部署,趁麦加反对派疏于防范之机,组织约200多名穆斯林,分期分批秘密迁徙麦地那。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外宗教概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