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学简编

吴方桐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吴方桐 著  

页数:

319  

内容概要

  《社会学简编(专升本)》是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的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专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教材。全书以社会良性运行条件的基本内容为主旨,分别从社会整体和社会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运动变化即社会变迁进行阐述,同时还从“三类协调”的障碍即社会问题、为避免和克服这种障碍所必须运用的工具——社会调查研究等角度展开说明;体系结构和逻辑线索清晰,内容精简,重点突出。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良性运行的条件二、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看法第二节 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划分二、社会学与其他门类科学的关系第三节 社会学的特点和功能一、社会学的特点二、社会学的功能第四节 社会学简史一、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二、社会学在中国第一章 社会第一节 社会概述一、社会的定义二、社会构成要素第二节 社会结构一、社会结构的定义二、我国的社会结构第三节 社会运行一、社会运行的类型二、社会运行的调控第二章 人的社会化第一节 人的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定义二、社会化的内容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一、人的生物基础条件二、社会环境条件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一、青年期以前的社会化二、青年期的社会化三、继续社会化四、再社会化第四节 社会角色一、社会角色的定义二、社会角色的类型三、社会角色的扮演四、角色集与角色冲突第三章 社会群体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一、社会群体的定义二、社会群体的特点三、社会群体的功能四、社会群体的分类第二节 初级社会群体一、初级社会群体的定义与特点二、家庭第三节 社会组织一、社会组织的由来与特点二、社会组织的结构与体系三、社会组织的管理第四节 非正式群体一、非正式群体的产生与特点二、非正式群体的作用三、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第四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一、社会分层的涵义及原因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理论的基本观点三、西方的社会分层理论简介第二节 阶级分层与非阶级分层一、阶级分层二、非阶级分层三、阶级分层与非阶级分层的关系四、其他分层第三节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分层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阶级分层的历史演变二、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社会层次三、社会层次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第四节 社会流动一、社会流动概述二、社会流动的类型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流动第五章 社区第一节 社区概述一、社区概念二、社区的构成要素三、社区的分类第二节 城乡社区一、农村社区二、城市社区三、小城镇社区第三节 城市化一、城市化的涵义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二、我国的城市化第六章 社会关系第一节 社会关系概述一、社会关系的定义二、社会关系对社会的制约作用三、社会关系的分类四、社会关系与社会互动第二节 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的定义二、人际关系的特点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系第三节 代际关系一、代际关系、代差与代沟二、代际关系的类型三、代际关系的调控第七章 社会制度第一节 社会制度概述一、社会制度的概念二、社会制度的类型三、社会制度的特点四、社会制度的功能第二节 制度化一、制度化的定义二、制度化的内容三、制度化的过程第三节 制度运行一、制度运行与制度化二、制度运行与制度变迁三、制度运行与制度改革第八章 社会控制第一节 社会控制的概念和主要理论视角一、社会控制的概念二、研究社会控制的主要理论视角第二节 社会控制的类型与手段一、社会控制的类型二、社会控制的手段第三节 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一、越轨行为的涵义二、越轨行为的分类三、对越轨行为的社会学解释四、越轨行为与犯罪的社会控制第九章 社会保障第一节 社会保障概述一、社会保障的概念二、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三、社会保障的功能四、社会保障的特点五、现代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 国外的社会保障一、英国的社会保障二、德国的社会保障三、新加坡的社会保障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保障一、中国社会保障的建立和发展二、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第十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第一节 社会变迁概述一、社会变迁的概念二、社会变迁的类型三、社会变迁的原因四、社会变迁的理论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一、现代化的概念二、现代化的特点三、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四、西方现代化理论简介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现代化一、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二、中国现代化的目标选择第十一章 社会问题第一节 社会问题概述一、社会问题的概念二、社会问题的分类三、社会问题的特点第二节 人口问题一、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二、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三、我国人口问题形成的原因四、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对策第三节 贫困问题一、贫困问题概述二、贫困问题的社会后果三、存在贫困问题的原因四、解决贫困问题的对策第四节 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三、控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第十二章 社会调查研究第一节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一、准备阶段二、实施阶段三、总结阶段第二节 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一、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以及个案调查二、访谈调查三、抽样调查四、问卷调查第三节 问卷设计一、问卷结构二、问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第四节 观察法、实验法与社会调查研究一、观察法与社会调查研究二、实验法与社会调查研究附录 中国、日本、韩国三国青年生活观与社会意识调查问卷(大学生问卷)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三、对越轨行为的社会学解释  很多学科都非常关注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比如生理学认为某些人具有独特的生理特征,从而容易成为越轨者;心理学强调越轨者的人格缺陷;社会学则更强调是什么社会背景使社会成员成为越轨者并采取越轨行为。在这个问题上,社会学作出了大量解释,下面选择几种重要的理论略作介绍。  1.结构张力理论对越轨行为的解释。社会学中第一个影响广泛的越轨行为理论是由默顿提出来的。默顿认为,文化在调节个人的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文化规定了人们应该追求的目标;另一方面,文化也规定了人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合适手段去实现这些目标。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采取文化所规定的这些合法手段尚不可能去实现其目标,即对于他来说,文化所提供的目标和手段之间存在结构性张力,他必须采取措施来适应这种张力,或者放弃该目标,或者改用其他手段。这样,个人在对待文化所规定的目标一手段结构时,可能出现以下五种情况:  (1)遵循。既接受目标,又接受手段,即使成功的希望渺茫,也尽力按规范的要求去做。  (2)革新。接受合法目标,但采用非法手段,比如某些犯罪行为。  (3)仪式主义。按照合法手段行动,但对于合法的目标并不真正感兴趣,只是敷衍了事。  (4)退隐。既放弃目标,也拒绝手段。  (5)反叛。否定既有的目标与手段,而以新的目标与手段取而代之,比如某些革命者的选择。  以上五种情况,除了第一种遵循行为外,其他四种都是某种意义上的越轨行为。


编辑推荐

  社会学是从变动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以及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社会学简编(专升本)》从社会整体、社会构成、社会变迁等多方面对社会学展开讨论,全书体系结构完整,逻辑线索清晰,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全书的内容。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学简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