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建筑统计

唐健人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2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唐健人 编  

页数:

142  

内容概要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主干课程“建筑统计教学基本要求”,并参照有关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准编写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本书主要内容有:统计基本知识、建筑企业统计概述、建筑企业基本情况统计、建筑产品统计、建筑劳动统计、建筑材料与机械设备统计、建筑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统计分析。重点介绍建筑统计的基本理论、内容和方法。每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行业岗位培训教材或自学用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统计基本知识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统计信息资料? 第三节 统计分析方法 案例 复习思考题第二章 建筑企业统计概述 第一节 建筑企业统计范围 第二节 建筑企业统计指标与统计报表 第三节 建筑企业统计相关知识 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复习思考题第三章 建筑企业基本情况统计 第一节 建筑企业的经济类型和行业类别? 第二节 建筑企业基本情况统计 复习思考题第四章 建筑产品统计 第一节 建筑产品实物量统计 第二节 建筑产品价值量统计 第三节 建筑产品质量统计 案例 复习思考题第五章 建筑劳动统计 第一节 建筑企业职工人数统计 案例5-1 第二节 劳动时间使用情况统计 案例5-2 第三节 劳动生产率统计 案例5-3 第四节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和职工个人收入统计 第五节 建筑企业社会统筹相关统计指标 复习思考题第六章 建筑材料与机械设备统计 第一节 建筑材料收入量统计 第二节 建筑材料消费统计 第三节 建筑材料库存统计 第四节 建筑机械设备统计 第五节 新型建筑材料和设备的应用情况简介 案例 复习思考题第七章 建筑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统计分析 第一节 建筑企业财务状况统计 第二节 建筑企业经营成果统计与评价 案例7-1 第三节 建筑企业统计分析报告 案例7-2 复习思考题附录1 统计法规摘要附录2 法人单位(2001年)基本情况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各自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但相互之间又密切联系。综合指标法和统计分组法是运用于统计全过程的基本方法,而综合指标法又建立在大量观察法的基础上,统计分组法是正确运用综合指标法的前提条件。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组成了统计研究方法的完整体系,构成统计科学的中心内容。  二、统计的性质、作用和任务  (一)统计的性质  根据统计的研究对象,可知统计具有以下几个性质:  1.数量性  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数量多少;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统计的目的,就是要反映这些数量方面的现状和它们的发展过程。  但是,统计的数量性特征并不否认定性认识在统计中的作用。统计对社会现象数量方面的调查研究,必须以对社会现象的定性认识为基础。只有对社会现象的性质、特点、运动过程有一定的认识,才可能进行定量的认识,才有可能进行社会活动。例如,要了解和研究建筑业总产值的数量、构成及其变化,首先必须对建筑业总产值本身有所了解,然后才能根据这种认识去确定建筑业总产值的口径、范围和计算方法,才能有根据地去处理许多复杂的实际统计问题。  2.总体性  统计认识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不着眼于个别事物,而是着眼于认识事物总体的数量特征。这里所说的总体,是由具有某种相同性质的全部事物所组成的。例如职工人数统计,不是要了解和研究个别的职工,而是把职工作为总体看待,反映一个企业有多少职工,男女各有多少,各种年龄、各种民族、各种类别的职工有多少,如何变化的,这种量的变化有没有一定的规律等等。职工人数统计是这样,其他统计也是这样。但是,统计对社会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认识,是从对个体的实际表现的认识过渡到对总体的数量表现的认识的。这个过程可以简称为从个体到总体。例如,职工人数统计必须从了解每个职工的情况开始,然后经过分组、汇总、计算等工作,过渡到说明职工总体数量方面的情况。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建筑统计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