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童庆炳  

页数:

38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2版)》原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也属于高等教育出版社“百门精品”课程教材。修订二版内容与原版本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动,《文学理论教程(修订2版)》内容分为五编:第一编导论介绍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诞生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第二编阐述了文学活动的性质;第三编论述文学创造的过程;第四编介绍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考察了作品类型,分析了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及其内在审美形态;第五编论述文学消费与接受的关系。《文学理论教程(修订2版)》适合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基础课教材使用,也可以被其他专业学生作为选修课教材使用。《文学理论教程(修订2版)》还配有导学光盘和学习卡,学生通过导学光盘的引导和学习卡上的密码路径即可进入网络环境的学习当中去。

书籍目录

第一编 导论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二、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二、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一、文学活动论二、文学反映论三、艺术生产论四、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五、艺术交往论第二节 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二、中国特色三、当代件第二编 文学活动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第三编 文学创造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第四编 文学作品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第五编 文学消费与接受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过程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初版后记修订版后记修订二版后记知识点索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文学理论教程 PDF格式下载



   不建议入门使用本书,尤其是自学者。
  
  
   两年多以前第一次读的文学理论书就是本书,始终不得门而入。也难怪,虽然打着众多“这几个要点有着内在的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样的万能金句,不幸的是那些个观点还是被各章节撕裂,根本合不起来。国内的理论书、入门书、概论书,因为种种原因(中国特色、编写人水平、“合作”卖教材),大多是泥沙俱下;在读过几本国外的教材、并有了理论框架以后,我发现我竟然很快就翻完了此书,不但发现了不少宝贝,也引发了我很多疑问。
   本书第二章,17页,称“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又论证说“马克思主义就是从人类学的、哲学的、经济学的、美学的、社会学的、媒介学的、符号学等多学科视点来理解文学”。如果按照韦勒克《文学理论》一书划分,这些(本书的内容)都属于文学外部研究,上述阐述也没有提及文学作为学科自己的方法(内部研究)。当然,作者虽然意图上没有提及内部研究,但是不代表全书没有相应的观点。
   对国外知名或一致认可的观点,以及大约不得不顾及的中国特色的观点,本书的的态度(尤其是本体论部分),与其说是照搬,不如说是“拿来主义”,合用则用,甚至不顾自相矛盾的情况。
   现就将本书与韦氏文学理论一书总论、外部研究部分做个对照笔记。韦氏一书经常为我国文学领域之著作所引用,可见此书观点的受认可度和经典性,本书对此书亦有参考。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文艺学是研究文学的学问,其名称是建国后俄译过来的。在学科独立之前或更早,东、西方一般都称其为诗学或诗论。
  文艺学的内容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部分。本课程,即文学理论就是文艺学的分支之一。
  ————对文学领域的划分,本书参考韦氏一书。除了此种三分法,还有人采用两分法,即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并 称文学理论。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文学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实践,以及马克思主义其他文艺观点),对艾布拉姆斯《镜与灯》四因素理论进行改造,将文学理论体系划分为五部分,即发展论、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
  ————似乎这个五部分的观点是国内比较统一使用的,虽然将发展论单列出来,但是对发展论的阐释却很局限。
  
  
  待续
  


   在新浪微博上胡乱看。胡乱刷新。刷着刷着,就看到童庆炳老师的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tongqingbing
  
   他写的《文学理论教程》。是大一时我学的第一门专业课。一想起这本书。心里就像过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全想起来了。教这门课的老师姓孙。他是唯一一位去过我们宿舍,和我们聊天的老师。 说实话,第一学期,我很讨厌这门课,也不怎么喜欢老师。 因为这门课要笔试。 我天生仇恨考试,以及一切考试的衍生品。 我咬牙切齿的学完了第一学期。勉强及格。
  
   第二学期,这门课变成考察课。期末只要写一篇论文就可以了。说也奇怪,我对这门课产生兴趣了。孙老师也不拘泥于书本。开始聊更多书本外的话题。他的本专业是研究明清小说的。他的例子多是明清小说。有一次,我正在和c聊天。 老师叫我回答问题。 很神奇,我一边和自己喜欢的人聊天,一边听着课。 居然都没有耽误。 我忘了回答些什么内容。但是我感觉我的回答令孙老师很满意。 我回答完,坐下。他说了很多鼓励的话。 只是惭愧。我心思还是没在课堂上。只顾着聊天了。
  
   课程结束了。这本书也就退休了。直到考研前的一周。我费了半天的时间,终于从衣服,杂物下,从柜子里翻出这本书。因为考研的一门专业课就是文学理论。在考研前的一周里。每天晚上。 去教室,我只带着这本书。 时隔3年,重新打开这本书,心里有种亲切感。又有点伤感。 当时和我聊天的人,已经远远的离开我了。 翻开书,上面竟然密密麻麻的记满心得,体会,思考。 原来我当时是很用功的。 起码比三年后用功。 付出真的有回报。考研的4门科目里。我唯一考的好的,只有这门课,而且是110多分。已经过了我要报考学校的及格线很多。 可是也只有它。 其余的科目全部惨不忍睹。
  
   今天,如果让我说一件我毕业时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我不会说,没有和心爱的人彻底表白,没有和我喜欢的她看电影,没有……都不是。 我唯一后悔的是,我把这本《文学理论教程》当废纸卖掉了。也许是毕业的时候,我心里长草,满心失望,也许是短路了。不知道为什么就把所有的专业课书,全都卖掉了。
  
   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那些书,书上密密麻麻记录的字,全都灰飞烟灭。它们最好的归宿,是被扔进熔炉里。重新,投胎,变成另一本书。一本书在断魂之前要不要喝孟婆汤呢? 如果转世的话,我希望它可以重新变成另外一本书,来到我这里。
  
   一起灰飞烟灭,被熔化的东西太多了。不光是书,还有书上的字,回忆,青春,那些无比珍贵的时间。


  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和蜕化
   文/孤鸿万里云
  
  引言:
   明眼人一看便知,此处套用了宗白华先生《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的标题,本文确实受宗白华先生文章的启发良多,而所引也较多取自宗先生的文章。
   本文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对当前意境研究的一个粗略的综述和评论,第二部分是我对意境初始意义的基本观点。
  
  一.研究史的回顾
  1.历史上的三次讨论
   关于意境的问题,我国曾有过三次大讨论。第一次是在1930-1940年代,当时的著名学者几乎都参加了讨论,如胡适、闻一多、朱自清、宗白华、李长之、朱光潜等,学界认为这次讨论为我国意境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50-1960年代,国内又开展了第二次大讨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朱光潜和李泽厚。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期是第三次讨论的高潮,但此次讨论只有史料整理上的价值,理论上没有什么突破。
  2.基本的混乱
   学界目前有一个现象,就是企图用“意境”一词涵盖所有我国古代文论中出现“境”字的内容,就我目前所看到的材料来说,“意境”一词出现的频率并不高,或是将分别使用的“意”“境”认为就是“意境”,或是将“境”、“神境”、“灵境”认为是“意境”的别用。我们让“意境”一词承载了太多的涵义,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古人所说的“境”、“神境”、“灵境”等等可以统一为“意境”?我怀疑是“意境”一词在近代以前一直是很少使用的,只是近人为了捻出“意境论”而空加了许多意义。这是近代以来造成的混乱局面,实与古人无关。
  3.意境作为概念?
   意境可以作为概念吗?这是意境研究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基本问题。一个概念的基本特征是我们知道用这个概念作什么,也就是说,概念作为命题,必须于理论有益,能由这个概念生发出作用于整个理论体系的内容,正如“理念”之于柏拉图,“绝对精神”之于黑格尔,而不是像恩格斯所批评的费尔巴哈那样,有了命题却“完全不知道用这些命题去干什么,它们始终是纯粹的空话”。而就目前我所看到的关于意境的讨论中,只是在意境的外围对这个问题作随意的阐发,只是形式意义上的阐明,而没有任何论述深入到意境内部,所有的讨论都是始于意境而又止于意境,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理论纵深,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和广度,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意境作为一个概念的合理性。
   为此,本文中将尽量避免将意境作为概念出现,我们认为,按“意境”的初始意义,描述的乃是一种可能。
  
  二.意境的诞生
  1.意境的诞生
   “意境”二词连用最早见于相传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中。王昌龄所说的“意境”乃是诗境三境之一,但却是至境。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2.物境与情境
   王昌龄所说的物境可以与西方文论传统中的摹仿说相对应,而情境可以与表现说相对应。摹仿说来自对于自然的恐惧与崇拜,表现说则是人类面对自然最终迸发出强大自信心之后的产物。但是在这两个观念之后,中西方出现了不同的分化,独独中国出现了“意境”之说,而西方却没有,这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的。
  3.意境产生的哲学源泉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文论的独创,不是偶然的,自有其渊源。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与佛学东渐后同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产生的禅宗思想所诞下的宁馨儿。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最重视的是天和人的关系问题,处理天人关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天人合一”。金岳霖先生在《论道》一书中曾经指出,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晚年论及中国文化时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天人合一观中,自然与人不分彼此,达到高度统一的状态,乃是中国哲学所追求的至境。这种对至境的追求反映在文学创作中,便有了“意境”的诞生。
  天人合一乃是中国哲学传统中特有的观念,在西方哲学传统中,自然是作为人的对立面而存在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意境”之说只能产生于中国。
   而为什么还要禅宗思想的共同作用才能有“意境”之说的诞生呢? 因为禅宗承认了宗教超越性的个体性原则,提出了“即心即佛” (佛心便是我心)、“佛是自性”(佛性乃我固有),也就是直接承认了“意境”可以被直接创造,可以表现为一种主动性。禅宗六祖慧能“顿悟自性,见性成佛”的禅学思想,与道、儒并列的,提供了一条实现“天人合一”的途径。宗白华先生认为,“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的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
   对于禅境,宗白华先生对于意境有一段充满诗人气质的解释:
  所以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屈原、庄子都离佛道甚远,但却浸染禅境,妙变无穷。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如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
  4.作为诗境至境的意境
   王昌龄说意境的时候,只有九个字“张之于意而思于心”。为什么王昌龄不多说几句呢?这是因为,意境乃是诗境的至境,而至境乃是不可言说之境。未达至境者,不知何为至境,故不能说;已臻至境者,却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太白之仙气超然,子美之心怀苍生,摩诘之禅孕空灵,必是已达王昌龄所谓之意境也,乃是道、儒、禅之殊途同归也。(这里似乎包含着一个悖论:你没有达到至境你又怎么知道至境是什么个样子,而又怎么能判断太白子美摩诘已臻至境呢?可以这么来说,我们根据此三人的作品和胸怀,与其他人比较,认为他们远胜于他人,而物境和情境都是可以描述的,高于此,则认为达于意境了。)
  至境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如歌德所说:“真理和神性一样,是永不肯让我们直接识知的。我们只能在反光、譬喻、象征里关照它。”宗白华先生关于意境所作的诗意描述其实也只能是一种“反光、譬喻、象征”,而不能直达意境的本质。故在第一部分,我称 “意境”一词描述的不是审美感受,而实在是一种可能而已。这里,“意境”一词采用的是保守意义,即最初的意义。
  
  三.意境的蜕化
   恩格斯在批评“费尔巴哈意义上的宗教”时说:
   宗教一词是从religare一词来的,本来是联系的意思。因此,两个人之间的任何联系都是宗教。这种词源学上的把戏是唯心主义哲学的最后一着。这个词的意义,不是按照它的实际使用的历史发展来决定,而竟然按照来源来决定。
   既然今天学界普遍将“意境”的意义扩大化,我们就不得不面对存在着的广义的“意境”,而不能单纯地从词源学上否定这类现象。
  1.蜕化之始
   “意境”的蜕化可以认为始于近代,古人本是将“境”、“神境”、“灵境”与“意境”分用,怕是近人觉得这样分用不利于构建一个统一的理论,便自作主张将古人的所有用心都弃之不顾,将所有的词等同于“意境”一词,使得“意境”的涵义不断扩大,大有攘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到今天,我们终于弃“境”、“神境”、“灵境”而独用“意境”。于是乎,所有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可以用“意境”一词论之,连小学生都知道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格式。然而,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必是放之四海而皆空,——因为缺少针对性的泛而化之的评论是毫无价值的。
   这正是“意境”一词的悲哀。
  2.试解
   普遍的使用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么一个文化现象,即承认广义意境的存在。
   对于意境的和所谓、何所指与何所用的问题,我承认何所指与何所用是一个难题,但我想在何所谓上我们不必耗费过多精力。既然意境所用较境界一词较窄,目前看来还只是在文学领域内使用,而境界则各用于诸多方面,由此,我倾向于用“意境”而舍“境界”。
   解决何所指与何所用的问题的难处在于我们从来没有很认真地用过“意境”一词。我们用它的时候,多是在它前面简单的加上定语,此时,“意境”是作为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出现的。比如说,绮丽哀愁的意境、粗犷豪迈的意境。有时候我们也说,意境悠远、深邃。“意境”作为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词语,却丧失了它的所指。
   这个难处其实直接指向文论家企图构建“意境论”理论体系的美好愿望。但是这又回到了我们在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目前关于“意境”的讨论都只是未达本质的努力,缺少有说服力的理论纵深。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广义的意境”成为合理的文论体系的可能性。
  
   综上,我目前只能承认“狭义的意境”所描述的可能性,而对于“广义的意境”,其合乎理性的一面,——很遗憾——我们至今没有看到。


  今天复习文概~激动ing~我终于看到“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了~!如果不是听老师讲课,我可能永远无法发现创作活动论可以当管理学原理来理解。个人最喜欢创造论(过程),和接受论(过程中特别是是高潮净化说),特别要说的是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一片,不难理解,但是很难做到。先了解生活活动,才能理解美学意义。1.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所以产生人与对象间的是以情感关系。2.目的性与规律性统一。所以产生自觉能动创造。3.人本质力量的确认。直观上是审“对象”,蕴藉层次上是审“自己”。
  
   然后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中,个人最推崇第一点“无功利与有功利”这一点,鲁迅大神说的最明白。咱就不多说了。所谓直接的无功利不过是实现间接功利性的手段。够赤裸裸了。
  
   创造论的发生阶段,讲发现的。又联系到“无意识”了。培养自己的话,偶初步总结是,对你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去观察它,以便能够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曾被发现的东西。因为人们用眼光看事物的时候,只习惯回忆起眼前人对这事物的想法。很难做到,因为需要调集大量的心理能量,还要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既需要外在机缘,外在刺激物,又需要内在蕴藉和突发热情,把原先焦躁不安的盲目驱力变为明确而坚定的行动意图。
  
   需要安静。一般来说,未经沉思或者二度体验的对象,客观性很强。没有受到主体精神的濡染,驯化,这些对象往往不具有诗意的性质,不能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很多女人就是这么给生活里蜂拥而来的一切刺激,信息整成黄脸婆的。北岛的《生活》仅一个字:网
  
   接受消费论里面,最有意思的“净化”。无害的快感。在星海音乐厅那次算是个人很震撼的一次自我教育了。
  


童庆炳最近好像是09吧,将这种先入为主的式的文学理论抛弃,新书从历史、文化角度来阐释,这应该是世界潮流,中国本应无文艺学这个东西的吧,后文革时代产物吧


最近在看的《文学理论新编》也是童庆炳的,比红本的更能让人接受。它的叙述没有那么压人。。。
偷偷看了你的文字,觉得有相契的地方。忍不住多嘴啦。


老师的说法是不是跟弗莱在《批评的剖析》的序论中的说法是相反的。。。。。?


何以见得?愿闻其详。


我觉得写的很好……


这书觉得看着太吃力了,根本让我没有预习的兴致,现在看来也完全没有必要。由于发现它也许基本上是base on Marxism,所以觉得死记只能被洗脑。我觉得就纯粹当做一个角度好了,很期待课上能发现更多不同的角度。如果这门课能使我的思考更加理性,也未尝不是好事。


你会如愿以偿的。


其实应该有很多老师并不完全按照概论讲吧


我明天研究生面试,考的是文艺学,看了这个觉得终于明白文学理论的书为什么只能拆开了看而不能整体了看……文学理论的发展是不是应该如文学的发展,去理性化,成为现代派呢?


确实低年级不适合开始文学理论课程,没有阅读基础,又全是理论,真的很枯燥。当时上大一最讨厌的就是文学理论课了!!!后来到了高年级为了考研才又重新看了起来,有了阅读基础就好多了。每一次看都觉得有新的收获,现在读研学比较文学,虽然不怎么用到文学理论,但是偶尔拿出来翻一翻也觉得受益不少。和西方文艺理论一起比对着看更有意思!


我要哭了,要是我们系有这样的老师就好了 TAT


不知道楼上的考上没有……


在成长中,有些东西视若珍宝,保存很久却发现只是一堆破烂;有些东西不经意间被丢掉,可是后来想找的时候再也找不回来了。


是啊,这样的东西太多了。 数不胜数。


唉,确实是啊。。。真的感觉到了岁月剥蚀过后 你的后悔。。。我也有过对于小学课本的情节。。。所以以后我再也不仍书本了。。。那是本啊!


其实,没有其实。


身边躺着这本书~


是学中文专业吗,还经常看吗。


学中文的``~


是啊,也只有学中文的才会看这本书吧。


比起文学理论 更爱作品些 倒是觉得现代文学很好玩


是的。 没有作品,理论永远是空中楼阁。 现代文学。小胖,你喜欢谁呢。 看不看废名。 他写《桥》等等。 我一点也看不懂。 除了著名作家。老舍,鲁迅,沈从文,张爱玲……外。 我也喜欢施蛰存。 老先生写的《石秀》 真特别。 他的书很难买。 上一次看还是在图书馆。
你呢?


喜欢迅哥 才从绍兴回来
喜欢沈从文 喜欢萧红
老舍也好 就是京味太浓 有些过有点窄
才学的施蛰存 新感觉派作家 还没看作品


周作人呢。


是喜欢平淡的文 喜欢散文过于小说 觉得只有散文才有真性情
可是更喜欢能渗到心灵的文字 喜欢华丽的对生命的热爱
周作人太淡
可能是年龄的原因
没到能感悟他的情感的年龄吧


还有。 你看不看王鼎钧。 台湾作家。 他的散文很特别。 与所见都不同。


没有 我没看过 我找书看看去


我喜欢有气场的女性。漂亮总会过时。甚至变得恐怖。 但是那种知性永远不会过去。
谢谢你又来留言。我不知道自己当初写这些有没有胡说。有没有写错。我已经很久没看这本书了。留下的只是一点感觉。


所以我很庆幸自己很留恋旧物,不舍得丢,就少一点遗憾……


是啊。不过我觉得旧物还是有区分的。有些值得珍藏。 有些倒不如丢弃。 我说的不是这本书,是其他的东西。


放心吧,绝对是当二手书卖了,到有所需之人之手中了


您是乐天派,很好。


大师,您说的确实很有道理,但我还是很难总结出一个演进过程。
请问您能不能系统地说一说中国文学理论史上“意境”理论的大致演进(时间线索)和相关意义呢?非常感谢。


我的意思是
近人觉得这样分用不利于构建一个统一的理论,便自作主张将古人的所有用心都弃之不顾,将所有的词等同于“意境”一词,使得“意境”的涵义不断扩大,大有攘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到今天,我们终于弃“境”、“神境”、“灵境”而独用“意境”。于是乎,所有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可以用“意境”一词论之,连小学生都知道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格式。然而,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必是放之四海而皆空,——因为缺少针对性的泛而化之的评论是毫无价值的。
没有演进过程
只是一些无良的文论家鼓捣出来的废品


确实~今天的人们总是希望找个框架去套,努力去解释现存的一切,最好不是黑就是白,是对世界未知事物太多而惶恐,以及对自己的不自信作祟吧~


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刚看到这则寓言,尖锐地讽刺了一些人随意穿凿附会的治学态度。它说明,做学问不能断章取义,胡乱解释前人的片言只语,从中寻求什么微言大义。反观文中所论“意境”一语,实为举烛尚明之类。
以上。


好有文化的,葱白~


话说您双学位修的是中文啊。全是教科书级的。。。强大。。


物理中文双学位?!膜拜~~


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读课本竟然读到这么激动的..


呃 你太强大了 我看的时候觉得很艰涩么……


冷嘎列篇雄文看得我脑壳疼,太深奥狠哈D嘎,看完后对自己号称对文学有兴趣产生绝望。蛮欣赏你真滴用啊心。 


LZ,看课本激动的不止你一人,我也是啊


这种书也值得说么 楼主您读过几本理论书啊


这本书确实很让人兴奋。 比如书里介绍的那首诗,我偷吃了蓝莓,聚集在一起写,就是便条。 分行写,就是一首诗。
有意味的形式。


嘿~这评有点火星。


啊,姐姐,你也太不给我面子了哈,西西


的确阿,不太像书评


写的有那么点怨妇的味道。


借书评发牢骚而已


说得不错。
我读中文的,哈哈~


写得真多啊 。。。


中文的心声,我有共鸣了~


中文系为什么不出作家、大师?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作家是需要人生阅历的 而一种丰富的、奇幻的、厚实的人生阅历是任何人都可以拥有的 正像留日的刺激之于鲁迅 上断头台的刺激之于老陀 有些中文系学生不缺艺术表现力 他们缺的是一种人生历练
二 中文系的学生什么时候最容易成材出作品?一定不是刚毕业的学生。当忙忙碌碌为充饥而奔走时,再去构建纯文本无异于镜花水月。当所学不能转化成生产力的时候,内心的坚持和操守实在不堪一击。
三 中文系的训练在于学术 可以这么说学术大师一定出自中文 一定有师传 中文系的培养成果是学术上的当然副产品可能是作家
四 中文系还有一个内心视角紊乱的问题 即使中文系的学生想创作 由于浸淫太深而导致囿于前人的泥潭 即每有创作必有前辈的阴影 致使裹足不前


呵呵,写得真不赖。算是把中文系学生的状态和心理都吃透了。俺也是学中文的,某日读书时掩卷一思,立刻找出一堆不是科班出身的作家来,立刻蔫了~


看完了,我也中文的,没找见主题- -


问题是我们一进校,老师就劈头盖脸地告诉我们,中文系不是出作家的,中文系是出文学评论家的。
后来我个人觉得,中文系要上位,靠的是天分;于是就转了社科,社会科学虽然也讲天才,但是众多的次级领域,只要你肯干,都是重要的。


公选课的推荐书目,所以来看看,呵呵。不是中文系的,受一些人的影响对文学稍微有点热忱。个人觉得作家不是靠人为培养的,怎么说呢,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可是中文系出来找个文编或小记的工作应该会比较容易吧
我竟是为了找工作才打算考中文系的研的。。。本科读的是某冷门理工,颇不适合女生。。。


我高考十分想报中文系。可是分数太低了,去了计算机系。没当成作家,做了程序员。听楼主这么分析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我不喜欢老童


这本的确是教材。。。。
我觉得你很眼熟,恩


你浙江温州的,为啥觉得我眼熟呢


LZ火星了


LZ原来是川师的。。


呵呵,没错


同是四川人的某只飘过~


我要考比较文学的研究生~


我还打算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生呢


我也是学中文的,现在在上这门课程,虽然很多东西不是很明白,但是学了总是有它的用处的,听过童庆炳先生的课,人家讲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中文的不一定就能出作家,但有些修养是其他专业的人所培养不出的。LZ太激进了。


呵呵,一年多以前的文章,勿太认真。


呵呵,写得好!


LZ乃不要激动。
葛叔好人啊,教我们的时候只把这本书当作讨论中的框架对象。


老生常谈~


中文系的我遇见过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拉斯柯尔尼科夫更悲剧的事情。在写毕业论文时候老师问我一同学,写鲁郭茅巴老曹吧,那美眉居然说没听过他们。顿时导师快哭了。现在想想最初还不如不选这个,让爱好都变质了,现在看见文学作品就心酸。


LZ在川师大还是西华师大啊?


LZ怨念很大啊
同读对外汉语,深感坑爹,更坑爹的是,我们甚至不开文学理论这门课


好文,流畅。


这本书基本就是压箱底,怨念无穷,因为它失去了对文学理论的兴趣,还好靠别的书捡会来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