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物理学

李寿松,张世良,郭呈祥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3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李寿松,张世良,郭呈祥 编  

页数:

250  

前言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本书在李逎伯主编的《物理学》(简称第一版)的基础上,依据1999年教育部组织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了全面的修改。教材的内容的主要变动如下:1.根据1999年制定的基本要求,《物理学(第二版)》增加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两章。2.删去第一版中“流体的运动”、“气体动理论”、“热量的传递”、“等离子体”和“传感器”等内容。本书改编工作由李寿松主持。各改编作者分工如下:张世良(第一章、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郭呈祥(第三章、第四章、第十二章和§10-12)、李寿松(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附录),并由李寿松修改、定稿,由扬州大学邵耀椿教授主审。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一定存在不少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使用本书的教师和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物理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物理学(第2版)(附光盘1张)》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依据1999年教育部组织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了全面修改。全书内容包括运动和力、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刚体的定轴转动、热力学基础、静电场、稳恒磁场、电磁感应、机械振动、机械波、波动光学、狭义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等12章,书末备有附录和习题答案。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物理学(第2版)(附光盘1张)》可作为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开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民办高校各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教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运动和力§1-1 位置矢量运动方程§1-2 速度§1-3 加速度§1-4 牛顿运动定律习题第二章 动量守恒能量守恒§2-1 动量定理§2-2 动量守恒定律§2-3 变力的功动能定理§2-4 势能§2-5 功能原理能量守恒定律习题第三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3-1 角速度和角加速度§3-2 刚体转动的动能定理§3-3 转动定律§3-4 角动量守恒定律习题第四章 热力学基础§4-1 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准静态过程§4-2 热力学第一定律§4-3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理想气体几个过程的应用§4-4 循环过程热机§4-5 热力学第二定律卡诺定理§4-6 熵熵增加原理§4-7 耗散结构§4-8 能源与节能习题第五章 静电场§5-1 库仑定律§5-2 电场强度§5-3 电势§5-4 电容静电场的能量§5-5 电介质习题第六章 稳恒磁场§6-1 磁感强度§6-2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6-3 磁介质习题第七章 电磁感应§7-1 电源的电动势§7-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7-3 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7-4 自感互感磁场的能量习题第八章 机械振动§8-1 简谐振动§8-2 简谐振动的特征量§8-3 旋转矢量法§8-4 简谐振动的能量§8-5 振动的合成§8-6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8-7 振动的分解频谱习题第九章 机械波§9-1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9-2 平面简谐波波动方程§9-3 波的能量能流密度§9-4 惠更斯原理波的干涉§9-5 驻波§9-6 声波§9-7 多普勒效应习题第十章 波动光学§10-1 电磁波光的电磁特性§10-2 相干光§10-3 杨氏双缝实验§10-4 光程§10-5 薄膜干涉§10-6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10-7 单缝衍射§10-8 圆孔衍射光学仪器的分辨率§10-9 衍射光栅§10-10 光的偏振性马吕斯定律§10-11 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10-12 光度习题第十一章 狭义相对论§11-1 伽利略变换式牛顿的绝对时空观§11-2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洛伦兹变换式§11-3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相对性§11-4 狭义相对论力学习题第十二章 量子物理§12-1 黑体辐射普朗克能量子假设§12-2 光的粒子性§12-3 德布罗意波实物粒子的二象性§12-4 不确定关系§12-5 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12-6 薛定谔方程§12-7 激光§12-8 固体的能带§12-9 纳米科技习题附录一 矢量代数简介附录二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和国际单位制(SI)附录三 一些基本物理常量习题(计算题)答案

章节摘录

插图:第十二章 量子物理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已经发展到相当完善的阶段。物体的机械运动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情况下,准确地遵守牛顿力学的规律;电磁学的规律总结为麦克斯韦方程组;光学也已建立起来,光的电磁理论揭示了光的电磁波本质;热现象也有了系统的、完整的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的理论。就在物理学家们对物理学理论的成就感到满意的同时,人们又发现了一些新的实验事实。这些实验事实用经典物理学理论无法予以解释,这就促使人们进一步去探索,以寻求能够解释这些实验事实的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在上一章,我们对狭义相对论作了初步介绍,在本章将讨论量子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的概念。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黑体辐射,普朗克能量子假设,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方程,康普顿效应,德布罗意波,不确定关系,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薛定谔方程以及激光、固体能带、纳米科技等。§12-1 黑体辐射 普朗克能量子假设一、黑体黑体辐射任何一个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要向周围空间辐射电磁波。这种由于分子、原子受到热激发而发射电磁波的现象,称为热辐射。另一方面,在任何温度下,当电磁波射到任一物体上时,除一部分能量被反射外,另一部分能量被物体所吸收。物体的表面情况(如颜色和粗糙程度等)不同,吸收辐射的本领不同。从日常经验知道,深色衣服比浅色衣服能吸收较多的辐射能。我们设想一种物体,它能完全吸收一切外来的电磁辐射,这种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1861年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提出,用不透光的壁所围成的空腔上的小孔可以看成黑体。如图12-1所示,外界投射到小孔的辐射进入空腔,经腔壁多次反射后,再通过小孔射出的数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因而投射到小孑乙的辐射实际上被完全吸收。


编辑推荐

《物理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物理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