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

李怡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7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李怡 编  

页数:

261  

字数:

32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诗歌阅读尤其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阅读是一件相当令人困惑的事情。大学中文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有更多的理论兴趣,完全可以将一个艰涩的西方理论讲得头头是道,然而一进入实际的文学阅读却多少有些不着边际起来。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呢,不少都对中国现代诗歌怀着一种看法:要么是平自如话,了无趣味;要么就是故作高深,晦涩难懂,总之,读现代诗不如读古典诗,对中国新诗最好敬而远之。作为一名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师,作为一个古老的“诗之国”的文学爱好者,我和我的同事们常常为此感慨不已。我们从来不打算将自己喜欢的东西捧上天,但是,诗歌,尤其是记录现代中国人精神历程的中国现代诗歌,却无论如何也没有被轻易拒绝的理由。因为,许多的拒绝都来自于人们知识的空白,无论那些糟糕的中国新诗究竟糟到了怎样的程度,其实都还有另外一批或者说更多的一批心灵的结晶在等待我们,在那里,我们完全可以找到强烈的共鸣,可以实现最激动人心的精神的交流与对话。只有真正进入到中国现代诗歌的艺术世界,我们才会发现,最真切地表达着现代中国人生存烦恼的是诗歌,最真诚地解剖了自我心灵的是诗歌,同时,最温柔地抚慰过我们灵魂的也是诗歌。如何编写一部深入浅出的读物,将自己诗歌阅读的心得讲述出来,和更多的读者一起分享“诗歌欣赏”的快乐,这是我很长时间以来的一个想法。我设想,应该在这本书里包容大量的现代诗歌名篇,在感性的欣赏当中提炼出理性的经验。它不同于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版的许多纯诗歌理论,在抽象的诗歌概念、艰深的创作描述之外,它主要应该以“欣赏”为中心,以读者的阅读过程为中心;在“诗歌”已经被理论家作为一种巨大的、笼统的概念反复阐发的时候,它更应该明确自己的讨论对象——中国现代诗歌,在中国现代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之间,在中国现代诗歌与外国诗歌之间,或许本来就有许多的不同,我们无意作出包罗万象的阐发,我们更应该关心身边的事物,这些争论不休、褒贬不一的中国现代诗歌;当然,我们也不想仅仅汇集一些具体作品欣赏文字,而是在具体的欣赏之外,多少还提炼一些理性的经验。这其实就是一个中国现代诗歌“阅读学”的初步构想。构想的难度显而易见。当我就这一问题向学者刘纳先生请教的时候,她多次建议我应该独立完成这样的“个性化工作”。我明白她的意思,在诗歌欣赏的问题上,阅读的分歧往往就是个性的体现,这是很难相互迁就的。

内容概要

本书是“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之一,是第一部从阅读学的角度全面总结欣赏新诗经验的专门教材,旨在为欣赏中国现代新诗提供系统而切实有效的理论与方法,培养当代大学生欣赏中国现代新诗的基本能力。著者在广泛阅读20世纪新诗作品、全面把握新诗文体特征的基础上,精心选择近百首经典作品,通过对具体作品的鉴赏和分析来提出基本的理论观点,融理论建构与作品赏析于一体,深入浅出,文字生动流畅。《中国现代诗歌欣赏》所有理论与方法均系根据新诗自身的历史和审美特征、从欣赏新诗的专门需要出发来提炼和组织的,拒绝简单套用一般文学理论和其他专门文体的阅读经验,注重理论创新与实践性的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方便教学和实用。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教材,又可作为中文专业选修课教材,也适合一般新诗爱好者阅读使用。

作者简介

李怡,重庆人,1966年生。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得学士与博士学位,l989年至今任教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副教授、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副主任。2004年起又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筹)主任。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新诗、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主持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处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四川现代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七月派作家评传》、《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阅读现代》、《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等。

书籍目录

序绪论 中国现代诗歌与当代中国读者的需要 第一节 中国读者已不需要诗歌?  一、中国现代诗歌运动远离了读者?  二、读图时代的读者不再需要诗歌? 第二节 欣赏的问题  一、古典诗歌创作与鉴赏之间的协调  二、现代诗歌与欣赏之间的断裂 第三节 现代诗歌走近读者的原则  一、诗歌创作上体验读者的心理期待  二、总结现代诗歌既有的欣赏经验第一章 诗歌欣赏直观生命的韵致 第一节 诗:生命韵致的直写  一、生命  二、生命的韵致  三、直写生命韵致 第二节 欣赏即直观生命韵致  一、直观  二、直观对象与体验自我第二章 诗歌欣赏的心理流程应和与感动 第一节 应和:愉悦与协畅  一、什么是应和  二、应和的几种形式  三、应和的效果 第二节 感动:自我生命跃升  一、什么是感动  二、智慧的获得也是一种感动 第三节 期待受挫及其克服  一、期待受挫  二、期待受挫及其克服过程第三章 从意境到意象 第一节 意境与意象  一、意境诗  二、意象诗 第二节 意象时代的中国现代诗歌  一 、传统抒情模式的危机  二、现代诗歌的意象特征 第三节 中国现代诗歌中的意境缅怀  一、意境何以需要缅怀  二、缅怀意境的种种方式第四章 中国现代诗歌的情绪之流 第一节 情绪:新的欣赏对象  一、情绪的诗  二、繁复的情绪  三、对情绪诗的小结 第二节 现代情绪诗的阅读与欣赏  一、把握情绪的范围  二、感受情绪的运动方式  三、注意情绪的矛盾性第五章 智慧的力量 第一节 中国古典诗歌情感与理性的分离  一、情景交融与直抒胸臆  二、宋诗的寓理于景 第二节 现代诗歌的理性抒情  一、理性抒情的出现  二、现代诗歌的形而上思考  三、现代生命的诗意体悟  四、现代生活的文化反思第六章 中国现代叙事诗与诗歌中的叙事第七章 从雅言到白话、口语第八章 中国现代诗歌的声音第九章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的整体性原则第十章 细读与误读第十一章 中国现代诗歌的比较欣赏第十二章 中国现代诗歌的晦涩问题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首诗我们认为它有意境,第二首诗就缺乏意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还是以《和乐天(春词)》为例,这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诗,写的是一位少妇由于丈夫长期远离自己,蛰住在深深的闺楼中,在“女为悦己者容”的心情下,不事粉黛与修饰,她的内心虽然对自己的爱人有怨恨,怨恨自己的生命在等待中一天天老去,怨恨美好的青春渐渐不再,如花的容颜将随时间的流去而憔悴,内心中生命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然而,她心中的怨恨是基于对爱人的思念,是永远的企盼,是无限的坚贞。她的全部身心都在爱人的身上,因此,诗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对立和冲突,没有情感上、思想上的背叛和纷争,只有在爱的名义下的自我怜惜以及在怜惜中的无私牵挂,淡淡的哀怨中有一种对爱的坚守、凝定。不仅人与人之间是和谐的,宇宙自然间一切事物也是和生命息息相通,在诗中,花儿仿佛是少妇贴心的伴侣,知晓她的心事,也是似愁似怨的情态,当她在无限的爱怜中抚弄着花儿时,飞来飞去的蜻蜓也把她当作一朵美丽的花,爱怜地抚弄。一切是和谐、亲近、明净,充满着生命的情趣。这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为主体的诗歌追求,就是意境的基本特征。意境是中国古代艺术最高的审美理想,它源于一种生命意识的觉醒:生命理当顺应宇宙变化的节律,遵天命以应四时,涵虚养性,以空明的心境容纳万有,在宁静淡泊中保持生命的清纯与明净。中国古典诗人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时序中面对的是山水田园所组成的世界,“由于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而农业生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风调雨顺的自然条件,故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二者的和谐一致。”①中国古典诗人体味的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宇宙之道,他们以无限敬畏之心倾听自然的启示,期待着奇迹的降临,从而保持生命与自然的亲密无间的和谐共振,息息相应,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在此宗旨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了一套与乡村文化相适应的艺术旨趣。在诗人的人格养成上,古典诗人强调以一种虚静与闲适的心境面对生存所依赖的自然万物,“直接观察自然现象的过程,感觉自然的呼吸,窥测自然的神秘,听自然的音调,观自然的图画。风声水声松声潮声都是诗声的乐谱。花草的精神.水月的颜色,都是诗意诗境的范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是高等院校使用的教材,诗歌介绍很系统,所以作为诗歌的欣赏和写作很有帮助。
我缺少的就是这方面的系统知识。谢谢!


从现代诗歌的欣赏心理、主题内涵、表现技巧等角度指导大学生走近现代诗,并且给予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


发货快,印刷质量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