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政治经济学热点难点争鸣

逄锦聚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5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逄锦聚  

页数:

485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是为《政治经济学》(第二版)(吴树青担任顾问,逢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配套编写的一部教学参考书,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核心课程立体化教材《政治经济学》的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精品项目成果。本书可供高校教师和学生教与学时参考,也可供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从事理论研究时参阅。  高等学校政治经济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学到政治经济学已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而同时还要使学生了解这些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以便培养学生在掌握已有理论基础上,探索理论发展的规律,掌握政治经济学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增强理论创新的能力和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政治经济学》(第二版)教材受到篇幅和规范要求的限制,所以单靠《政治经济学》(第二版)教科书去达到这样的目的是有一定困难的,而编写这样一本辅助性的参考书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达到这样的目的有所帮助。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我们在认真编写、修订《政治经济学》(第二版)教科书的同时,又组织力量编写了《政治经济学热点难点争鸣》这本书。  《政治经济学热点难点争鸣》是以《政治经济学》(第二版)教科书为基础编写的。为了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阅读,本书基本的结构特别是各章的题目完全与原教科书相同,但内容则不完全局限于教科书,而是设立了若干专题,这些专题虽然基本都是教科书内容涉及的,但也有一些是超出教科书范围的。编写这部参考书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地忠于政治经济学理论沿革的历史面貌和原作者的本意,能引用原文观点和论据的尽可能引用原文观点和论据,并注明出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多地了解一些理论产生的背景和过程,以便启发学生在学习政治经济学时,养成独立地判断和解析问题的能力。在体例上,本参考书在综述各个专题的理论见解后,还尽可能以方框的形式引述了教科书的内容,这样做,也是为了学生学习时可以对教科书观点产生的背景和来源有所了解,并可以判断教科书的观点是否科学和全面。

内容概要

政治经济学热点难点争鸣》是以《政治经济学》(第二版) 教科书为基础编写的辅助教材,是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立体化教材 《政治经济学》 的组成部分。为了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阅读,本书基本的结构特别是各章的题目完全与原教科书相同,但内容则不完全局限于教科书,而是设立了若干专题,这些专题虽然基本都是教科书内容涉及的,但也有一些是超出教科书范围的。编写这部参考书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地忠于政治经济学理论沿革的历史面貌和原作者的本意,能引用原文观点和论据的尽可能引用原文观点和论据,并注明出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多地了解一些理论产生的背景和过程,以便启发学生在学习政治经济学时,养成独立地判断和解析问题的能力。

书籍目录

导论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第一篇 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第四章 资本和资本运动 第五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第六章 竞争与垄断 第七章 社会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第八章 收入分配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 第九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第十章 资本主义的生产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的分配 第十二章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 第十三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第十四章 经济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 第十五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体制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二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及宏观调控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另一种观点认为,只有“经济学的中国化”、“经济学的本土化”、“经济学的中国学派”等,没有中国经济学之说。所谓的中国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一样,是对经济这座共同大厦的贡献。尽管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将出现新的经典、新的定义、新理论,但这仍是经济学的中国学派。所谓本土化,就是中国的经济学家,首先必须把所要解释的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理解透彻,弄清楚哪些是导致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背后的主要经济、政治、社会变量,然后才能构建出一套简单的逻辑关系,来说明这些重要的变量之间的因素关系。  2.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学是以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经济实践活动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创新的经济科学。中国经济学有着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即中国改革与发展的经济实践活动及其规律性。这既不同于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的研究对象也相差更远。②  还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学除了对制度进行定位和进行经济学分析外,重要的是应把经济运行(包括微观经济运行与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置于突出位置。③  3.如何构建和发展中国经济学  对于构建中国经济学应坚持的原则,学术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要吸收西方经济学的优秀成果。  有学者指出,构建新的经济学范式,应该注意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条化、本本化;另一种是把西方经济学真理化、旗帜化。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有自己的特殊历史与文化。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离开中国的国情和实际,都会言不及义。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毕竟要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不能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④  也有学者指出,建立适合中国的经济学,应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崇拜西方经济学,认为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市场经济规律上是成熟的,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另一种倾向是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一些条条框框不放,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编辑推荐

  《政治经济学热点难点争鸣》是为《政治经济学》(第二版)(吴树青担任顾问,逢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配套编写的一部教学参考书,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核心课程立体化教材《政治经济学》的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精品项目成果。《政治经济学热点难点争鸣》可供高校教师和学生教与学时参考,也可供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从事理论研究时参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政治经济学热点难点争鸣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