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车身检测与校正

孙五一 高等教育出版社(蓝色畅想)
出版时间:

2005-6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蓝色畅想)  

作者:

孙五一  

页数:

119  

前言

  本书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系列教材之一,是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交通部办公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并参考有关行业岗位技能鉴定标准编写的。  本书是在职业学校与维修企业的协作、专业教师与高级技师的合作下共同完成的,编写中力求做到以下各点:  1.依据当前维修企业车身修复岗位核心技能的实际需要,以多数学员的实际接受能力为度,阐述车身检测与校正的原理、设备及操作,而不深入阐述理论内容;以精选的大量图片展示为主,文字上力求简洁、通俗,尽量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与习惯。  2.以学校能够达到的实训设备条件为基础设立实训项目,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车身校正工艺的基本技能,实训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3.尽可能使用国产车型的图片及车身尺寸数据,贴近国内维修企业的生产实际,内容安排上接近生产实际的工艺流程。  4.以国产车型为实例,以实际生产中常用的量具、量规及校正设备为主,说明车身检测与车身校正的一般规律、原则与工艺。  5.以“问题解决式”教法为主,在部分章节的开头部分设有“灰色区”,提出问题或给出一些重要提示,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6.通过本教材培训后的学生应能掌握车身检测与校正的基本方法,经一定的生产实践后,能够进行碰撞车身修复的评估、修复方案的制定及修复过程的操作。  本教材适应总课时60学时左右的教学,其中设置5个实训项目,占20学时,学时方案建议如下表,供参考。

内容概要

  《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系列教材:车身检测与校正》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系列教材之一,是根据教育部、交通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并参考有关行业岗位技能鉴定标准编写的。  《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系列教材:车身检测与校正》主要内容包括汽车车身结构的发展、汽车车身的一般分类、传统的有架式车身结构特点、无架式车身结构特点、整体式车身的一般组成、整体式车身的制造材料、常见汽车碰撞种类、汽车碰撞损伤评估的一般程序及方法、车身测量量具的使用及测量方法、专用工作台及其测量系统、车身校正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车身校正设备、车身校正过程及牵引方案;实训项目:承载式车身的结构、桑塔纳轿车车身主要尺寸的测量、承载式车身的固定、承载式车身前部损坏的牵引、承载式车身后部损坏的牵引、承载式车身侧身损坏的牵引等。《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系列教材:车身检测与校正》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汽车行业从业人员岗位培训用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汽车车身的结构1.1 汽车车身结构的发展1.2 非承载式车身的结构及特点1.3 承载式车身的结构1.4 承载式车身使用的钢板1.5 复习思考题第2章 汽车碰撞分析2.1 汽车碰撞的分析2.2 非承载式车身的碰撞损伤分析2.3 承载式车身的碰撞损伤分析2.4 碰撞对汽车前轮定位的影响2.5 复习思考题第3章 汽车车身的检测3.1 承载式车身尺寸的标注3.2 汽车车身尺寸的测量3.3 汽车车身定位的基准3.4 车身的测量系统3.5 车身校正过程中的测量方案3.6 复习思考题第4章 承载式车身的校正4.1 承载式车身校正原则4.2 车身校正设备及其使用4.3 板金整形工具的使用4.4 承载式车身维修场地4.5 复习思考题第5章 车身板件的更换5.1 车身板件的分离5.2 车身切割区域的处理5.3 新板件的处理5.4 新板件的定位与焊接5.5 复习思考题实训项目一: 桑塔纳(LX)轿车车身结构的观察实训项目二: 桑塔纳(LX)轿车车身尺寸的测量实训项目三: 车身基准面的确定及中心量规的使用实训项目四: 地框式车身整形系统中单向牵引的操作实训项目五: 桑塔纳(LX)轿车车身板件的分离与更换

章节摘录

  轿车车身既是驾驶员的操作场所,也是容纳乘客和货物的场所。因此,轿车车身应为驾驶员提供便利的操作环境,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坐条件,并保证他们不受汽车行驶时的振动、噪音、废气的侵袭及外界气候的影响。此外,更重要的是汽车车身的设计及其结构、装备应有助于安全行车,并能够减轻交通事故引起的严重后果。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现代轿车车身的结构从非承载式(或称有架式)车身发展为承载式(或称无架式、整体式)车身,这不仅是汽车制造技术的变化,也使车身校正与修复从“推挤技术”发展成为“拉拔技术”。  非承载式车身的设计制造以及修复相对容易,但由于存在着车身笨重和乘坐舒适性差等缺陷,在乘用车上已逐渐被承载式车身所取代。虽然第一部承载式车身是由美国的纳什(Nash)公司于1940年生产出来的,但也许正是由于承载式车身修复工作的困难及复杂性,美国的汽车制造业抵制承载式车身结构长达30年之久,其间欧洲及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则大量采用了承载式车身的制造技术,使汽车整体的重量大为降低,从而节约了能源。随着世界范围能源危机的爆发,美国汽车制造业在20世纪70年代也全面采用承载式车身的结构。目前,在小型乘用车中非承载式车身的生产已经非常少见了。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车身检测与校正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