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电子琴弹奏及演奏

郭大鹏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7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郭大鹏 编  

页数:

207  

前言

  社会的发展、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人的智力发展的重视,对幼儿教育的科学启蒙价值和培养价值的追求,推动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幼儿教师的职业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幼儿教师要有科学的育儿观念、良好的智能结构、先进的教育方法和较强的保育教育技能和能力。经过对各级各类幼儿园教育教学现状的广泛调研,听取了幼儿教育专家的意见,和对幼儿教师的工作职责分析、任务分析,我们认为,电子琴弹奏技能是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重要职业技能之一。  在世界上,美国、俄罗斯、匈牙利等国的教师教育都开设了《电子琴》课程。目前在我国,电子琴以其价格经济、功能多、体积小携带方便等优点,成为幼儿园、小学乃至中学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乐器,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更为适合。因此,《电子琴》是一门很有价值的课程,在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有必要开设《电子琴》课程。  近几年来,初中后五年制高职幼师教育在国内蓬勃发展,但在教材建设上相对滞后。根据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依据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满足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特编写此教材,填补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没有《电子琴》教材的空白。  本教材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幼儿教育专业的推荐教材立项要求编写,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指导思想,遵循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电子琴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演奏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本教材坚持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遵循科学性、时代性、广域性、实用性的原则选取内容,力求做到知识面和应用面广,结构合理,符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适用而有创新。  本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1.本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力求科学、新颖、实用,较相关教材更强调电子琴弹奏的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基础训练贯穿始终。尤其是编排了儿歌弹唱的有关章节内容,更加贴近幼师职业实际,可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2.本教材的技能目标,是通过对幼师工作的跟踪调研、专项技能分析和幼儿园的需求分析而确定的,结构安排是以此目标为准则的,与专业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紧密衔接,有利于学生幼师职业技能的形成。  3.本教材是按照感知一理解和识记一示范一模仿和协调一自动一综合的技能形成的过程而确定编写体例的,内容编排顺序是按照电子琴学科逻辑线索而确定的,符合电子琴弹奏技能、技巧的形成规律,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基本掌握电子琴弹奏的技能技巧。  4.本教材图文并茂,并配有光盘,增强了教材的立体化,使教学的直观性更强,可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内容概要

  第一章电子琴弹奏的基本知识、第二章电子琴弹奏技巧、第三章电子琴即兴伴奏。《电子琴弹奏及演奏(修订版)》强调电子琴弹奏的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基础训练贯穿始终。尤其是编排了儿歌弹唱的有关章节内容,更加贴近幼师职业实际,可切实提高学生的电子琴演奏水平。  《电子琴弹奏及演奏》图文并茂,并配有助学光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演奏技巧。  《电子琴弹奏及演奏》也可作为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3+2学制的四、五年级学生的选修课教材。  《电子琴弹奏及演奏》采用出版物短信防伪系统,用封底下方的防伪码,按照《电子琴弹奏及演奏》最后一页“郑重声明”下方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可查询图书真伪并赢取大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电子琴弹奏的基本知识第一节 电子琴简介第二节 正确的演奏姿势第三节 不正确的演奏姿势第四节 电子琴左手弹奏第五节 和弦的结构、种类及其指控演奏法第六节 电子琴指控和弦演奏法览表第二章 电子琴弹奏技巧第一节 C大调和弦连接(一)第二节 C大调和弦连接(二)第三节 F大调和弦连接第四节 G大调和弦连接第五节 B大调和弦连接第六节 D大调、G大调和弦连接第七节 A大调和弦连接第八节 E大调和弦连接第九节 各调和弦连接(一)第十节 各调和弦连接(二)第十一节 各调和弦连接(三)第十二节 各调和弦连接(四)第十三节 各调和弦连接(五)第十四节 各调和弦连接(六)第十五节 各调和弦连接(七)第十六节 乐曲《童谣》儿歌弹唱《送别》第十七节 乐曲《树下乒乓》歌曲弹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十八节 乐曲《兰花草》儿歌弹唱《石榴娃娃》第十九节 乐曲《小路》歌曲弹唱《难忘今宵》第二十节 乐曲《饮酒歌》儿歌弹唱《读唐诗》第二十一节乐曲《桑巴舞曲》儿歌弹唱《春天的风铃》第二十二节乐曲《草原牧民》儿歌弹唱《山野里的星期天》第二十三节乐曲《小火车》儿歌弹唱《卓玛的故乡》第二十四节乐曲《游击队歌》儿歌弹唱《我深情地祝福妈妈》第二十五节乐曲《赛马》儿歌弹唱《太阳小乌夸奖我》第二十六节乐曲《南泥湾随想曲》儿歌弹唱《边走边唱》第三章 电子琴即兴伴奏第一节 电子琴即兴伴奏的基础、原理与应用第二节 伴奏音型的基本形式第三节 八度内伴奏音型的特点与性质以及和声在八度内伴奏音型中的应用第四节 伴奏音型的变化形式与表现力第五节 伴奏音型的综合应用第六节 伴奏音型的构成和特点、低音与八度内伴奏音型的结合、扩展、综合应用第七节 五声风格歌曲即兴伴奏、即兴伴奏的五声风格的处理与各种伴奏方法的对比与综合应用附录

章节摘录

  四、各种伴奏方法的对比与综合应用  从第一章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和研究了许多伴奏音型的各种弹奏方法及音乐表现作用。由于每个人的基础、水平、能力、修养以及个人特征、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使即兴伴奏的规律和方法在运用到每个人的具体弹奏中都有不同的反映,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是即兴伴奏学习进行到一定程度以后的必然结果,为了更加突出和发展个性,使即兴伴奏的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高,下面把各种伴奏音型及方法的表现作用进行对比和综合应用,使我们能更加牢固地掌握即兴伴奏的技巧,并且能够更加灵活自如地运用。  (一)即兴伴奏中的各种对比方法  一首具有一定艺术特色与音乐表现力的歌曲的即兴伴奏,是不可能没有对比和变化的。下面我们就对这些对比和变化进行分析与研究。  在即兴伴奏中需要弹奏旋律,怎样弹奏旋律,用什么组合形式与方法弹奏旋律,不仅关系到弹奏的效果、色彩与表现力,也是能否充分发挥出电子琴的特点与表现力的重要方面。  1.有旋律与无旋律的对比  (1)有旋律:在即兴伴奏中弹奏歌曲的旋律,使伴奏本身包括旋律和伴奏音型两个部分。旋律与歌曲相重复,伴奏则相对独立。优点是旋律清楚,突出和加强了旋律的表现力,特别是在歌曲高潮、齐唱、合唱及群众歌曲中广泛应用。不足是演唱者的独特音色得不到突出,不利于声乐技巧的发挥,特别是在歌曲旋律复杂及在自由速度和散板中更为不适。另外,伴奏音型与旋律同时弹奏在技术方面的要求也较高,难度较大,不易掌握。  (2)无旋律:伴奏部分不包括旋律,在与演唱者配合中共同完成整个歌曲的表现任务。优点是演唱者的音色、技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伴奏与歌曲层次分明,更适应复杂旋律,同时弹奏技巧比有旋律的伴奏方法更简练,更富有个性,更丰富多彩。不足之处是对演唱者要求较高,在高潮处或强力度时不够理想。在与演唱者合作时,彼此要在熟悉作品的基础上加强合作。  由此可见,即兴伴奏中是否弹奏旋律,要根据歌曲作品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从歌曲的需要以及演唱者的水平来考虑,如能在即兴伴奏中运用得当,则能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艺术效果。  2.原型旋律与变化旋律的对比  (1)原型旋律:是指电子琴所弹奏的旋律与歌曲旋律相同,记谱时通常与歌曲旋律分别记在不同的谱表上,但在简易伴奏中也可与歌曲旋律相同。  (2)变化旋律:变化的旋律所包括的形式较多,下面逐一加以介绍。  ①隐伏旋律:在歌曲伴奏中所弹奏的旋律隐藏在伴奏音型中的一种旋律弹奏形式。  ……


编辑推荐

  其它版本请见:《电子琴弹奏及演奏(附光盘1张)》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电子琴弹奏及演奏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