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
2000-7
高等教育出版社
毛付根
313
380000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要求,我们组织了长江以南设有会计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的院校中的会计学者(主要是中青年会计学家),在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科研的基础上,分工编写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学》等六本教材以及配套使用的《财务会计习题集》、《审计学案例》两本辅助用书。 在世纪之交,世界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对2l世纪的会计教育改革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从世界各国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环境考虑,根据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要求,改革和建立高等会计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不仅非常紧迫而且十分重要,它关系到21世纪我们应培养什么样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开放不断扩大的需要。 21世纪,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科学技术在高速发展,我国的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趋势明显加快;我国将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与它相适应的中国会计核算规范体系;会计学的各门分支学科和新领域的不断出现正迫使我们去认真地探索研究;社会对会计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在数量、结构和质量、规格方面都有巨大的变化。这一切,都对高等会计教育改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本套教材的各位主编、副主编及负责主审的专家们,面对上述严峻形势,深感编、审任务紧迫而艰巨,责任光荣而重大! 本套教材将以邓小平关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论为指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中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教材的体系与内容努力突出起点高、立意新和整体性强的特点,力求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把理论联系实际和继承、借鉴恰当地结合起来。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作为第二版,本书由作者在第一版基础上,广泛参阅国内外管理会计教科书,结合教学和科研实践经验编写而成。
全书共14章,系统叙述了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包括总论、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计算、成本一产量一利润依存关系分析、经营决策的分析评价、投资决策财务分析评价、投资决策国民经济分析评价、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目标成本管理、质量成本会计、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环境成本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责任会计、平衡计分卡等内容。本书具有以下特点:较为系统、准确地阐述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结构科学,选材合理,内容新颖,尽可能反映管理会计的最新成果;基本理论与方法相结合,运用图表和例解说明复杂的理论问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研究生层次以及会计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与管理会计的发展
第二节 成本会计、重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管理会计的信息质量特征
第四节 管理会计师
第二章 成本性分析与变动成本计算
第一节 成本性态分析
第二节 半变动成本及其分解
第三节 变动成本计算
第三章 成本-产量-利润依存关系分析
第一节 盈亏临界点的分析
第二节 本-量-利分析
第三节 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分析
第四节 本-量-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第四章 经营决策的分析评价
第一节 决策的意义、分类和一般程序
第二节 “不同目的,不同成本”
第三节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评价
第五章 投资决策财务分析评价
第一节 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概述
第二节 货币时间价值
第三节 现金流量及其估计
第四节 投资项目主要财务评价方法
第五节 几种主要投资决策的财务分析评价
第六章 投资决策国民经济分析评价
第一节 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益和费用的分类
第二节 影子价格
第三节 投资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第四节 国民经济评价的基本报表
第七章 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
第一节 作业成本计算
第二节 作业成本管理
第八章 目标成本管理
第一节 目标成本的定义
第二节 目标成本管理美、日比较
第九章 质量成本会计
第十章 寿命周期成本管理
第十一章 环境成本管理
第十二章 全面预算管理
第十三章 责任会计
第十四章 平衡计分卡
附录 货币时间价值表
参考文献
19世纪中期,铁路和电报的发明,为大批量生产和分销提供了快速、正常而可靠的运输与通信服务。同时,铁路和电信行业的内在要求又首先在这些行业引发了组织创新,使这两个行业成为最早出现现代大型企业的领域。而电报的发明,则在技术上推动了铁路企业管理改革的持续进行。铁路和电报的采用很快就引起了生产与行销方式的变革。铁路提供了快速、正常以及批量运输的可能,使大规模行销与生产有了空间保证;电报、电话和邮政服务的改善,则为在更大范围内传递信息、进行协调和控制提供了技术前提。由此,大批量生产和分销的工商企业应运而生。现代企业的特点是将许多单位置于其控制之下,经营于不同地点、进行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处理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这些单位的活动和它们之间的交易因而被内部化,它们是由支薪雇员而非市场机制所控制并协调的。由此也对管理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有效的管理会计系统,才能有效地协调运输、加工及分销等活动,并且评价各地区分部经理人员的业绩。当时各产业中都有相应的管理会计创新。例如:铁路业为监督多样且分散的营业,创造了控制现金收支的新程序,以及汇总其内部营运与业绩的考核指标,如,每吨公里成本、每位顾客公里成本、经营比率等,用以帮助管理当局评价各业务单位的获利能力和经营业绩。钢铁企业则在铁路业所创造的管理会计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应用和扩展。典型的例子有重视成本管理的钢铁企业家安德鲁·卡内基。他不仅利用应付凭单编制成本报告,而且将成本报告作为主要控制工具。 19世纪最后20年和20世纪初,管理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科学管理运动相联系。科学管理运动始于金属制造业,其发动者是一群工程师。以泰罗为代表的工程师开展此项运动的目的,在于寻求企业内部如何通过实现各项生产和工作的标准化,来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尽可能减少一切可能避免的浪费,以提高企业利润。他们通过详细的作业分析,对有关工作的工时和动作进行研究,建立起详细、准确的原材料和劳动力的使用标准,然后通过简单换算,计算出人工及原材料成本的标准,最后将这些人工与原材料成本以及分摊的间接制造费用加总,汇算出产成品的单位成本,并据此决定产品价格。 20世纪初期,集权的功能式企业体制(u形组织结构)开始出现,为管理会计系统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机会。垂直式多元化经营的杜邦公司就是一个典型。杜邦公司在合并之初,面临如何协调一个垂直整合的,融制造、销售等各项活动于一体的企业,以及如何将资本分配于这些不同的活动,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杜邦公司设计出许多个经营预算、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制度,以协调各部门的经营活动,并将资源有效地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