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年会论文集
2008-3
高等教育
本社
358
近年来,我国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为国家软件产业发展培养了大批工程实用型人才。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软件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和国内外软件工程学科教育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文件精神,推广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教学经验,促进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与经验交流,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软件工程专业教指委)的倡议下,软件工程专业教指委、教育部软件学院建设工作办公室与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7年9月14日一18日联合主办了首届“全国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年会”。本次大会在浙江大学召开,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的200多位骨干教师欢聚在杭州,共享盛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吴爱华副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芙清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家广教授、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与考试中心徐玉彬主任、英特尔公司副总裁王文汉博士和IBM冲国有限公司Rational中国区技术销售经理傅纯一先生等应邀出席本次会议并做了精彩的专题报告。报告涉及新世纪高等理工教育在“大众化、工业化、知识化、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正在进行的全方位、适应性改革与调整,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的目标以及学科建设、教育体系、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可信软件工程对传统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带来的变化和突破,我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情况与要求。
《全国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年会论文集(2007)》收录了入选首届“全国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年会”的70余篇报告及论文。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特邀报告,包括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爱华副处长、中国科学院杨芙清院士、中国工程院孙家广院士、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与考试中心徐玉彬主任等特邀嘉宾做的大会专题报告。报告涉及新世纪高等理工教育在“大众化、工业化、知识化、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正在进行的全方位、适应性改革与调整,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的目标以及学科建设、教育体系、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可信软件工程对传统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带来的变化和突破,我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情况与要求,等等。第二部分为大会报告,涉及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及专业规范、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方面所作的探索与思考。第三部分为分会场报告,收录了与会代表就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控制及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校企合作等方面所做的专题报告。第四部分为书面交流论文,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角度反映了一线教师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方面所作的积极探索与创新。
第一部分 特邀报告适应时代发展推进高等理工科教育改革软件工程教育的思索与实践从可信软件基础研究思考可信软件工程学科发展(报告摘要)面向国家信息化的软件专业教学与资格认证第二部分 大会报告软件工程专业规范的研究与思考软件工程教育及其在南京大学的实践抓住关键,突出特色,主动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软件工程课程建设的体会“软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三个互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做中学软件教学模式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三部分 分会场报告分会场Ⅰ 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软件工程”课程的地位及建设“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思考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教学经验分享用户界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新硬件时代下软件学院课程体系中硬件类课程探讨分会场Ⅱ 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控制及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四化”建设软件学院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软件工程教育过程成熟度模型研究案例教学模式软件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NIIT嵌入式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电子化测评技术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的英语能力培养实践软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及教学质量保障的探索分会场Ⅲ 办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校企合作创新教育理念深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软件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的探讨——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实践与思考软件工程专业教师实习模式的探讨软件工程教育中的魔鬼训练模型软件工程实践体系研究“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型软件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加强软件类课程实验项目开发提高学生能力培养质量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面临的问题与思考第四部分 书面交流论文基于学生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用课程群方法优化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理念与构想:IT服务科学专业的本科课程体系初探南京大学软件学院信息技术方向课程设计浅谈大学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关于导师制下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中的几点思考软件工程硕士培养中“On-Demand Leaming”教学模式探讨地方性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关于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的探讨新形势下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剖析(Ⅰ)普通高等院校软件实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培养软件创新人才现代软件工程课程的改革与实践项目化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以敏捷开发和构件技术为基础改革软件工程教学问题教学法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软件工程教育的过程观念及其“一体化”机制软件工程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心得“软件过程改进”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软件工程课堂教学方法探讨软件工程理论课程、课程实验与综合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用户界面设计的研讨式教学研究与探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数据库及其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建设思路探讨程序设计课程中软件工程思想的应用C++语言教学的多层次改革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Web工程”课程创新软件工程教学实训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基于需求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设计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企业合作机制的探讨应用建构主义改进软件工程实验教学的探究探索软件工程的实践教学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深化实践教学的探索建立实用的软件工程专业课内实验体系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探讨对日软件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探讨与研究
插图:北京大学的软件工程教育依托北京大学人文、社科、理学等综合优势,采用多领域复合,多学科交叉,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软件工程人才。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科学教育为主,侧重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以工程教育为主,侧重培养复合交叉、应用型人才;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则以工程创新与成果转化为目标,以学科与人才为依托,集研究开发、工程化与成果转化于一体,形成技术研发与孵化基地。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和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形成了北京大学软件工程教育体系,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软件工程人才。下面以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以下简称软微学院)为例,谈一下北京大学在软件工程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4.1教育理念我们认真学习了《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总报告》,在我们研讨软件工程教育的同时,中国工程院在上海也召开了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研讨会,这说明工程教育的问题得到了国家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通过学习和研讨,我们认为北京大学软微学院的教学理念,如建院宗旨、培养目标、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建设队伍等,是符合工程教育发展战略思路的。北京大学软微学院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①坚持面向需求、坚持创新创业、坚持质量第一的建院宗旨;②以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交叉型、国际化人才为培养目标;③坚持专业教育学分制、素质教育学苑式、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④采用多层次、多领域、多方向、模块化、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并逐步形成了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素质全面提高的培养体系;⑤坚持深入开展国际合作,建立了一支国际化、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全国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年会论文集(2007)》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