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传世经典随身读
2008-6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承平 选注
318
朱承平 注解
无
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读庄子;要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文人,也不能不读庄子。庄子瑰异奇特的想象,迷离荒诞的思想,旷达天游的胸襟,繁丽多彩的文笔,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坛。庄子在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的浓烈一笔,是任何人都不能忽略的。关于庄子生平,现在知之甚少。《庄子》自叙和《史记》中二三百字的记载,可以帮助我们大致了解生活在2400年前的庄子的一些情况。庄子,姓庄,名周,“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生卒年不详。他大概活动在梁惠王和齐宣王时代,与孟子生活在同一时期或者更早一些。庄子生活穷困,靠织履为生,曾经向一个管河工的官员借过钱,朝见魏国国君时也只能穿着补丁加补丁的衣服。但他的性格执拗,喜欢过无拘无束的生活,不愿意通过做官来改变自己的处境。《史记》记载:“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子却笑而辞之。大概在这以前,庄子“尝为蒙漆园吏”,曾在蒙县漆树园里做过一段管理园林的小吏,聊以谋生。他所任职的蒙城,在宋国境内,即今河南、安徽一带。庄子是一个十分博学的人。司马迁说他:“其学无所不窥”,“著书十余万言”,其“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汪洋恣肆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不能器之”,就是说庄子的本事很大,不能用单一的功用来衡量他。可见庄子当时就已经名满天下,受到世人重视了。庄子的学说涉及万物起源、人生哲理和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学术体系完备,内容十分丰富。但他所有的观点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就是庄子反复强调的“道”。庄子认为,在世界未产生之前,就存在着一个“道”。这个“道”,没人知道它的由来,也没人知道它的始终。“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道”,在空间上是无限的,在时间上是永恒的。“道”无形无象,不能感知,也不能用语言来表达。“道”只能用思维来体悟,用心来感触。“道”在庄子心目中的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是天地之宗,万物之母,天地、鬼神、万物都从“道”中产生。“道”产生了世界万物,并不与万物分离,它仍然存在于万物之中,与万物混为一体。上至天地,下至稊稗、瓦甓、屎溺,都有“道”的身影。所以,尽管世间万物有小与大、短与长、成与毁、然与不然、可与不可的种种差异,但由于它们本身都包含着一个“道”,所以这些千差万别的事物,实际上都是相同的、齐一的。庄子所谓“万物一府(一体),死生同状”的万物齐同说,就是这样来的。“道”产生万物之后,也不会放任万物,任凭万物自由发展,它要按照自己的规律,影响和制约万物发展的轨道。在“道”的影响和支配下,万物也不能按照自身所具有的意识改变由“道”所规定的方向,或者随意停止发展。无论何时何地,万物将会永远处在“道”所规定的发展路线当中,形成一个“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的生动局面。由于“道”在其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拘泥于某种固定不变的形体,万物也就会以多种相异不同的形体相互传承。这种物物传承的变化形态,犹如圆环循转,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我们看不到它的开端,也看不到它的结束。所谓“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替代),始卒(终)若环,莫得其伦(理)。”万物齐同的特点,再加上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世上的各种事物就必定是暂时的、相对的。庄子认为我们不能根据某些事物一时一事的特点,对这些事物的性质下个判断;也不能对一些事物之间的相互差异,作出分析辨别。在我们面前陈列的万物,犹如我们面对着恍惚迷离的“道”,都是不可理解,也不可知的。我们既然难以认识万事万物,不能判断这些事物的性质。所以,“自其异者视之,肝胆(相远如)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一体)也”。一切都要依凭观察者的立场和观察的角度而定,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结论,也没有绝对的是与不是的说法。各人的立场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就不同。大小、高低、美丑、是非、好坏,都会依据观察者的立场而改变。“民食刍豢(牛羊肉),麋鹿食荐(草),蝍蛆(蜈蚣)甘(喜吃)带(蛇的眼睛),鸱鸦耆(爱好)鼠,四者孰知正味?”牛羊肉、嫩草、蛇眼和老鼠,这四样东西,哪一种更有味,哪一种更好吃呢?人类、麋鹿、蜈蚣、鹞鹰和乌鸦对此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没有统一的认识,就不会存在着绝对的正和错,是非之间的差别和界限,在庄子眼中也就不复存在了。既然万物难以认识,人们认识事物的能力也就值得怀疑。“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怎么知道我所知道的是不知道呢?怎么知道我所不知道的是知道呢?既然可以对人的认识能力表示怀疑,又可以对怀疑的本身进行再怀疑。那个“庄周梦为蝴蝶”的著名故事,就是怀疑究竟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而有了庄周的活动?辨明不了外物的性质,人的认知行为也就不能确定了。那么,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认识事物,接近伟大而崇高的“道”呢?庄子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采取“莫若以明”的态度,用空明的心境去洞察事物的本来面貌。空明,就是虚无,就是不抱一切个人成见的全盘认可,全盘接受。只有心存虚无,才能去掉由个人偏见产生的各种“小成”(成见),才能容纳世间万物。如果“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那么世界争争吵吵,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无成见,能容物,就不会心存忧虑,就能“其寝(睡)不梦,其觉(醒)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在庄子看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回复其自然本性,才能与“道”的要求相吻合。所以庄子认为,人最好是放弃一切认识活动,不要用自以为是的个人见解,来代替实际上的不可知;更不必用短暂人生的“有涯”,去追随不可能“知”的“无涯”。人在实现“真我”的途中,在接近“道”的过程中,这些认识都是必须具备的。庄子用“道”看待自然,也用“道”来看待人生。既然一切都是“道”的安排,一切都在变化发展之中,人的所有企望和努力就是毫无意义的了。“物不胜天”,面对这个不可知的世界,“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所以,最好采用“无为”的方法。“无为”,就要顺“道”;“无为”,才能合于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只有在无为之中才能体现“有为”,只有在无为之中才能体现“道”所赋予的人性之“德”。庄子认为人生的一切烦恼都是“有为”造成的。权势、知识、名利,这些无止境的追求,只能使自己处于“天怨”、“人非(诽议)”、“物累”、“鬼责”之中。人若能抛弃世俗之累,“无建己之患,无用知(智)之累”,才能“不以物易己”,全性保真,“归精神乎无始(太初),而甘冥(酣眠)乎无何有之乡(虚无的大道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在虚静、恬淡、寂漠、无为的境界中,获取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看来,这就是最好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庄子用“道”的观念来看待社会,也用“道”的要求来构造理想社会。他把憧憬中的社会称之为“至德之世”。在至德之世中,人们“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在至德之世中,没有君子小人之分,不需要统治者,也不需要虚伪做作的仁义道德,人民不受任何约束,“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往)”。无知,无欲,无为,“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朝与禽兽同处,夕与万物一体,融合于自然万物之中,任其天性自由发展,“朴鄙之心”不去,“素朴”之志犹存。人人“道德不废”,“性情不离”,这样才皆“复归于根(道)”了。庄子所追求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美妙的原始自然主义社会。庄子的永久魅力,不仅仅在于他的思想,也在于他瑰丽奇特的表现形式。全部《庄子》都是用“寓言”、“重言”、“卮言”三种方式表达出来的。“寓言”,是作者将自己要说的话借用他人的言语行动表现出来。“重言”,是引用的一些长者、尊者、名人说过的话。“卮言”,是一般的论说性语言。在寓言和重言中,庄子虚构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人物,编写了一个又一个幻想故事,从这些历史传说和虚拟故事中,借助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植物和自然物表达自己的观点。庄子说,他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世人“沉浊”,不明于“道”,所以不可用“庄语(庄重的叙说)”为之,只能借“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劝说,来警醒。在庄子的书中,“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寓言和重言的比重,各占全书的十分之九和十分之七。除了少数一些以论说为主的篇章,如《齐物论》、《大宗师》外,《庄子》中的绝大多数篇目都是用寓言、神话和幻想故事连缀起来的。在这些故事中,大鹏小雀,都有自己的志向快乐;树石草虫,都能叙说哲理;古今人物、骷髅幽魂,更是姿态横生,轮番表演。我们读着庄子的书,就好像读着一连串的有趣故事,虚拟的天地,荒诞的情节,引人入胜,百读不厌;聪明睿智的思想,都是不断开启我们的神智。在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中,庄子极尽其浪漫主义手法,他所描绘的动物、植物和自然物,都栩栩如生,绘声绘色。创造出来的那些超越时空、洞彻人生的绝对自由人士,能使人经久不忘。他(它)们的一问一答,都是妙语横生,机趣相连。所有的这些,都借助于一个细致地描绘,都衬托在一个开阔意境的背景下,伴随着深刻哲理显现的。这些寓言故事所具有的永恒意义,远远超出了阐述某一思想的例证价值,历经数千年,仍在人们的口头流传。在庄子明白畅达的叙述中,始终萦绕着一股忧天悯人的气质,风流潇洒,仪态万方。其迷离恍惚,汪洋恣肆的叙说,极具感染力量。庄子语言所具有的诗的气质,又使他的作品蒙上了一层绚丽色彩。庄子的浪漫主义色彩和诡奇多变的表现手法,更使其作品达到了那一时代散文的最高成就,“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庄子》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甚大甚远。非常遗憾的是,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我们现在看到的还不是它的全本。《史记》记载庄子“著书十余万言”,现在所能看到的《庄子》却只有七万多字。《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庄子》有五十二篇,比今本《庄子》多出了十九篇。今本《庄子》的三十三篇,是西晋时期郭象的注本。据历史记载,与他同时代的孟氏注《庄子》,有五十二篇;司马彪注《庄子》,也有五十二篇。五十二篇的《庄子》,才是《庄子》在汉魏时期流行的完全文本。郭象是一位道学家,好老庄,尚清淡,他所注释的《庄子》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和发挥了庄子的原意,他还在注释《庄子》的过程中发挥和创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郭象本问世以后,一时使“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郭象注本出来以后,《庄子》三十三篇遂成定本,其他各家注本就渐渐消寝。时间一长,五十二篇的《庄子》就散佚不传了。三十三篇的《庄子》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己写的,外篇和杂篇是庄子后学写的,有些地方也羼入了其他学派的个别篇章。这种说法大体可信。从书篇形式上看,内篇较为精纯,思想一贯,风格一致,都是以义命题。外篇和杂篇,思想稍嫌驳杂,文笔较为平实,多取篇首二字为篇名,与内篇的思想风格和命题方法略有不同。不过,外篇、杂篇的价值仍然存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仍然很大。吕思勉先生指出:“昔人多重内篇,然外篇实亦精绝,惟杂篇中有数篇无谓耳。”(《经子解题•庄子》)其说可信。历代研究庄子的书籍很多,清人的注释最好,质量最高。其中以郭庆藩的《庄子集释》和王先谦的《庄子集解》最为著名。今人也有许多优秀的《庄子》注释。便于全本入门阅读的有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曹础基的《庄子浅注》,杨柳桥的《庄子译诂》、姚汉荣等人的《庄子直解》,陆永品的《庄子通释》。而严灵峰的《无求备斋庄子集成初编》和《无求备斋庄子集成续编》,更将所有《庄子》的研究资料搜罗殆尽,是深入研究庄子的必备书籍。 我们这里提供的是以郭庆藩《庄子集释》为底本的一个《庄子》精华本。我们在这个注本中尽可能地选取《庄子》中的精髓,将庄子的思想一一展显出来。对于某些语意重复或过于玄妙难解的段落则有所回避;有些段落甚至篇章(例如“外篇”中的《盗跖》、《说剑》二篇),明显与庄子思想不合,是后人他学的作品,则删略不取。在字句诠释上,本着能看懂、能理解的基本要求,作了一些简洁详明的注解。遇到字词注释可能引起歧义、不易理解时,也作了部分翻译。所有的这些,都是在古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求真求实的要求下进行的。希望这样一部小书,能够帮助你走近庄子,了解庄子,与真正的智者交谈,藉此迈入古代哲学和古代文学的神圣殿堂。
《庄子》,也叫《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和他的后学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有52篇,今存33篇。其中"内篇"共7篇,认为是庄子所作,外篇可能掺杂后他的门人弟子以及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文章行文汪洋恣肆,并且多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想像力丰富。在哲学、文学史上均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庄子》历来注释本很多,通行的有晋郭象注本、清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等。 庄子,名周。道家代表人物,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但是认为道“先天地生”。另外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幻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
朱承平,男,湖南双峰人。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汉语史专业。专著有《文献语言材料的鉴别与应用》(1991)、《故训材料的鉴别与应用》(2001)《对偶辞格》(2003)、《异文类语料的鉴别与应用》(2005)、《细说字谜》(2005),教材有《诗词格律教程》(1999),与人合著学术著作及教材5部,在《中国语文》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前言内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节选)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节选)外篇 骈拇(节选) 马蹄 肤箧 在宥(节选) 天地(节选) 天道(节选) 天运(节选) 刻意 缮性 秋水 至乐(节选) 达生(节选) 山木(节选) 田子方(节选) 知北游(节选)杂篇 庚桑楚(节选) 徐无鬼(节选) 则阳(节选) 外物(节选) 寓言(节选) 让王(节选) 渔父 列御寇(节选) 天下
《大学生传世经典随身读•庄子(精选本)》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无
实在是很失望,竟然就是一个随身携带的小册子
精选本……内容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