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物流实验教程

邬跃 等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邬跃 等 著  

页数:

235  

前言

  从1978年起我国专家学者从日本引进了物流概念,起初并不被人们接受,直到20年后电子商务的兴起才把物流推到了“前台”,渐渐地,“物流”一词从不被理解到日渐熟悉。同时,企业已逐步意识到物流管理的战略意义。  物流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结合实践是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必然途径,物流专业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有效地转化为学习者的自身技能。就高等学校的物流专业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是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的最有效途径,是体现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但是,由于物流知识涉及内容广,加上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实践教学手段单一,缺少成熟经验,使得物流领域的实践教学在低水平上重复,很难形成围绕物流核心知识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北京物资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物流管理及工程领域专业教育的高校。1994年在原有物资储运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开始招收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在十余年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新的物流实验课程建设思路,努力寻找使物流理论实践化的有效途径,经过长期的积累,在对原有物流实验指导书和讲义进行整理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  本书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1.围绕物流理论的核心内容设计。本书中设计的实验项目紧密地围绕物流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展开,通过集成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对物流基础理论、物流控制、物流组织、物流系统分析设计等知识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实践,使其深刻认识物流核心理论的运用方法和企业物流系统的运行机理。  2.力求实验项目的高度通用性。考虑到我国高等院校物流实验资源普遍相对缺乏的现状,在设计和选择实验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简化对实验设备、场地和实验软件的要求,增强实验项目在高校物流专业教学中的通用性,力求通过简单灵活的实验准备和较小的投入,达到物流实验教学的目标。  3.以企业实际背景为实验依托。本书中所涉及的实验背景绝大多数取材于企业的物流实践。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将不同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炼并还原出来,通过实验过程中的亲身体验,能够使学生对现实环境下的物流问题有更准确的把握和认知。

内容概要

  《物流实验教程》从物流管理综合实验、物流作业及作业策略实验、信息技术与设备应用实验、库存决策与库存控制实验、物流系统规划及设计实验、配送中心运作专题实验六个方面共设计了61个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物流管理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技能。《物流实验教程》配有辅助教师教学的配套光盘,教师可根据需要免费索取。《物流实验教程》可作为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环节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物流行业及相关行业人员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物流管理综合实验第一节 供应链管理实验1 啤酒游戏实验实验2 全球化经营的库存风险实验实验3 供应链条件下的企业合作实验第二节 物流服务实验4 物流服务水平设定与物流成本关系实验实验5 物流服务与企业经营绩效实验实验6 物流需求调研实验实验7 物流供应商选择与评价实验实验8 危机处理实验第三节 物流组织与控制实验9 工作衔接与责任认定实验实验10 单据与作业关系实验实验11 看板管理的实现方式实验实验12 网络型运输模式下的车辆调度实验实验13 作业现场5S管理实验实验14 配送中心安全管理实验第二章 物流作业与策略实验第一节 仓储系统作业实验15 货物编码实验实验16 货位编码实验实验17货物验收系列实验实验17.1 货物验收实验1实验17.2 货物验收实验2实验18 货物上架实验实验19 托盘堆垛实验实验20 货物保管实验实验21 货物盘点系列实验实验21.1 货物盘点实验1实验21.2 货物盘点实验2第二节 拣选系统作业实验22 订单处理实验实验23 拣选作业基础系列实验实验23.1 按单拣选和批量拣选比较实验实验23.2 复合式拣选实验实验23.3 出库单和拣货单拣选比较实验实验23.4 RF辅助拣选和电子标签拣选比较实验实验24 拣选策略选择及应用系列实验实验24.1 分区与不分区拣选比较实验实验24.2 拣选策略的应用实验实验24.3 订单变更的拣选实验第三节 入出库全程作业实验25 入库全程作业实验实验26 出库全程实验第四节 流通加工作业实验27 外贸服装的检品、检针作业实验实验28 木板的切割、剪裁实验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设备应用实验第一节 条码与RFID应用实验29 条码应用实验实验30RFID操作实验第二节 仓储设备应用实验31 叉车应用实验实验32 自动化仓库出入库能力实验实验33 自动化仓库运作实验第四章 库存决策与库存控制实验第一节 库存控制基本原理实验34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基本应用实验实验35 固定订货成本对订货批量规模的影响实验实验36 集聚原理在订购策略中对降低固定成本的影响实验实验37 全部单位数量折扣对订货批量的影响实验实验38 边际单位数量折扣对订货批量的影响实验实验39 短期折扣对订货批量的影响实验实验40 短期折扣对顾客需求量的影响实验第二节 安全库存及其影响因素实验41 订货批量对补给周期供给水平和供给率的影响实验实验42 补给周期供给水平对安全库存的影响实验实验43 供应不确定对安全库存的影响实验实验44 安全库存的平方根法则实验实验45 商品的变异系数对安全库存的影响实验实验46 零部件的通用性对安全库存量的影响实验实验47 补充库存策略对安全库存的影响实验第三节 产品的最佳供给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实验48 边际贡献法确定单周期库存模型下的最佳补给周期供给水平实验实验49 仿真方法确定单周期库存模型的最佳订货量实验实验50 预测精度对利润和库存的影响实验实验51 快速反应对利润和库存的影响实验实验52 延迟策略对利润和库存的影响实验第五章 物流系统规划及设计实验第一节 物流网络规划实验53 单设施选址实验实验54 设定行车路线实验实验55 起讫点不同的单一路径规划实验第二节 物流设施布局实验56 货架储存方案设计实验实验57 周转库货位优化设计实验实验58 理货区场地规划实验实验59 配送中心内部规划设计实验实验60 多层配送中心内部规划设计实验第六章 配送中心运作专题实验实验61配送中心运作实验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二)可扩性  在代码结构体系里应留有足够的备用码,以适应新类目的增加和旧类目的删减需要,使扩充新代码和压缩旧代码成为可能,从而使分类和编码集可以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补充。  (三)简明性  代码应尽可能简明,即尽可能使代码的长度最短。这样既便于手工处理,减少差错率,也能减少计算机的处理时间和存贮空间。  (四)稳定性  代码必须稳定,不宜频繁变动,否则将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编码时,代码应考虑其最少变化的可能性。一旦确定后就不要变更,这样才能够保持编码体系的稳定性。  (五)层次性  代码要层次清楚,能清晰地反映商品分类关系和分类目录内部固有的逻辑关系。  (六)统一性和协调性  商品编码要同国家商品分类编码标准相一致,与国际通用商品分类编码制度相协调,以利于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  目前商品的编码的主要作用是采用数字化的信息表明商品特性,或进行标识。常用的邮政编码就是利用数字化的信息标识具体的位置信息,例如100000代表北京地区;目前的身份证号码也是采用类似的思想,通过固定地编码方式表明公民的特征,比如前面的信息代表出生地域,中间部分代表出生日期,后面的代表民族等特征。要按照货物的具体要求进行编码方案的确定,力图简明扼要的表明其特征。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物流实验教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