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心理学基础

周郁秋 编 周郁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6出版)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周郁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6出版)  

作者:

周郁秋 编  

页数:

201  

前言

本教材的编写以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为对象,以现代医学观和整体化护理思想为指导,围绕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将心理学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力求淡化传统的“心理学基础”、“护理心理学”作为两门课程、两段式教学的弊端,在参考和借鉴传统教材的基础上,以必需、适度、实用为原则,构建教材框架,使学生在学习时易于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本教材编写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将本学科应体现的“三基”内容作为重点编入其中,同时也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弥补以往教材存在的不足,将本学科的实用方法和技术以及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编入其中,如心理护理的实践模式、临床心理护理方法、临床病症与治疗的心理护理、临床常见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生物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心理护理等,突出了专业特点和层次特点。二是在保持传统教材风格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同类教材的编写特点,在相应的章节内设置“前沿与动态”、“经典实验”、“心理与生活”、“典型案例”等栏目,使其达到丰富、活泼而不失严谨,系统而不乏实用。三是在内容体系编排上,力求科学、系统,既注重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又尽量不拘泥于传统教材的框架结构,既注重与相关学科如基础医学、临床护理、精神科护理等课程的衔接又尽量避免重复,体现特色。在内容取舍与详略表述上,努力克服以往教材存在的专业和层次特点不突出、针对性差、实用性不强等不足,增加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全书共九章。撰写分工如下:第一章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周郁秋;第二章 宁夏医科大学马丽、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护理学院易巧云;第三章 皖南医学院刘彦;第四章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曹建琴;第五章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卢桂珍、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周郁秋;第六章 九江学院医学院梁光霞;第七章 、第八章 第四军医大学张银玲;第九章 菏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蒋继国。把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是一种新的尝试,本书在结构框架和体系的编排上还不够成熟。同时也受编者的知识水平及编写经验的限制,其中难免存在缺点和不足,热忱地希望各位同行和使用教材的师生提出宝贵意见。

内容概要

  适用于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涵盖心理学基础和护理心理学两部分内容,其中大部分内容介绍健康、疾病与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这些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中的作用;心理护理的常用技术,包括临床心理评估、临床心理护理程序、方法和技术;心理护理的具体实践,系统阐述病人的一般心理、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疾病阶段的心理护理;临床病症与治疗的心理护理;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生物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心理护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和掌握护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临床和社区护理工作中有效地开展心理护理。本书既适用于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用书,也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人员自学、培训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护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护理心理学的概念 二、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护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的发展 一、国外护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二、国内护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护理心理学与现代医学观及现代护理观 一、现代医学观与护理心理学 二、现代护理观与护理心理学 三、护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在现代护理中的作用 第四节 护理心理学的相关领域及重要的心理学派别 一、护理心理学研究的相关领域 二、重要的心理学派别 第五节 护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调查法 三、测验法 四、实验法 第二章 护理心理学基础 第一节 心理现象及实质 一、心理现象 二、心理的实质 第二节 心理过程 一、认知过程 二、情绪与情感 三、意志 第三节 人格 一、概述 二、人格倾向性 三、人格特征 四、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健康、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 第一节 概述 一、健康及其相关概念 二、心理社会文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第二节 挫折与心理防御机制 一、挫折 二、心理防御机制 第三节 应激与应对 一、应激概述 二、应激反应 三、应激的理论模式 四、应激的应对方式及处理方法 五、突发灾难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 第四章 临床心理评估 第一节 概述 一、临床心理评估的基本概念 二、临床心理评估的主要功能 三、临床心理评估的实施原则及注意事项 第二节 临床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一、行为观察法 二、访谈技术 第三节 心理测验 一、心理测验概念 二、临床常用量表 第五章 心理护理 第一节 心理护理概述 一、心理护理的概念 二、心理护理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三、心理护理的实施形式 四、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心理护理的原则 第二节 心理护理要素 一、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 二、心理护理基本要素的作用 三、护士临床心理护理的职责范畴 第三节 心理护理的实施程序 一、心理护理评估 二、心理护理诊断 三、心理护理计划 四、心理护理实施 五、心理护理评价 第四节 临床心理护理方法 一、心理支持法 二、心理疏导法 三、认知疗法 四、行为矫正训练法 五、音乐疗法 第六章 病人心理与不同年龄、不同疾病阶段心理护理 第一节 病人一般心理变化与常见心理问题 一、病人的认知特征 二、病人的情绪特征 三、病人的意志特征 四、病人的人格改变 五、自我概念变化与紊乱 第二节 病人的心理需要 一、安全的需要 二、归属的需要 三、尊重的需要 四、信息的需要 五、刺激的需要 第三节 不同年龄阶段病人的心理护理 一、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 二、青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三、中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四、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第四节 不同疾病阶段病人的心理护理 一、疾病初期的心理护理 二、疾病发展及稳定期的心理护理 三、疾病恢复期的心理护理 第七章 临床病症与治疗的心理护理·· 第一节 临床常见病症的心理护理·· 一、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 二、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三、角色适应不良病人的心理护理 第二节 临床特殊疾病的心理护理·· 一、自杀行为病人的心理护理 二、残障病人的心理护理 第三节 常见及特殊治疗病人的心理护理 一、药物治疗病人的心理护理 二、手术治疗病人的心理护理 三、透析治疗病人的心理护理 四、器官移植病人的心理护理 第四节 常见神经症性障碍病人的心理护理 一、神经衰弱病人的心理护理 二、躯体形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病人的 心理护理 第八章 心身疾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二、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 第二节 临床常见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 一、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 二、冠心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三、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心理护理 四、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心理护理 五、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 六、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七、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的心理护理 八、青光眼病人的心理护理 九、银屑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第九章 生物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心理护理 第一节 生物因素所致传染性疾病的心理护理 一、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 二、病毒性肝炎病人的心理护理 三、艾滋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四、突发性传染性疾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第二节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心理护理 一、创伤病人的心理护理 二、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情绪情感的维度与两极性 情绪的维度(dimension)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two polarity),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1)从性质上看,有肯定的情绪情感和否定的情绪情感。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肯定的情绪情感,如高兴、满意、爱慕、欢喜等;人们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则产生否定的情绪情感,如烦恼、不满意、憎恨、忧愁等。肯定的情绪情感是积极、增力的,可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否定的情绪情感是消极、减力的,会降低人们的活动能力。 (2)从强度上看,各类情绪、情感的强弱不一样。例如,从微弱的不安到激动,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愠到狂怒,从好感到酷爱等。在强弱之间又有各种不同的程度。例如,从好感到酷爱的发展过程是:好感→喜欢→爱慕→热爱→酷爱。情绪情感的强度决定于引起情绪情感的事件对人的意义大小,也与个人的既定目的和动机能否实现有关。 (3)在紧张度上,情绪有紧张和轻松之别。紧张和轻松往往发生在人的活动最关键的时刻。紧张程度既决定于当时情景的紧迫性,也决定于人的应变能力及心理准备状态。通常紧张状态可导致人们的积极行动,但过度紧张则会令人不知所措,甚至使人的精神瓦解、行动终止。 3.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二者的区别表现在: (1)情绪具有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它往往随情境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感则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对人对事物稳定态度的反映。 (2)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情感常以内心体验的形式存在,比较稳定。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情绪和情感不可分割。 (二)情绪的外部表现和生理变化 1.情绪的外部表现 与情绪状态相联系的身体外部变化称为表情(emotional expression)。人类的表情具有适应意义,并通过遗传而保存下来。正因为动作具有生物学根源,所以基本情绪的外部表现,如喜、怒、悲、惧等原始表情是通见于全人类的。当然,人的表情也存在着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社会性差异。对人类来说,表情已变成社会上通用的表达和交流的符号,成为和语言平行的交流手段。表情可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2.情绪的生理变化 在情绪活动中所发生的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是与神经系统多种水平的机能相联系的。与情绪有关的生理反应是由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所控制,诸如伴随情绪发生的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张、呼吸加速、脸色变化等。


编辑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心理学基础(护理专业用)》讲述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和掌握护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临床和社区护理工作中有效地开展心理护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心理学基础(护理专业用)》既适用于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用书,也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人员自学、培训参考阅读。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心理学基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