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导论
2011-9
高等教育
李浩 编
212
无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导论》旨在建立适应现代大学教育的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体系,从而使古代文学研究方法成为一套可以学习、传授和交流的知识谱系,以指导学生的相关学习和研究实践。这套知识体系将构建起从读书方法、中外学术思潮、思维方法、研究视角的选择到学术伦理规范、论文写作技能等包含古代文学研究各个环节重要因素的有机框架,不仅从宏观上帮助学生把握古代文学研究的全过程,给予学术理念的导引,而且从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上指明规范化完成的途径,使古代文学研究方法最终化为学生得心应手的利器。本教材章节如下: 第一讲《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概述》 第二讲《古代文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三讲《读书与古代文学研究》 第四讲《中学思潮与古代文学研究》 第五讲《西方文学批评思潮与古代文学研究》 第六讲《思维科学与古代文学研究》 第七讲《文献学与古代文学研究》 第八讲《古代文学研究方法举隅》 第九讲《学术伦理与古代文学研究》 第十讲《古代文学学术论文写作要略》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导论》适合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批评史、审美文化史等相关专业研究生使用。
第一讲 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概述第一节 方法论概念的导人第二节 方法论研究与方法论课程设置述略第三节 方法论课程的功能与作用第四节 方法论研究的特点及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二讲 古代文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一节 为兴趣而研究第二节 为致用而研究第三节 为求真而研究第四节 为自我完善而研究第三讲 读书与古代文学研究第一节 读书的基本步骤和策略第二节 博通与专精第三节 读书的具体方法第四讲 中学思潮与古代文学研究第一节 汉代经学与文学研究第二节 魏晋玄学与文学研究第三节 隋唐佛学与文学研究第四节 宋明理学与文学研究第五节 清代朴学与文学研究第五讲 西方文学批评思潮与古代文学研究第一节 历史主义方法第二节 主体性批评方法第三节 本体论批评方法第六讲 思维科学与古代文学研究第一节 思维科学的概念第二节 思维科学的内容第三节 思维科学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运用第七讲 文献学与古代文学研究第一节 古代文学研究的基本文献史料第二节 古代文学研究的文献学方法第三节 文献学知识与方法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应第八讲 古代文学研究方法举隅第一节 基于逻辑学的方法第二节 基于历史学的方法第三节 基于现代科技的方法第四节 基于哲学与美学的方法第五节 基于比较文化学的方法第六节 基于人类学与社会学的方法第七节 基于现代语言学的方法第八节 基于文艺学的方法第九节 基于音乐学的方法第九讲 学术伦理与古代文学研究第一节 学术伦理与学术研究的目的第二节 学术伦理与学风问题第三节 学术史与学术综述第四节 问题意识与学术出发点第五节 学术评价与学术审查第六节 学术争鸣与学术诉讼第十讲 古代文学学术论文写作要略第一节 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第二节 学术论文的基本体例与类型第三节 学术论文的基本步骤第四节 学术论文的结构与语言后记
当然,我们对学术研究的致用性应持谨慎态度。在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特殊情境下,以举国体制,强调学术研究的致用性,诸如救亡救危,脱贫致富,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等,虽有其现实合理性,但从学术史反思,仍应保持一分清醒和超越。 闻一多和朱自清从作家、诗人身份转而从事古典文学研究都有特定的时代因素。闻一多在致友人的信中提到,自己的缺陷在于“不能适应环境”,“向外发展的路既走不通,我就不能不转向内走”,他把研究古典文学称为“向内走”。朱自清也陈述了同样的原因,“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故做安心过日子。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了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章原认为,寻找寄托是二人研究古典文学的出发点之一,反映了进步的知识分子在复杂多变时代的内心痛苦,但这并不是全部,他们还有更高的抱负。闻一多的研究,“是为了替积弱的中华民族开一张救世良方。这与他一贯主张的‘文艺救国’方针是一脉相承的”。朱自清的研究,“同样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他认为“文学研究不能脱离实际,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而应当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② 朱东润一生积极进取,主张“力人生”而学术,“以古鉴今意识”③贯穿其学术、创作活动中。骆玉明指出,朱东润在抗战时期所写的著作,如《后汉书考索》、《诗三百篇成书中的时代精神》,肯定范晔对东汉志士仁人的褒扬,揭示《诗经》成书过程中蕴含的诸夏部族团结御外的时代意识,“都和当日的特定环境直接相关”。至于《张居正大传》、《王守仁大传》,“更是洋溢着救国存亡的热情”。朱东润的这种致用学术研究,在骆玉明看来,“朱先生不主张为学术而学术,而是将之视为中国新文化建设的需要,乃至呼吁人们奋起努力,争取中华民族光明前途的实际工作”。因其如此,也使其研究有些缺憾,“较少抽象哲理的思考;评述古代人物,也较少注意与时代政治无涉的问题”。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