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意识批评、语言分析、行为研究

肖锦龙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肖锦龙  

页数:

16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希利斯·米勒是美国当代理论批评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批评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的现象学批评,70、80年代的解构主义批评,80年代中期至今的解构主义言语行为理论批评三大阶段,其发展轨迹堪称是20世纪后期美国以至西方理论批评发展历程的缩影。他用意识批评、修辞批评、言语行为理论批评等批评方法解读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一系列重要作家作品。他平生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羹探究和开掘文学表现的建构性和多元异质性上,一举突破了西方传统批评家们一贯坚持的工具论和统一论批评理路,开辟了新型的建构论和差异论批评理论,深刻揭示了文学世界的另一种图景,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堪称独树一帜,有继往开来的意义。不过他的批评始终以阐述这样或那样的文学表现的文学规则为焦点,而忽略了关于具体作家对特定规则的独特发挥的探究,忽略了对具体作品的文学独创性的开掘,有明显的局限性。为此,倡导一种既密切关注文学表现的规则性,又深刻阐发文学表现的独创性的话语模式批评是完全有必要的。

作者简介

  肖锦龙,1960年1月生,回族,男,甘肃定西人,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1989届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专业硕士。1991-1992年赴美国康涅狄格州中央大学英语系和人类学系进修。1997届英国华威大学比较文学理论硕士。1998-2000年为伦敦大学法语暨比较文学系博士生。2006届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专业博士。出版学术著作(含编著)6部,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国文学评论》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论著为国际莎学权威刊物《莎士比亚季刊》及“新华文摘》、《中国文学年鉴》等引述8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8篇,被国内外报刊引用200多篇次。重要论作有:《中国文化的探层结构和中西文学的思想导向》、《〈希腊神话〉、〈十日谈〉、的性观念-文艺复.兴实质管窥》、《的意象模式》、《20世纪后期莎剧评论的新动向》、《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思想性质论》等。

书籍目录

导言I意识批评-希利斯·米勒的现象学批评之批评一、现象学批评的理论背景(一)批评景观(二)理论资源(三)文学观二、现象学批评之批评-从《狄更斯:他的小说世界》谈起(一)批评理念之批评(二)《匹克威克外传》批评之批评(三)《远大前程》批评之批评Ⅱ语言分析——希利斯·米勒的解构主义批评之批评一、解构主义批评的理论背景(一)批评景观(二)理论资源(三)文学观二、解构主义批评之批评——从《小说和重复——七部英国小说》谈起(一)批评理念之批评(二)《吉姆爷》批评之批评(三)《德伯家的苔丝》批评之批评(四)《达洛卫夫人》批评之批评Ⅲ行为研究——希利斯·米勒的言语行为理论批评之批评一、言语行为理论批评的理论背景(一)批评景观(二)理论资源(三)文学观二、言语行为理论批评之批评一从《皮格马利翁的各种版本》谈起(一)批评理念之批评(二)《梅西娅知道些什么》批评之批评(三)《瓦莱里家族的最后一人》批评之批评结语一、米勒文学批评的独特性和贡献(一)探异批评(二)内在结构研究二、米勒文学批评的局限和话语形式批评(一)米勒文学批评目标的局限和话语形式批评理路(二)米勒内在研究的局限和文学话语形式批评方法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在说:“没有什么死亡”;④他感觉到他死去的好友埃文斯就在栏杆后面;一只狗过来嗅他的裤子,他惊恐不已,觉着那条狗正在变成人;一个穿灰色衣服的人从身边走过,他觉着“那是埃文斯”,“死者,埃文斯本人,显灵了”;②在去见医师威廉·布雷德肖爵士的路上,他回想起了自己的过去,如在伦敦创业、与伊莎贝尔·波尔小姐相爱、参加世界大战、与埃文斯长官结下深厚友情、埃文斯阵亡、停战、与意大利姑娘卢克丽西娅结婚、获了十字勋章、为医生霍姆斯纠缠审判,等等;见到医师威廉·布雷德肖爵士他觉着后者跟霍姆斯是一丘之貉,是另一个想审判他的人;晚上回到家里,他正和妻子闲聊和休息,霍姆斯大夫从楼下嚷嚷着走上楼来,他讨厌死他了,这一次他绝不能让他抓住,受他的审判,于是便打开窗户,从那里跳了下去。  伍尔夫在《作家日记》中说,她在写《达洛卫夫人》的过程中有一个“伟大发现”,即体察到了人类精神的“地下流程”。她的贡献就在于将它深刻发掘了出来:“我挖掘出了人物性格背后的美丽的洞穴:我认为那给了我那些我想要的东西;人性,幽默,深度。”③如果说在传统的小说中小说家主要表现的是人物的自觉的当下在场的清醒的意识,揭示的是人物精神心理的内在统一性的话,那么在《达洛卫夫人》中伍尔夫则主要表现的是人物的不自觉的包括当下在场的清醒意识和过去不在场的迷乱意识在内的意识之河,揭示的是人物精神心理的内在矛盾开裂性。  在《达洛卫夫人》中人物事件不是通过叙述者的讲述展现出来的,而是通过人物的意识展现出来的。由于作品中人物具体多样,他们的意识形形色色,丰富多元,所以反映在他们的意识中的人物事件也斑斓多姿,多层面多维度,是立体的。以其中的核心人物克拉丽莎·达洛卫夫人为例,她在作品中不是由叙述者的讲述一种话语打造出来的,而是由她周围的许多人的意识言语等多种话语打造出来的,因而是多面的立体的。如她看不起古板贫穷的基尔曼小姐,所以基尔曼小姐也看不起她,觉着她很空虚无聊,极端仇视她。她经常光顾马尔伯里花店,所以老板皮姆小姐很喜欢和信任她,觉得她非常和善,心肠好。她关心下人,所以她的仆人露西对她心悦诚服。一方面她感情丰富,自然、直率、真诚,所以富于浪漫气质的萨利和彼得过去都很喜欢她,认为她有一种奇异的魅力,他们曾跟她结下了最真挚亲密的情谊。另一方面她很世故,热衷于社交、地位和成功,醉心于富丽堂皇的东西,因而倾向于理想悠闲的人生的彼得很看不惯,说她世俗、势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意识批评、语言分析、行为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