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

姬振旗 姬振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11出版)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姬振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11出版)  

作者:

姬振旗  

页数:

18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分析了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历史演进、政策产生的背景、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及发展趋势;概括了影响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五种因素,即自由主义思想传统、社会公民文化、党派政治参与、公民资格观及公民教育思想、世界公民教育潮流;归纳出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五种主要特质,即强制性、渐进性、矛盾性、宗教性、整合性;并在对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指出了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对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重要启示。

作者简介

姬振旗,男,1965年5月出生。河北省广平县人。河北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博士,研究员,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华北电力大学客座教授。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教育部委派英国西敏斯特大学访问学者。1986年6月,邯郸师范专科学校物理学专业毕业。1993年6月,河北师范学院政教专业毕业,同年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995年6月,河北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毕业,并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2004年12月,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2009年6月,获得河北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河北省广平县文教局、河北省教育委员会政策研究室、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办公室、河北省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处、河北省教商厅学生处工作,长期从事教育宏观管理和政策研究。在《河北成人教育》、《河北法学》、《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国成人教育》、《外国教育研究》、《中国大学生就业》等中文社科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篇。主持研究省和国家课题4项,主编高校教材5部、参编高校教材3部。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管理、就业指导等。

书籍目录

绪论一、选题依据(一)现实意义(二)研究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一)国内研究状况(二)国外研究状况三、有关概念界定四、研究思路和方法(一)研究思路(二)研究方法第一章 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历史演进一、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历史回顾(一)萌芽阶段(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二)个人发起阶段(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末)(三)民间团体倡导阶段(20世纪初至70年代末)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发展(一)政府倡导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1988年)(二)政策酝酿阶段(1988年至1999年)(三)正式推行阶段(2000年以后)第二章 《科瑞克报告》及其评价一、《科瑞克报告》产生的背景及过程二、《科瑞克报告》的主要内容(一)导言(二)建议(三)详解三、《科瑞克报告》的贡献及问题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一、自由主义思想传统二、社会公民文化三、党派政治参与四、公民资格观及公民教育思想五、世界公民教育潮流第四章 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一、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现状(一)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目标(二)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内容(三)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实施途径二、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公民教育政策的社会制度背景问题(二)学校层面的公民教育实施问题三、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发展趋势(一)强调尊重多样性(二)重视“核心英国价值观”教育(三)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四)加强校长和教师培训(五)利用多种途径促进公民教育(六)把公民教育纳入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考试内容第五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特质一、强制性二、渐进性三、矛盾性四、宗教性……第六章 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对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启示结论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第一,加强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公民是与现代民主制度相伴而产生的。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封建专制制度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专制文化培育出了适合封建社会的臣民意识。可以说,积淀于民族心理中的依附意识、臣民意识、迷信盲从等心理顽疾使公民意识先天不足。我国著名学者李慎之一语中的:“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首次将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观念的培养置于显著位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总体上讲,需要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二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念培养。其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念培养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没有正确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观念,不可能建立起真正好的制度;即使有了好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如果没有正确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观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实行。因此加强公民教育,培养合格公民,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维护政治制度的意愿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选择。第二,加强公民教育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传统计划经济逐渐被市场经济所取代,这给公民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多元利益的竞争经济和理性规则的法治经济,要求社会成员以公民资格与平等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和利益分配,形成权利、义务和利益的有机联结。因此,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一样,要求人作为独立的主体,承担相应的权利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开展公民教育,可以增强公民意识,认识并认同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并内化为一种理性的公民行为,积极而有序地参与市场活动,从而促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和现代化建设。


编辑推荐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