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秧歌
王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1出版)
第一章健身秧歌概述 第一节健身秧歌的起源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健身秧歌的概念、功能与特征 第三节健身秧歌的技术特点与基本术语 第二章健身秧歌的基本动作 第一节徒手基本动作 第二节轻器械基本动作 第三章健身秧歌的教学 第一节健身秧歌教学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健身秧歌的教学方法 第三节健身秧歌的教学课 第四章健身秧歌的创编 第一节健身秧歌创编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第二节健身秧歌创编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健身秧歌创编的方法 第四节健身秧歌创编的过程 第五节健身秧歌创编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健身秧歌竞赛的组织与范例 第一节健身秧歌竞赛的组织 第二节健身秧歌竞赛规程范例 第六章健身秧歌的套路范例 第一节徒手秧歌的套路范例 第二节手绢秧歌的套路范例 第三节绸子秧歌的套路范例 第四节小扇秧歌的套路范例 第五节大扇秧歌的套路范例 附录1中国健身秧歌竞赛规则(2010年版) 附录2中国健身秧歌裁判法
版权页: 插图: 2.合理性原则 健身秧歌的创编主要表现在动作上,如基本步伐与上肢动作的配合,以及表现形式上,从道具、服饰等方面进行艺术修饰,应符合创编对象的特点和整套健身秧歌的风格。遵循合理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作元素。主要是指动作结构、发力、运动轨迹及路线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及人体生理特点。 (2)道具运用。主要是指选择、运用的道具与动作衔接等设计要合理。 (3)动作构成、配合、造型。主要是指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要紧凑、合理,组合动作流畅,过渡自然,搭配灵巧,总体结构要合理。 (4)负荷。练习的强度、密度符合人体的运动规律。 3.针对性原则 根据参与对象的年龄、性别、能力等方面创编健身秧歌,这样创编的动作才富有灵性。编排各种风格的健身秧歌,旨在体现创编者所要达到的目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创编健身秧歌时要认真地进行调查与研究,需要考虑参与对象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练习场地、道具等方面。 针对不同的目的创编健身秧歌。健身秧歌作为体育与舞蹈的结合,既可用于表演,也可用于比赛,更可以用于锻炼身体。所以,在创编健身秧歌套路动作时,要考虑创编健身秧歌的目的。以表演为目的时,需要重点考虑动作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以参加比赛为目的时,应根据比赛规则创编。 针对不同的创编对象创编健身秧歌,应考虑参与对象的特点,尽量体现他们的特点,反映他们的特色。根据参与对象的年龄、性别等情况,利用场地,结合道具、服装等,创编符合参与对象,体现参与对象特色的健身秧歌。 ①针对儿童少年创编健身秧歌,应选择一些自然活泼、轻松愉快、易于模仿、简单易学的动作。 ②针对青年人创编健身秧歌,应选择大方、富有朝气、幅度较大、有一定技术技巧或难度的动作。 ③针对中老年人创编健身秧歌,应选择简单易学、幅度小、速度相对较慢的动作。 总之,创编健身秧歌要在实现目标、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并且能够符合不同参与对象的生理、心理等特点,选择合适的道具、音乐、服饰等,达到理想的效果。
《高等学校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健身秧歌》介绍了健身秧歌的基础理论及教学、创编、竞赛组织、套路范例等,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用于体育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健身秧歌课程教学与训练活动。健身秧歌是一项体育与秧歌结合的健身项目,因此它既体现出体育项目的特点,又保留了一定的传统秧歌特色。根据区域我国的传统秧歌分为四大流派,健身秧歌是在吸收传统秧歌动律的基础上,建立基本适合我国全民健身要求的秧歌动律。也就是说,健身秧歌无区域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