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性教育评估质量控制研究
2011-8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远增 著
234
《发现性教育评估质量控制研究》系统地研究了以发现价值为目的的教育评估质量的形成及控制问题,形成了关于发现性教育评估的逻辑体系。《发现性教育评估质量控制研究》将教育评估视为一个自组织的系统,建立了价值评估系统分析(教育评估系统因子交互分析)及教育评价分析等研究教育评估质量形成及运行规律的方法,从理论上科学地回答了教育评估功能及限度的形成机制。《发现性教育评估质量控制研究》在教育评估系统构造及运行规律,教育评估质量及形成原理方面的研究具有创新意义,其在价值评估系统分析、发现性教育评估分析、发现性教育评估质量的指标、教育评估的质量模型、形成前发现性教育评估的质量评价及形成中发现性教育评估的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得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结论。《发现性教育评估质量控制研究》所提出的五种具有优势评估功能的基本类别教育评估质量形成机制、计量模式,以及价值主体根据自身的评价目的设定由具有优势评估功能的基本类别教育评估构成具体教育评估的主张,为实践中设计教育评估提供了理论与技术的框架,有助于实现按功能自动化设计具体的教育评估及质量标准,对于用计量方式监控教育评估质量具有基础性意义。《发现性教育评估质量控制研究》对于教育评价的研究人员及实践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章 教育评价认识第一节 教育价值第二节 教育评价界定分析第三节 审视教育评价的视角第四节 教育评价的表示第五节 本书讨论所涉及具体教育评价的范围本章结论第二章 价值评估系统分析第一节 评估系统的要素第二节 价值评估系统第三节 价值评估系统的机制本章结论第三章 发现性教育评估分析第一节 教育评估分析的框架第二节 教育评估系统运行的规律第三节 发现性教育评估的基本问题本章结论第四章 发现性教育评估质量的指标第一节 教育评估质量的涵义第二节 形成教育评估质量标准的标志.第三节 教育评估质量的指标库第四节 发现性教育评估质量评估指标模型第五节 发现性教育评估质量标准的讨论本章结论第五章 教育评估的质量模型第一节 教育评估质量的变量第二节 教育评估质量信息表第三节 质量变量的测量第四节 教育评估质量的一般模型第五节 判断教育评估质量的准则第六节 模型讨论第七节 案例分析: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评估质量评估本章结论第六章 形成前发现性教育评估的质量评价第一节 形成前发现性教育评估的分类第二节 形成前发现性教育评估质量的计量第三节 发现性形成前教育评估质量模型讨论第四节 案例分析:学校发展规划评估的质量模型本章结论第七章 形成中发现性教育评估的质量评价第一节 价值实践活动的分类第二节 形成中发现性教育评估的分类第三节 形成中发现性教育评估质量的计量第四节 发现性形成中教育评估质量模型讨论第五节 案例分析:绿色学校评估的质量模型本章结论第八章 教育评价质量与教育评价的科学化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科学性是什么第二节 怎样用科学的形式呈现教育评价第三节 教育评价该怎样运用第四节 科学的教育评价质量标准本章结论
学术型标准即研究者(学者)所制定的理想标准。学术型标准类型的评价标准是人们①认知(研究)价值事实的结果。人们将某个具体价值的价值事实作为认知、知识的对象,只对该价值之价值客体对其价值主体的意义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价值的评价标准就是学术型标准。例如,人们将课堂教学价值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的评价标准就是学术型标准,而某个教师将自己的课堂教学价值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的评价标准就不是学术型标准。在价值认知活动中,学术型标准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价值一般化(包括价值主体一般化、价值客体一般化、价值关系一般化)获得该价值的理想状态,并以其作为该价值的标准形态而建立起来的。学术型标准是由价值无涉者建立起来的,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因而对于价值主体如何更好地形成自己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以评估标准的载体为标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实物形态的评价标准和非实物形态的评价标准。实物形态的评价标准即用实物形式所表征的评价标准,可用物理测量的方式确定是否达到标准。非实物形态的评价标准是抽象形式的评价标准,其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包括个人的直觉、偏好、习惯,操作规程、技术规程等技术规范,开展科学活动的科学规范,以及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礼仪(社会生活规则)等社会规范②,等等。 需要是主体通过客观对象对于自己的意义的感受,调整自身结构,改造客观对象,保证自身存在发展所表现出的倾向性,反映了主体对其存在和发展必要条件的依赖性③。人的需要是人以直接依赖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为客观基础,对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依赖及其关系的有意识的、能动的反映④,是当事人为了避免客观性的没有做他们自认为应该做而且可能做的事情所必须达到的可以普遍化的目标⑤。人的需要源于人是有生命的物质存在,以及人为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⑥,是价值意识、价值观念的基础,但并非一成不变。随着追求价值活动的深入,人在获取价值的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价值认知结构,提升了自身的创价能力,能不断地发现和创新自己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