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医学规划教材·医学教育改革教材

郑铁生,林雪松 编 郑铁生、 林雪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05出版)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郑铁生、 林雪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05出版)  

作者:

郑铁生,林雪松 编  

页数:

123  

内容概要

  《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医学规划教材·医学教育改革教材: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是配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指导书,以检验技术为主线,设计构建了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技能性实验、综合应用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三大实验模块。全书分四章,共28组37项实验。实验内容兼顾不同院校的教学条件,另配有与本书配套使用的内容丰富、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资源。  本书可供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专科和成人教育(专升本)学生使用,也可供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和医学研究的技术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基本技术 一、实验室安全知识 二、实验用水 三、实验试剂选择、使用与管理 四、常用实验器材的使用和维护 五、实验报告的书写 第二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技能性实验 实验一 血清蛋白质测定 一、双缩脲比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质 二、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清蛋白 实验二 乙酰丙酮显色法测定血清三酰甘油 实验三 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钙、磷、镁 一、邻甲酚酞络合酮比色法测定血清总钙 二、还原钼蓝比色法测定血清磷 三、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测定血清镁 实验四 亚铁嗪显色法测定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 实验五 改良J—G法测定血清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 实验六 赖氏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第三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综合应用性实验 实验七 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检查和调校 实验八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性能评估 实验九 自动生化分析仪性能评价 实验十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方法学评价 一、重复性试验 二、回收试验 三、干扰试验 四、方法比较试验 实验十一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试剂盒性能评价 一、线性范围试验 二、时间反应曲线试验 三、稳定性试验 实验十二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室内质控图的绘制 实验十三 室间质量评价和能力验证 一、室间质量评价 二、PT方案 实验十四 免疫化学法测定生化代谢物 一、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载脂蛋白AI和B100 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 实验十五 色谱法测定生化代谢物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苯妥英钠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 实验十六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无机离子 实验十七 血气分析和pH测定 实验十八 自动生化分析仪实际K值测定 一、340 nm波长实际K值测定 二、405 nm波长实际K值测定 实验十九 连续监测法测定酶活性 一、色素原底物反应的连续监测法测定 二、脱氢酶参与的连续监测法测定 三、过氧化物酶反应的连续监测法测定 实验二十 琼脂糖电泳法测定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实验二十一 脱氢酶指示系统测定血清碳酸氢离子 实验二十二 过氧化物酶指示系统测定代谢物 一、酶偶联终点法测定血清HDL及其亚类胆固醇 二、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肌酐 实验二十三 酶循环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 第四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设计创新性实验 实验二十四 临床特定标本对血清肌酐测定的干扰评价 实验二十五 基质效应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实验二十六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单双试剂对比研究 实验二十七 还原性物质对过氧化物酶指示系统测定的干扰 实验二十八 生化检测系统分析性能的可接受性评价 附录 附录1 药物对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影响 附录2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附录3 常用玻璃量器标称容量的允许误差标准(mL,20℃) 附录4 Grubbs检验临界值Ga,n表 主要参考文献 中英文名词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三)水浴箱的使用 目前,实验室用水浴箱多为电热恒温水浴箱,加热方式多为"U"形浸入式电热管加热,温度控温采用数字式电子控温,读数直观准确,在使用范围内可任意调节。 1.使用方法①使用电热恒温水浴箱时必须先加水于水箱内,再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②将温度选择开关拨向设置端,调节温度选择旋钮,同时观察数显读数,设定所需的温度值(精确到0.1℃)。③当设置温度值超过水温时,加热指示灯亮,表明加热器已开始工作。④在水温达到设置水温时,恒温指示灯亮,加热指示灯熄灭,此时加热器停止工作。 2.注意事项①箱外壳必须有效接地。②在未加水前,切勿开电源,以防止电热管内的电热丝烧坏。 (四)离心机的使用 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把溶液中的粒子进行分离的一种仪器。根据离心机转速的不同常将离心机分为普通离心机(最高转速4000 r/min)、高速离心机(最高转速20000 r/min)和超速离心机(最高转速60000 r/min以上)。下面以普通离心机为例,说明离心机的使用方法。 使用离心机前,应先检查离心机转动状态是否平稳,以确定离心机性能,检查套管与离心管大小是否匹配,套管是否辅好软垫(用棉花或橡皮)。使用过的套管底部有无碎玻片或漏孔(碎玻片必须取出,漏孔必须修补好),检查合格后,每一对离心管放入一对套管中,然后连套管一起分置粗天平两侧,用滴管向较轻的一侧离心管与套管之间加水,直至天平两侧平衡为止。将各对已平衡的套管连同内容物放置于离心机内,两个等重的管必须放于对称位置。 放妥后,接通电源开关,逐步扭动转速旋钮,缓慢增加离心机转速,直至所需的转速即开始计时。到达规定时间后,仪器将自动归零。待离心机停稳后,将离心管和套管一同取出。 (五)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分光光度计的型号很多,下面以722型分光光度计为例说明其使用方法。 1.72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①接通电源,打开开关(电源指示灯亮),开启暗箱盖,预热20 min。②转动波长选择旋钮,根据测定溶液选择所需波长。③调节功能选择键使光标移动至"T"。④将待测溶液加入比色皿中,高度至比色皿2/3处。用擦镜纸擦干外部存留液体,使光学面对着光路,将比色皿放入比色架中。⑤拉动比色架,使空白管或调零管对向光路,按功能键"0%"至"T"等于"0"。⑥盖好暗箱盖,按功能键"100%"至"T"等于100。⑦按功能选择键使光标移动到"A",此时显示屏应显示为"0"。如不在"0",重复⑤、⑥步骤。⑧拉动比色架,分别使标准管和测定管对向光路,分别记录吸光度值。⑨比色完毕,关闭电源,将干燥剂放入暗箱内,合上暗箱盖。⑩将液体倒人废液缸,以自来水冲洗比色皿2遍,再用蒸馏水冲洗2遍,倒置滤纸上以备再用。清理废纸及仪器台面。 2.注意事项①分光光度计应精心维护,防震防潮,防腐蚀。操作中切勿将比色皿放在仪器表面。②比色皿的质量对比色结果影响很大,使用时应做好清洁工作,保持比色皿的光学面的透明度良好。操作过程中手持毛玻璃面,避免用粗糙的物品接触光学面。擦拭时应用专用擦镜纸轻轻擦拭。③比色时间应尽量缩短,以防光系统疲劳。如需连续使用,中间应适当使仪器光系统避光休息。 (六)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指在分析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如加样、保温、吸人比色、结果记录等)需手工完成,而另一部分操作则可由仪器自动完成。 1.使用方法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品牌很多,操作方法各不相同,以下介绍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参考使用方法:①开机前确认仪器安装符合要求,如电源、地线接触良好,电源电压为220 V±22 V,实验台平稳、坚固,实验室温度、湿度应符合要求等。②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进入自检程序。自检完毕,自动进入主菜单。③从主菜单进入参数设置界面,根据测试项目设置相应的分析参数,存人微机。在不改变方法、试剂、标准品等情况下,下次测定时,可以不必再设置参数。④进入样品测定界面,按照菜单提示进行操作。⑤完成所有项目测量后,回到主菜单,选择组合打印,仪器按样品号打印出组合报告。⑥关机前,一定要反复清洗比色池,并保证比色池中充满蒸馏水。 2.注意事项①仪器的使用环境必须符合仪器要求,否则会影响仪器的性能。②在分析测量时,切勿混入气泡。每测定完一个项目(可能有许多样本),都要对比色池进行清洗,然后才能测定下一个项目。③定期检查仪器吸液量,以免泵管老化影响检测结果。 五、实验报告的书写 实验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排除各种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让现象以纯粹的典型方式重现的过程。通过实验课使学生掌握临床检验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和深化所学的基础和临床知识,同时也是学习撰写科学研究论文的过程。将实验的全部过程和结果写成文字材料就构成了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材料,完整地记录实验的全过程,并包括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一)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实验报告的写作水平是衡量学生实验成绩的—个重要方面,实验报告必须独立完成,禁止抄袭。实验报告在写作上应具有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确证性和可读性等五个特点。在正确性方面,要求实验报告的实验原理、方法、数据及结论均是准确无误的,同时要求实验报告的表述也是准确无误的。在客观性方面,要求实验人员抱着客观的态度观察实验和记录现象,而且在写作时也要客观、忠实地报告实验结果。在公正性方面,要求实验人员在描述实验和报告实验结论时不能带有任何偏见。在确证性方面,要求在实验报告中提到的实验结果能被证实,不但要经得起自己的重复和验证,而且要经得起其他任何人的重复和验证。在可读性方面,实验报告的写作应符合语法的规范要求,并具有简洁、明晰、通俗、流畅的写作风格。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分为基本技能性实验、综合应用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实验类型不一样,实验要求和报告书写方式也不完全相同。 (二)实验报告的书写内容 一般情况下,实验报告的书写应包括如下内容。 1.实验目的 明确实验课要达到的目的,使实验在明确的目的指引下进行。 2.实验原理学生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按自己的理解,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框图或化学反应式将实验原理表述出来。它是经过学生反复理解、思考、再加工得出的原理,而不是机械地照抄课本。 3.实验材料、仪器和主要试剂写出主要或关键的试剂名称、成分及其作用。主要试剂是指直接与原理有关的或直接影响实验成败的试剂。促使学生去思考试剂的作用,有助于认识和理解实验的原理和特点。 4.实验操作步骤根据具体的实验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或流程图,或工作表。进一步回顾实验全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验的设计和每步操作的目的、意义,在操作步骤中写出对相关问题的理解。 5.实验记录正确及时地记录原始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不得涂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6.结果计算列出计算公式,并代人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证实要求学生不但对检验过程和结果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7.结果报告按正规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方式发出报告,并注明参考区间。 8.临床意义 简要说明该项目异常主要见于哪些生理和病理情况。 9.讨论和体会该部分是学生回顾、反思、总结、归纳所学知识的过程,学生可自由发挥,围绕实验相关问题进行表述,如:你对本次实验结果是否满意,为什么?如果结果不满意,你认为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今后如何改进?你认为影响本次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等等。即使得出的结果不理想,也可通过分析讨论,找出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编辑推荐

《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医学规划教材•医学教育改革教材: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供医学检验专业用)》以通俗、简单、精炼、够用和理论联系实际为编写目标,体现了生物内容的科学性、基础性和实用性。在内容组织上尽力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简洁明了,最后实验的结果,将会给我们带来最好的教材资料。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医学规划教材·医学教育改革教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