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

[德]黑格尔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1978-12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德]黑格尔  

页数:

464  

字数:

351000  

译者:

贺麟,王太庆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在哲学史里,我们立刻可以看到,如果从一个恰当的观点去看它的题材,它自然会引起我们很大的兴趣,但是即使它的目的被了解错了,它仍然具有它的兴趣,甚且一般人对于哲学和哲学史的目的愈是看错,这种兴趣的程度好像反而愈益增加。因为从哲学史里人们特别可以推出一个足以证明哲学这门科学无用的理由。

书籍目录

第一部 近代哲学引言第一篇 培概和波墨 第一章理智的形而上学时期 一、 培根 二、 雅保波墨 第二篇思维理智时期 一、第一阶段 二、第二阶段 三、第三阶段 第三篇 过渡时期 一、唯心论和怀疑论 二、苏格兰哲学 三、法国哲学第三篇最近德国哲学 一、耶可比 二、康德 三、费希特 四、谢林 五、结论译者后记部分术语主题索引(术语对照)人名索引

章节摘录

  本体,就在这种自觉的精神里面被扬弃了。人们承认那些固定观念是万古不变的真理,把它们当作不依賴自我意识的东西崇拜。这种自觉的精神并不是以一本正经的态度向人们讲活,并不是以那种方式对待人们,而是采取一种机智的方式,就是说,让自我意识通过C己的活动从那些观念里引出另外一个意义,与人们给予那些观念的意义正好相反。对于精神,只有用机智的办法,通过它的自我意识的作用和活动,才是有效的,才是它威兴趣的。这是具有现实性的概念所具有的特点:凡是被这个洞察一切,理解一切的自我意识认作本质的,就是有效的。  现在耍来看看,在这个绝对从事理解的自我意识看来,本质是怎样的。首先,本质这个概念被认定为只是否定性的概念运动;肯定性的东西、单纯的东西或本质是落在这种运动以外的。在本质里并沒有区分,并沒有內容; 因为全部特定的內容都消失在否定性中了。这个空洞的本质对我们说来就是纯粹的思维,就是。[高本体];或者被客观化了,被表象为存在着的、与一般意识相对立的东西,即物质。  我们在这里看到所渭唯物论和无神论公然出现了,这是纯粹从事理解的自我意识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在这个否定性的运动中,一切把精神没想为自我意识的彼岸的规定都消失了,尤其是各种对于精神的规定,以及那些把精神陈述为精神的规定,主要是信仰梢神、认为精神存在于自我意识本身以外的各种想法,以及一切传统的东西、由权威强加于人的东西,全都消失了。剩下的只是当前的、现实的东西;因为自我意识认为自在的,仅仅是那种为自我意识本身而存在的东西,那种使自我意识认识到白己实在的东西,达就是物质,就是能动的、在杂多中展开和实现的物质,即自然。我是在当前现实中意识到我的实在性的;于是自我意识就很顺当地发现它自己是物质,——灵魂是物质性的,观念是外界感觉印象在脑子这个內部器官中所引起的运动和变化。  另外一派启蒙思想则相反,虽然把绝对本体说成自我意识的彼岸,却认为绝对本体本身是我们根本不认识的。绝对本体挂着神这个空名。山于神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受规定的,我们对他也就不能作任何规定;神等于X,即绝对不知道的东西。这种说法并不就是无神论,因为:(1)它还使用着神这个并不表示任何东西的空名,(2)它把自我意识的各种必然关系,如各种义务之类,并不说成自在白为地具有必然性,而说成通过与另一个东西.即那个不知道的东西相联系而具有必然性——虽说与那个不知道的东西并无积极关系,只不过是 ……


编辑推荐

  在哲学史里,我们立刻可以看到,如果从一个恰当的观点去看它的题材,它自然会引起我们很大的兴趣,但是即使它的目的被了解错了,它仍然具有它的兴趣,甚且一般人对于哲学和哲学史的目的愈是看错,这种兴趣的程度好像反而愈益增加。因为从哲学史里人们特别可以推出一个足以证明哲学这门科学无用的理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