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近代汉语探源

江蓝生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0-02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江蓝生  

页数:

41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作者十几年来致力于近代汉语研究的主要成果,共收录研究论文27篇,内容包括语法、词汇和专书语言三部分。语法方面,主要探寻虚词来源和语法化问题;词汇方面,有对具体语词的考释,也有探讨词义考释的方法和词义演变规律的;专书语言部分,多从语法和词汇着手,介绍专书语言或考辨。这些论文通过翔实的材料、严谨的表述和科学的论证方法,揭示出近代汉语某些重要的语言现象和演变规律,解决了汉语史中一些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近代汉语乃至整个汉语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书籍目录

概数词“来”的历史考察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被动关系词“吃”的来源初探禁止词“别”考源疑问副词“颇、可、还”“动词+X+地点词”句型中介词“的”探源吴语助词“来”“得来”溯源说“麽”与“们”同源语法化程度的语音表现助词“似的”的语法意义及其来源从语言渗透看汉语比拟式的发展后置词“行”考辨汉语使役与被动兼用探源处所词的领格用法与结构助词“底”的由来“影响”释义“举似”补说语词探源笔记选录说“兀自”说“措大”演绎法与近代汉语词语考释相关语词的类同引申八卷本《搜神记》语言的时代《皇明诏令》里的白话敕令《燕京妇语》所反映的清末北京话特色《游仙窟》漫笔重读《刘知远诸宫调》禅问答的传意

章节摘录

  概数词“来"的历史考察  现代汉语表示概数的助词“来”使用十分普遍。吕叔湘先生曾对它的应用范围和位置作过系统的分析和归纳,并且推测“‘来’的最初形式可能是‘以来”’。(见《试说表概数的“来”》,《中国语文》1957年第4期;《再说“来”,以及.“多”和“半”》,同上1957年第9期)H本学者太田辰夫先生在《中国语历史文法》(江南书院l958)一书中也认为概数词“来”或许是“以来”的省略。他还以我国业已失传的五代禅宗语录《祖堂集》为资料,指出跟现在同样用法的“来”从五代时就已看到。胡竹安先生《概数词“来”的出现及其由来》一文(《中国语文}1959年第6期)认为吕先生的假设是“颇为可信”的,他认为“来”替代“以来”跟汉语要求音节匀称的特点有关。以上研究成果对我们很有启发。本文是对概数词“来”做的一个初步的历史考察,期望能为前辈的假设和论述提供更加充足可信的佐证;有些不同意见,也不揣浅陋提出讨论。  一 来源  1.1 “来”的基本意义是表示从过去某时到说话时(或某个特定的时间)的一段时间范围(以下称这个意义的“以来”为“以来1”),此义从古一直沿用至今。古“以”“已”通用,故“以来”又常作“已来”。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近代汉语探源 PDF格式下载



这是一本很有分量的学术著作,收在集子里的文章很多都在像《中国语文》、《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语言学论丛》等语言类核心期刊发表过,产生过很大影响,研究近代汉语的人尤其应该拥有。而且,本书410页,厚厚的一本,只要20元左右,很便宜。


其他地方都没发现这书。江蓝生先生追根溯源地研究汉语虚词,很有启发意义。


江蓝生先生的论文集,江蓝生先生是国内词汇学,特别是近代汉语词汇学的大师级人物,此书能重版,质量自然是上乘的。


老书了,不错,以前上课用过。没想到还能买到


是本不太容易买到的书,很棒的


适合资深语文爱好者的口味。经典严谨。


很好的资料啊


江先生的论文集。很有价值,不过早知是论文集自己下论文好了


江先生前些年的一个论文集子,值得收藏。目下很多地方都买不到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