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仪式与象征的秩序

刘晓春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3-0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刘晓春  

页数:

25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对江西南部一个客家村落的文化人类学调查、研究的成果。作者从村落的自然环境、村落历史、宗族组织、民间信仰等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入手,探讨了民间传统在传统时期的传承、在现代时期的复兴以及民间传统与国家控制之间的关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客家的“边缘”性质 客家文化的再思考 客家文化的地方性传承 历史、文化与驻力视野中的客家研究第二章 两姓三族与富东五坊 一个赣南的客家村落 家庭的历史 村落的形成 村落空间的人文意义 村落空间与国家监控 结语第三章 敬宗收族与礼义罔闻 谱系与历史建构 仪式、祖先与个人 结语第四章 只有千年的宗族 没有千年的亲戚 村落的时间制度 灵官庙会:轮值制度与村落认同 游花灯:村落政治的仪式表演 结语第五章 白石岩岩从所瞻 一条河流与两个村落 传统时期的信仰中心 信仰中心的衰落与复兴 神庙信仰的世俗性 村落信仰中心与村落互动 神明朝觐与婚姻资源 结语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家庭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 仪式——象征的秩序与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的历史延续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以及写作的最后完成,导师钟敬文先生都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和教诲,先生人格魅力的感召是我在北京获得的最大财富。谨以此书表达对先生的深切怀念!  在论文的写作以及修改过程中,陈子艾、刘铁梁、董晓萍、赵世瑜、王铭铭、郭于华、郑振满、纳日碧力戈、翁乃群、杨念群、赵旭东、赵丙祥等老师和学友提出了批评意见;校外论文评议专家陈支平教授、答辩委员会周星教授、陶立璠教授、刘铁梁教授、王铭铭教授、赵世瑜教授给予了中肯的评价,指出了论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建议,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论文材料的调查得到了宁都县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富东村村民对我的理解和关照,如果没有他们,论文的完成是无法想像的。  感谢我的硕士导师刘守华教授,是他引导我走上了民间文化研究的道路。我的父母鞭策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奋斗,他们所付出的,我一生也难以回报。我的妻子李子慧给予了无私的理解和支持。感谢商务印书馆谢仲礼先生,他的真诚努力使论文得以出版。  由于才疏学浅,论文尽管终于要出版了,我自知尚未达到老师和学友的期望。书中的错漏与不足之处,我期待着大家的批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仪式与象征的秩序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