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精神与情感

胥建国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3-8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胥建国  

页数:

34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从中西方文化历时形态,即:以神话、宗教和世俗这三个主要形态,来审视比较中西方雕塑与文化内涵的关系,探讨其发展演变的历程与文化因素,同时通过对中西方雕塑在各自历史中产生的变化,揭示出雕塑与文学的关系,并总结出中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质以及中西方雕塑的基本特征。  全书图文并茂,语言流畅,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胥建国君给我们奉献出一本很有意义的著作《精神与情感——中西雕塑的文化内涵》,为写这本书,他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围绕这个专题,广泛收集资料,深入研究,还时常与雕塑专业圈内的师友们以及文化界的朋友们热烈地讨论。他以这个题目完成了学位论文,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本著作就是在论文基础上略加润色形成的。  建国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题目,是经过一段时间酝酿和思考的。他是一位艺术实践家,已经在雕塑教学和创作领域活动了很多年,并做出了成绩。长期的艺术实践,尤其是教学任务,迫使他关注理论,因为教学与创作中遇到的问题,要向学生和观众说清楚,必须自己先弄明白,理出一个头绪来;此外,也许促使建国对理论产生兴趣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深感我国当代雕塑在现有的基础上要再上一层楼,钻研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在理论上有所提高。这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雕塑家本身,不能只埋头做活,还应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尤其是理论修养。中外艺术史上真正有成就的雕塑家,莫不是在社会、文化、艺术诸问题上有思考、有见解的艺术家。可以这样说,他们是雕塑家,也更是文化人。他们的雕塑创作不仅通过形体的塑造来感染人们的视觉,而主要是通过造型中蕴含的意味、思想来影响人们的心灵世界,从而对社会产生影响;二是指社会对雕塑的认识与理解,人们往往把雕塑看作是点缀和装饰,对雕塑的审美意义与价值,对它的文体功能,缺乏应有的认识。更有甚者,有人还把雕塑艺术仅仅视为一种与文化无关的、等而下之的“技艺”。在这种社会文化氛围内,雕塑艺术的水平要得到真正的提高,是有难度的。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建国选择了这样一个专题潜心研究,终于拿出了令人赞赏的学术成果来。  建国以大量的中外艺术史实为依据,阐述雕塑是人类的精神产品,是社会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雕塑的语言和形式的制约因素很多,但基本的制约因素是社会文化,文化内涵决定着雕塑的形式、语言,但反过来雕塑的创造也起着丰富社会文化、充实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建国继而指出,雕塑既是人类情感外溢的物化形式,它必然地体现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蕴含着人们灼热的生命热情,而在历史长河中,对雕塑文化内涵起重要作用的是神话、宗教和社会习俗(世俗)。值得称道的是,建国在对中西雕塑艺术作比较时,运用了科学的历史辩证观点,从文化和艺术形式两个角度,分析中西雕塑的同和异,从而给人们在思考艺术本质与规律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总之,这是一本史料丰富、观点新颖和有独特学术切入点的著作。它的出版是对我国雕塑学理论建设的贡献,相信会受到艺术界与广大读者的欢迎。

作者简介

胥建国,1962年生于洛阳,祖籍山东。现为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艺术设计学博士。
  主要雕塑作品有《永远盛开的紫荆花》、《众志成城》、《女娲》、《置景艺术·百家姓》等, 曾为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和中华世纪坛进行专项雕塑设计,为包括北京在内的十多个省、市设计大型城市公共雕塑。出版理论专著《走向新雕塑》、《精神与情感》,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策划组织“99回响——中国现代雕塑33人作品展”、“中国·延庆国际雕塑展示会”,建立了以“人·生命·自然”为主题的延庆夏都国际雕塑公园;2002年受聘为“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艺术总监。

书籍目录

序导言第一章 中西雕塑比较研究的价值取向与基本范畴 第一节 中西雕塑比较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第二节 中西雕塑的文化内涵概念诠释第二章 中西雕塑与中西文化的关系 第一节 雕塑是中西文化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和组成部分 第二节 文化内涵决定雕塑的形式,雕塑形式又丰富着文化的内涵 第三节 中西雕塑的演变史贯穿于中西文化的发展史第三章 中西雕塑的文化历时形态 第一节 神话·意识初创与文化积淀 第二节 宗教·佛教与基督教 第三节 世俗·人文与科学第四章 中国雕塑的盛衰与文化的变异 第一节 类型与形式 第二节 理性与务实 第三节 写真与归纳 第四节 深沉与博大 第五节 宗教与艺术 第六节 融合与圆满 第七节 内敛与世俗第五章 西方雕塑的演进与文化的变革 第一节 借鉴与创造 第二节 理想与典范 第三节 承袭与发展 第四节 束缚与变异 第五节 人文与天才 第六节 古典与浪漫 第七节 承继与回归 第八节 传承与演进 第九节 解析与建构 第六章 中西文化特质、精神与中西雕塑基本特征 第一节 中西文化特质与精神 第二节 中西雕塑基本特征第七章 20世纪中西雕塑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文化传通的概念 第二节 20世纪初中国的文化背景 第三节 20世纪中西雕塑发展的基本状况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精神与情感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