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

冯俊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3-1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冯俊  

页数:

610  

译者:

陈喜贵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中外作者合作研究的成果,是国内第一部研究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原创作品。本书对产生并兴盛于法国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研究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一本有价值的参考读物。
“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米歇尔·福柯、吉尔·德勒兹、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和让·波德里亚等人把北美关于后现代文化形式的讨论上升到更为深刻、更为广泛和更具综合性的哲学高度,形成了“后现代主义哲学”。
  本书仅从法国的几位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的思想本身入手,从学理上弄清楚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思想来源、主要学说,使读者对于到底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后现代主义哲学大师们到底说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以避免对后现代主义哲学人云亦云、泡沫式刻意炒作的倾向。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导言;第一编,后现代主义哲学通论;第二编,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直接思想来源;第三编,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

作者简介

冯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欧盟学会副会长。1994-1995年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个人专著有《笛卡尔第一哲学研究》、《法国近代哲学》、《当代法国伦理思想概论》、《笛卡尔》等;合著有《西方哲学史新编》、《西方哲学问题研究》、《当代外国伦理思想研究》、《西方哲学史》等;有学术论文数十篇、译著多部。

书籍目录

导言: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转向 “后现代”与“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转向 如何看待后现代主义哲学第一编 后现代主义哲学通论 总论:后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 第一章 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争论的维度 一 现代性的意义 二 从17世纪到20世纪的“现代”哲学 三 胡塞尔与后现代主义之间风格的对比:传统的问题 四 后现代主义:家庭画像 五 结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回顾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和风格 一 导论:维特根斯坦论家族相似 二 解开现代概念的死结 三 五种后现代概念化风格 第三章 技术、道德和后现代 一 引言 二 科学和技术:现代叙事 三 海德格尔对科学技术过渡性的反叙事 四 关于科学技术的三种后现代叙事 第四章 后现代女性主义 一 引言 二 桑德拉·哈丁与“女性主义中的科学问题” 三 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分岐 四 法国女性主义的后结构主义 五 后现代女性主义者 结束语:为“将要做的”书写规则第二编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直接思想来源 第五章 乔治·巴塔耶对语言的批判和对生死的探索 一 语言批判、创作与生命的超越 二 神秘的内心经验与主体性 三 语言和死亡的神秘性 四 性和情欲与生死奥秘 第六章 勒维纳斯论无限性和他者 一 作为“第一哲学”的伦理学 二 他者的面孔:总体性和无限性 第七章 布尔迪厄的象征性实践和权力运作 一 象征性实践的决定性意义 二 “习性”的象征性:“交响乐式表演”的运作模式 三 行动场域中的权力运作 四 作为象征性权力的语言及其交换活动第三编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 第八章 德里达的“延异”和“解构” 第九章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和权力系谱学 第十章 德勒兹的“欲望的生产” 第十一章 利奥塔论“后现代状况” 第十二章 让·波德里亚论“拟象”和消费社会参考书目后记附:作者简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 PDF格式下载



它是一本文风鲜明,条理清晰,内容客观全面,不可多得的关于研究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及其思想的书籍!


非常喜欢 内容全面很具启发性 对研究后现代帮助很大


比较厚重。


适合作教学参考。


真是一本不错的书,读了受益非浅,获不少的学问


通过讲演录的方式系统学习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比直接硬读哲学著作要轻松得多,系统得多。


虽然读来有点深奥,但硬着头皮也要读阿,后现代是一个热点的话题


打折后,价格不贵,许多大师的文章,概括精当。


人需要静下心来看看、想想


之前从学校的图书馆里看到了这本书,看了几篇后决定要买一本。个人觉得这是研究后现代的一本不错的书~


对德国布伦坦诺后产生的大陆学派和英美分析学派都避而不谈,也可以叫后现代哲学,太欺负百姓“吸二手烟”了,佩服霸道!!!不过,忘记对时了,后与前到处都接通了海底隧道,校长学者大人还是老实当校长,不要“编织”学问的好!!!


所以买了一本看看,究竟什么是后现代哲学~外行,内容就不做评价了。


对于后现代深入理解的一本很不错的书,冯俊是中国人大的副校长,没办法,有资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