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

宋树杰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6-2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宋树杰  

页数:

395  

内容概要

教育部发出通知,从2004年秋季开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旨在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在首批试验区进入课改之际,为了帮助参与试验的高中教师积极有效的应对课程改革的挑战,为大家提供课程改革的理论引领和实践示范,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在开展大量调查研究和教学试验的基础上,联合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基层教研人员和骨干教师,编写了这套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丛书。本丛书据事实说理论,从课例看观念,努力实现三个目标;介绍新的课程理念;探索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提供新课程教学实践案例。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物理新课程的目标  第一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二、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第二节 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从“精英主义”走向“大众主义”——高中教育的新使命   二、社会化、素质化、个性化——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定位  第三节 高中课程的结构与内容选择   一、我国原有普通高中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确定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和内容的依据   三、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结构   四、选择高中课程内容的原则  第四节 高中物理课程目标   一、物理课程的功能   二、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   三、高中物理课程结构及课程模块说明   四、高中物理课程目标 第二章 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教学目标  第一节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内容   一、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二、物理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和内容表述上与教学大纲的不同   三、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上的变化  第三节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   一、物理教学目标的层次   二、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   三、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目标体系   四、物理新课程的分层教学目标   五、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设计程序 第三章 物理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第一节 自主学习   一、自主性学习理论   二、自主学习的实施   三、自主学习的案例  第二节 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的特点   二、合作学习的含义   三、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四、合作学习的案例  第三节 探究学习   一、探究学习的界定   二、探究学习的理念与目标定位   三、探究学习的实施   四、探究学习的案例  第四节 三种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一、三种学习方式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二、三种学习方式之间内在的联系   三、三种学习方式的选择 第四章 物理新课程与教师发展  第一节 物理新课程与物理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   一、具备3力   二、掌握3术   三、学会5法  第二节 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一、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二、新课程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三、实现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转变的策略  第三节 物理新课程实施中的教育研究   一、依据教学改革的要求,确定教学研究课题   二、选择研究方法,开展实践研究   三、撰写教研论文,指导教学实践   四、关于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 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课程资源的涵义   二、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   三、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四、课程资源开发中教师的角色   五、物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第五节 教学媒体的运用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媒体   二、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媒体的整合   三、正确处理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三个关系  第六节 反思性教学   一、反思性教学的内涵   二、反思性教学的现实意义   三、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基础简介   四、反思性教学的一般流程   五、反思性教学的反思方法 第五章 物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一、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简述   二、物理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   三、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节 物理概念教学设计   一、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过程  第三节 物理规律教学设计   一、新课程标准下,物理规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物理规律教学设计  第四节 物理实验教学设计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   二、物理实验教学设计  第五节 物理习题教学设计   一、当前高中物理习题教学概况   二、在新的课程标准下,物理习题教学设计应突出体现的几个问题   三、物理习题创新设计的方法  第六节 物理教学设计示例   一、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示例   二、物理规律教学设计示例   三、讲评课教学设计示例   四、习题课教学设计示例   五、实验课教学设计示例 第六章 物理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评价  第一节 发展性评价观概述   一、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念   二、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三、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第二节 成长记录袋评价   一、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涵义   二、成长记录袋内容的选择   三、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类型   四、成长记录袋的设计   五、成长记录袋评价的优点   六、成长记录袋评定应用的局限性   七、成长记录袋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表现性评定   一、表现性评定的理论基础   二、表现性评定的涵义   三、表现性评定目标的构建   四、表现性评定的资料收集和评分规则   五、表现性评定的优势   六、表现性评定的不足   七、表现性评定对当前我国考试及评价制度改革的启示   八、表现性评定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物理课堂教学评价   一、现行课堂评价存在的弊端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分类   四、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改革趋势   五、课堂评价遵循的原则   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标准   七、一个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物理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第五节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一、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涵义   二、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原则   三、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   四、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施   五、研究性学习评价结果的表示  第六节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一、传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存在的弊端   二、对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改进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 PDF格式下载



此书对了解新课改用一定的指导作用,不错


当当买书 比书店实惠多了 还送货上门


相关图书